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母亲

文:朱鹏钦 图:网络 母亲离我而去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在这十多年里,每到过年的时候,我就格外地想念我的母亲,想…

文:朱鹏钦 图:网络

随便聊聊的图片

母亲离我而去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在这十多年里,每到过年的时候,我就格外地想念我的母亲,想起母亲生前慈祥善良的面容,想起母亲和我们团团圆圆地过大年的欢乐景象,想起母亲和我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更让我想起母亲含辛茹苦、操持家务、抚养子女辛勤劳作的身影,想起母亲弥留之际与儿女和亲人难以割舍的痛苦和无奈。

我的母亲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家中排行老大,那个时候,正值解放前夕,战火频飞、民不聊生,外祖母家境贫寒,生活窘迫,从小就帮助外祖母操持起生计、家务了,常常起早贪黑地帮外祖母做饭、洗衣服、打猪草,大忙的季节还要下地干活,以减轻外祖父的劳作,也因此没有更多的时间读书,早早地就辍学了,所以只会简单地能写自己的名字。在那饥寒交迫的岁月,在她十七岁那年经媒人撮合嫁给了我的父亲。

那个时候父亲的家庭也不富裕,家里的生活也经常捉襟见肘,可以说母亲和父亲的结合在当时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听祖母说,父亲娶母亲时的聘礼也都是家门户族凑的,被单、衣物是从商铺赊的,直到我两岁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才一一把赊欠的东西还清。

有人把父亲比作梁、母亲比作墙,房子有了墙,才能遮风挡雨,才有家的感觉。母亲嫁给父亲后,父亲算是有了一个温馨的家,这个家在母亲的操持下,暂时有了点喜悦的气氛,但家庭生活依然是艰苦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祖父和祖母的年龄越来越大,我也有了妹妹和弟弟,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一家人的生存重担便落在勤劳的父亲和身体瘦弱的母亲肩上。

面对上有公婆、下有四个子女缺衣少食、举步维艰的贫穷家庭,母亲从不怨天忧人,不离不弃,和父亲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勇挑家庭重担,尽最大努力改变家庭的贫穷面貌,抚养我们姊妹四人成家立业各奔东西。

母亲虽然文化低,但是目光长远、义理深遂,她懂得知识的重要,知道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因此竭力支持并鼓励我们我们姊妹四人要多读书,在这方面母亲对我的支持是最大的。记得我在县一中读高中时,母亲多次步行十几里路要到学校看望我、鼓励我,或者送点干菜点心,冬天寒冷的时节按时把棉衣送到学校,生怕我冻坏了,还用节余的钱给我买一些滋补品。每周上学时,母亲把我送到车站,还不忘背着父亲多给我一些钱零用,害怕我在学校作难。母亲的这些作为是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也是我一辈子都难以报答的无私母爱。

母亲不仅对自己的每个儿女象对待我一样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无私的母爱,对孙辈们也是无怨无悔的付出。我们姊妹四人子女从小母亲都亲手带过直到上学。

2000年弟弟的孩子在新疆莎车出生时候,母亲知道消息后,决意要去新疆照看自己的孙子,父亲说,你识字少,路这么远,又没去过,万一走丢了咋办呀?母亲说,鼻子底下就是大路,一个大活人怎么会走丢呢?就这样母亲怀里揣了二十个熟鸡蛋,凭借自己的毅力,硬是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和客车,终于找到了弟弟工作的地方。虽然我没有亲眼看见母亲是怎样去的,但我能想象得出母亲辗转几千公里,一路挨饥受饿、逢人问路的艰难情景,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我的大妹妹刚结婚那些年,为了攒钱修房需要外出打工,要把我外甥寄居在我们家照看,母亲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母亲缝衣漿洗的负担。每天早上天还没亮,母亲先给我外甥穿戴好送到学校,然后回来做早饭,等一家人吃完饭、锅碗洗刷完毕,又到地里去干农活。晚上当我们一觉醒来,还看见母亲在灯下穿针引线、锥帮納底,有时由于眼睛昏花,粗糙的手上常常被针扎的流出了鲜血,母校仍坚持要把活干完才睡觉。真正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啊!

母亲的一生就像一柱燃烧的蜡烛,没有自己,永远照亮别人,直到烧成灰烬,一辈子心里想的都是自己的儿女们和自己的亲人,为了他们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

记得在七十年中期,农村还没有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生产队还在吃大锅饭的时候,大集体粮食歉收,人均口粮经常不够,大人小孩吃不饱是常有的事,母亲常常把自己碗里仅有的点稠饭省下来,给父亲和我们姊妹四个,以保持父亲的体力,维持我们的生存,自己只吃些野菜和粗粮,长期的饥饿和营养不良,给母亲因此落下了很多疾病。

即是这样,无论多苦多累,母亲从来都没有被生活压倒,一直积极乐观,在对待祖母和外公、外婆面前孝敬有加,吃饭时,第一碗必须是祖母的。祖母在七十岁那年,不慎摔倒,胯骨骨折,从此常年卧床不起,一日三餐要靠人端,母亲总是一早起来先给祖母炖几个鸡蛋,等祖母吃完了才下地干活,晚上回来还要给全家人洗衣做饭,给祖母端茶供水、端屎倒尿伺候祖母。母亲就是这样,犹如无语的老牛,默默无语、竭尽全力地尽一个儿媳妇和女儿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母亲经常对我们说,人都要往老里活,孝敬老人胜似求神拜佛。她的言传身教,犹如一本无字巨书,教育我们从小养成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优良品质。

母亲的一生在家里孝敬公婆,对子女关怀备至,从容持家;在乡里宽厚仁慈,对四邻乐善好施,光明磊落。无论乡里哪家有红白喜事,母亲总是尽心尽力帮忙帮到底,不求回报;有年轻夫妻闹矛盾时,母亲总是上门不厌其烦地讲道理,帮他们化解矛盾,说合他们要互敬互爱、好好过日子。

母亲有病期间,乡里邻居知道后,都络绎不绝地来家里看望、慰问,希望她能早日康复;母亲临终前,我们姊妹四人不远万里、从四面八方回到家里,伏偎在母亲的病榻前,母亲已经多日米水未进、神智不请,看到母亲面容憔悴、骨瘦如柴样子,我们悲痛至极、心如刀割,不由得黯然泪下。也许是母亲意识自己的时日不多了,深陷的眼窝里不时流出几颗干涩的泪水。母亲在那年的冬天,带着无限的牵挂和不舍,流完了最后一滴眼泪,走完了自己人生最后的里程。那天,天空中飘满了雪白的雪花,撒落在地上化作了洁白的花朵,像是为母亲送行,又像是对母亲一世清白的写照。母亲去世后,村里一片哀悼、惋惜之声,正如村干部在追悼会上讲得:你的离去,使你的丈夫失去了一位好妻子,你的儿女们失去了一位好母亲,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村民、好榜样,你的疼爱儿女、孝敬长辈、和睦四邻、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值得后辈的人们永远学习。

巴山有泪哭慈母,汉水悲咽送亲人。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但母亲的形象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屹立在我们心中。

母亲的一生是坎坷而艰难的一生、是奋发而有为的一生、是光荣而伟大的一生,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农村妇女中的一员,她以一个平凡人走过了不平凡的人生,在平凡中彰显出了她伟大的品格:勤俭、朴实、淳厚、善良、刚毅、进取。这些可贵的精神和崇高的品格,在母亲的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和升华,这些可贵的精神财富,将激励我们后辈儿女及子孙铭记于心、承前启后、世代传承和发扬!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