分手也很美,因为青春很美

1.近暖胜于远光 每每在朋友圈中消失几天,总有朋友关心地问:这几天怎么不见你发朋友圈了?有事么? 的确,这些年…

1.近暖胜于远光

每每在朋友圈中消失几天,总有朋友关心地问:这几天怎么不见你发朋友圈了?有事么?

的确,这些年,朋友圈似乎是我的一个重要存在场所:省内外几所学校辗转,一批批新朋成为旧友,更旧的成为老友,虽平时少联系,但大家都通过朋友圈关心和关注着我,常给我几句褒赞,如加绒的羽绒服口袋一样温暖。

但近来,我的朋友圈发得越来越少。我也会想原因,毕竟我几乎算是一个“一日三省吾身”的人。

我觉得一是对朋友圈这种形式失去了新鲜感,觉得公信私信爆炸,我素来又是不喜热闹之人,没必要再添喧嚣,有价值的信息,别人兜兜转转都能读到。

二是对于我这个具有“爱分享美好”的美德(mao bing)的人来说,美好的东西在前几年分享尽了,比如课程,比如教室,比如教育理念。现在没有更高层次的美好可以超越它们,就自然无可分享。

三是我愈来愈想远离声名。有朋友说,你的视频号挺好呀,为什么不日更?你的公号文发的频率是不是太低了?你为什么不接广告?……抱歉啊,我真没有成网红的心,我反而特别怕成为网红。那种被置于“聚光灯”下,任人品头论足的情形令我恐慌。我不想接受陌生人的评判,而这个社会,有多少不追问缘由不清楚事实便出口伤人的喷子,有多少价值观审美观扭曲的人,我不愿承受“出名”的负作用,就不想享受它的红利。而且,我仔细想了想,出名对我来说好像也没什么红利可享,不能给我带来快乐,我也无需凭它去赚取更多财富,出名干嘛?

再而且,多少名人翻车事件,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名人”。很多时候,名人的光在远处,靠近,则一阵寒意。引一句古文,便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距离产生美,名人的光环很亮,可能言行也温暖过你,但真正的实力派并不多。多数时候,他们言语中的对象都是“抽象的”,一遇到具体的人,便是一地溃败。比如很多教育名家,讲起应该怎么对待学生,怎么教育孩子,一套一套的,但真让ta带一个班,面对具体的孩子,则立刻虚弱起来。有时候我也警醒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我现在更佩服那些能边带班边写文的人,那是真正的实践出真知。

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多好的一句提醒啊!

先温暖身边的人,再发出更远的光。

随便聊聊的图片
2.人到中年,快乐成了第一要义

 

对,如果说前半生,一直在“举手向苍穹”,近来,我忽然发现,“快乐”成了我人生的第一要义。

甚至我最近还经常想:我为什么要刻意(重读)成为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为什么非要给别人讲些什么道理帮别人解决些什么问题?不成为这样的人好像自己就没有价值似的。但是,如果我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这些事也恰好对别人有用,不是更好吗?我自己不会焦灼,不被欲望所累,这样不是更快乐?而快乐也许能创造更多价值。

基于自己的兴趣和快乐的事,虽然有时也累,但累得健康。比如我答应做晨诵线上分享,每次准备都像打一场小仗,因为内心对分享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深夜一句句解读《飞鸟集》,累吗?肯定比舒舒服服睡个觉累,可是任务完成后,又是一阵轻松。而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公众号和视频号发布,让它的光芒能自然地散发得更远一些。在我看来,这是健康的。刻意而为,丧失自然,会令人不舒服。

所以,我的公众号和视频号都是随意地更。不得不承认,“刻意练习”大多数时候对我来说太痛苦了,除非某件事被成为我的习惯。随着年岁渐长,我甚至考虑要不要彻底接受自己是个“自然主义者”,当然,“自然”不意味着不作为,而是以更润泽和从容的方式作为。因为前段时间写的几篇小文被多个公号转发,我公众号粉丝仍每天渐长,几乎每次点开“公众号平台助手”,都有新的关注者。我总想,它也会在某段时间以一定的频率掉落,那也没有关系。

