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快乐的《看历史》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看历史》于2007年创刊,由成都传媒集团出品。这本号称”中国第一本以全新视…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看历史》于2007年创刊,由成都传媒集团出品。这本号称”中国第一本以全新视角讲述和解读历史的人文杂志”,曾经给喜欢历史的人们带来无穷欢乐。可惜后来先是纸质版休刊,转战新媒体;再后来,连网上的微信文章也没了影儿。作为追随了N年的忠实粉丝,从此再见不到这份刊物,委实心中遗憾。这里贴几则读后感,以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入蜀记》:看成都

 

试着网购了一期《看历史》,看到封面上“入蜀记”三字,就猜想八成是本成都人办的杂志,呵,果然是呢。里面以近一半的篇幅大书特书成都的前世今生,历数了中国历史上文化精英入蜀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是秦汉时期,能吏李冰与文翁从治水到兴学,让古蜀改变了蛮荒之风,不但与中原正统文化接轨,更开风气之先,以自己浓郁的特色促进了中原文化的进步与成熟。第二次是大唐,从初唐到中晚唐,由于中原内乱严重,从皇帝到文化人纷纷选择了蜀地,皇帝以之作为退避的根据地,而文化人则将之作为谋生与创业的主战场。到两蜀割据时期,成都不但是到当时中国的第一大都市,而且是当时文学艺术的最大中心,一是文学中心,一是绘画中心,留下了包括杜甫诗作、大慈寺壁画等千古佳作,不但与汉代的兴盛形成遥相呼应之势,而且预先开启了两宋时期的繁荣局面,所以作者总结说:没有唐代的杜甫入蜀,就没有宋代的苏轼出川。第三次是民国抗战时期,四川成为抗战大后方,成都华西坝成为众望所归,荟萃了包括燕京大学在内的中国最好的五所教会大学,云集了陈寅恪、吴宓、钱穆、梁思成等大师,已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地标,完全可以和现在为人所熟知的西南联大相媲美。读书求学的条件无比艰苦,但学生能安静下来求学,教师也能安然教学,让中华文化弦歌不辍,华西坝功不可没。为何当下身处西部的成都不仅毫不落伍,而且洋气十足,原来是有底气的,因为文明是一直绵绵流淌而且日益精进,不像开封,千年之前引领世界潮流,千年之后碌碌无为。身为成都人,应是蛮自豪的!

 

 

《中国刺客文化:士为知己者死》:豫让诠释了“士”

 

你知道“士为知己者死”的第一人是谁吗?他是被誉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话说当年正宗的刺客并非为今天所谓“鸟为食亡、人为财死”的现实主义派,会为各种龌龊理由铤而走险的贬义角色,却是浑身剑胆琴心的侠义之士,在那个崇义尚德的年代被人高看,就是到今天我们也会为其忠行义举唏嘘感佩。在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中,晋人豫让先做了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但都未受重用,后辗转到智伯家立马收到礼遇,主臣之间惺惺相惜。后来智伯成为晋国执政,联合魏氏韩氏二家整治不听话的赵氏,不料赵襄子凭三寸不烂之舌让魏韩阵前倒戈,智伯被杀,晋国反被三家所瓜分。智伯门客豫让从此将复仇之事作为了终身大业片刻不忘。首先他潜入赵宫当个厕所修理工,但他当刺客着实不在行,三下两下就露出破绽,被赵襄子所擒。其实赵襄子也不是个简单的小角色,反有一副宽广胸襟,居然没有与之计较,轻松地把他放了。但豫让并不感激涕零,复仇之心不仅未曾稍减,反而越烧越旺。他将自己彻底毁容:把漆涂满全身,使皮肤烂得像癞疮,又剃光胡须和眉毛,假扮成乞丐上街要饭。过了一段时间,他还觉得自己的声音碍事,就活活吞下火炭,彻底变鸭公声气。如此这般辛苦,他后来刺杀成功没?还是没有!赵襄子的马儿走到某桥时忽然受惊,襄子立马联想到刺客驾到,三下五下,刺客豫让又被拿下。心胸开阔的赵襄子还在犹豫该怎么处置他时,豫让先有了决断:他让赵襄子把衣服借来一用,象征性地在上面刺上一刀,以精神胜利法的方式向泉下主公交差,这一仪式完成后,他引颈自刎,追随主公而去。据说他死后,赵国之士闻之,无不泣涕。——那真是个纯真的年代。话说那些直肠子的人,真该活在那个年代。