以前看朋友圈读公号文,总是抱着“学习”的心态,生怕漏掉一篇文章,我就少一次成长的机会。后来读到目不睱接,发现真正能对自己有影响的东西少之又少。于是不得不思考,是不是因为老了?年轻人奉为圭臬的东西我已见识过了,甚至偶尔我也能给别人“圭臬”一下了,因此就需要在朋友圈儿外有更高的成长追求?但确实,命运经常让我觉得每天都应该是感恩节,活到了如李一诺一样的“不想借鉴一点儿别人的人生经验,也不想聆听别人一点儿的人生教诲”的地步。别管我,让我自己活。

在朋友圈沉默的时候,人更容易沉浸在身边的事里,往往更有一种踏实而非虚幻的快乐。

这一两周,工作上,主要在忙立校日活动。事情确实不少,哪些是非自己做不可的,哪些是需要布置安排的,哪些是需要与人合作的……一件一件来,从容、有条理。加班也加得平静、自然。

生活上,就是一点一点打理新居。每周几乎都回小城,和H先生一起装置打扮着一个家,墙漆,整体衣柜,厨具,沙发、床、电脑椅的选购,挂钟,花架,摆件,换鞋凳,多套床品……京东淘宝甚至拼多多,都是我的边角料时间常光顾的APP,两位老人说每天收快递收到手软。但这种幸福却是我们活在尘世的根。

一个人只有得到很多很多爱,才有能力施予爱;一个人只有拥有很多很多力量,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

 

手机里就这几张新居的

文字写到一半去吃午饭,刷到了刘润的一篇文章《卷》,最后有这样几句话:

有人问我,那你会卷吗?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我并不享受忙碌,我享受生命的喜乐。来自工作、生活、兴趣、思考的喜乐,来自追寻梦想过程的喜乐。

如果获得喜乐必须忙碌,我会忙碌。如果忙碌到降低喜乐,我会停下。如此平衡。

所以,别再想卷不卷了。想想内心的声音,怎么真正让自己幸福和喜乐吧。

 

深深深以为然。

 

3.分手也很美,因为青春很美

一个月前,妞跟我说她恋爱了。

我说我早几天就跟你爸说估计咱妞恋爱了。

她问为什么?我说以前动不动找我聊天,最近找我少了,肯定有更亲密的人了。

妞说你为什么不吃惊?

我是不吃惊,但这个被坐实的消息还是在那两三天带给我一些震动。我忽然觉得浑身每一个细胞都萎缩了一下衰老了一层——啊,女儿恋爱了,我真的老了吧。

劲儿慢慢缓过来,直到平静地接受自己将来还会一步步被老去。但是跟H先生提起,我还是说,希望她在走入婚姻前,多恋爱几次。如果这个就是她未来的归宿,那么希望在婚前,他们能多经历些坎坷,直到互相认定对方是愿意和他过一生的人。

后来,她就时不时跟我聊聊她和男孩的相处。我希望她享受恋爱的快乐,虽然知道它必然也伴随着痛苦。有两次,她跟我说男孩爱生气,呀,这可不妙,我多希望她遇到的是一个和她一样乐观的人,两个人不免摩擦,但更多的是快乐。

然而未能如愿。

昨天晚上,跟妞有两个时间段的交流。七点左右,她说在认真考虑要不要分手。帮她分析时,我说:好的、高质量的相处,就是每见一次,都像加了一次油。(跟妞有很长的对话,原谅我不在这里放了)

十点多,她说决定分手。我“拥抱”了她,并告诉她:分手也很美,因为青春很美。

 

 

是啊,伤痛也很美,因为生命很美。

 

上午,H先生在我们的小群里问她:快到元旦了,给你的生活费接得上吗?

她说:其实有点紧张……

H先生给她转了账,她说:霍先生大气。

H先生说:对闺女当然大气了,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呀!

妞给我看了她今天的日记。我说:路还长,慢慢走,慢慢领会。

是的,路很长,也很美,给你很多很多的爱,带着它们,向前走吧。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