 

 

《一场“泥腿子”与洋博士的完美邂逅》:超出了我们的认知

 

民国时期的河北定县是中国传统农村的典型,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平民教育运动样本。80年前,一批留洋归来的大知识分子在这里播种理想,耕耘希望,科学实验,传播现代文明,与当地农民亲密无间地奋斗了10年,将定县塑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他们首先把自己彻底农民化,打消与农民的隔膜,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然后想尽千方百计,用农民能够接受的方法慢慢引导他们,循循善诱,循序渐进,让大字不识的人们渐渐能写出简单的字,据说拼音识字法在成人中的运用和推广就是从那时开始的。让一年洗不了两回澡的人(更恐怖的说法是女人一生只洗两回——出生后第三天和出嫁前一天,那是神马感觉?)有了卫生追求,还有医疗水平、农作技术、农具改良等都慢慢征服了农民的心,渐渐地做出了成效。时人评价这次试验非常成功,以致影响力“飞渡黄河,跨过昆仑”,由河北而四川,由中国而菲律宾、泰国、印度、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乡建运动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这群“海龟”,本来可以作为哈佛、柏林、斯坦福、早稻田等世界名校的毕业生,留居欧美,一生安稳;回国也容易跻身上层,终身优裕。而他们竟视荣华富贵如粪土,跑到偏远的乡村,与老农扪虱而谈,吸老农沾满口水的旱烟管,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如此地不可思议,傻得可爱。这与今天的人们无法理解那些出自富贵家庭的仁人志士,为何选择了抛头颅洒热血一样,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怀抱了一颗仁爱之心、报国之志,为了信念和事业不屈不挠,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而慷慨付出。他们拥有儒家的“澄清天下之志”,具有圣徒般的热忱与献身精神。也多亏了历史上反复出现的这些“傻子”,我们的文明才会不断向前。

 

《古代地方官那些事儿》:吏治不可松弛

 

中国的历朝历代其实都是十分注重地方吏治的,因为统治者们深知地方是帝国大厦的根基,根基不稳,全盘皆输。所以在地方上设主政一方的官吏,同时除在中央设监察司派钦差随时下来检查公务,还直接派遣一个地方政务监督官,虽然名义地位略次于地方长官,但实权极大,其职能,既是地方官的副职,同时又有监督地方官员的作用,他们甚至有权直接给中央写信。吏治畅顺的时候,往往国家兴盛,一旦吏治废弛,则民不聊生,国无宁日。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歌的由来

随便聊聊的图片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英勇豪迈的抗战歌曲在80多年后被人唱起仍是那样荡气回肠,充满战斗的豪情和必胜的信心。1933年3月的喜峰口战役,是中国抗战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役,装备简陋的西路军第29军用传统的中国大刀,凭借着血性和民族情感,战胜了拥有优良装备的日本鬼子。日本鬼子虽然也有军刀,但日本刀更侧重于工艺性与观赏性,根本无法与实用性强的中国刀相比,所以在这场大刀之战中,中国大刀完胜于日本军刀。此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军队的良好气势,长官身先士卒的优良作风(37师师长冯治安、38师师长张自忠亲临前沿,指挥督战;109旅旅长赵登禹冲锋在前,裹伤陷阵),军民同仇敌忾的抗日情怀,这些无不让我军战斗力增加百倍,捷报频传,《大刀进行曲》由此诞生,唱彻华夏。此役让日军哀叹“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60年未有之侮辱。”像喜峰口这样让国人扬眉吐气的战役,我们宣传得怎样?现在好些抗日剧都拍成了神剧,不晓得喜峰口这样的战役有无表现?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