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不容易

贡桑诺尔布自袭郡王札萨克后,力主革除旧弊,建立新政,遣散戏班,减少僧侣,训练马队,设立团练,喀喇沁地面上气象一…

贡桑诺尔布自袭郡王札萨克后,力主革除旧弊,建立新政,遣散戏班,减少僧侣,训练马队,设立团练,喀喇沁地面上气象一新。全旗上下,王府里外,比旺王时代,真有天壤之别。

随便聊聊的图片
贡王这时已考虑到办个学堂,但民智未开,惟恐一时招不来学生。先办了一所义学,设在大营子村,离王府只一里地。连邻村和王爷府中官员们子弟共来了十二名学生,学费和学生膳食均由王府管事处支付。聘请钱士林,教他们读书,无非是“四书五经”。贡王每年两次去义学亲自考试成绩,优等的学生,王爷奖给笔、墨、纸、砚之类。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夏天,江南进士、杭州人陆韬,承贡王之嘱托,起草了学堂的章程及其教授方法。当时还有日本人寺田龟之助先生、翻译小池万平,帮助共同参酌了一切课程设置,同年十月养正学堂开学。
开学这天,远近知名人士纷纷前来祝贺,贡王高兴之余,挥笔为学堂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崇武尚文无非赖尔多士”;下联是“正风移俗是所望于群公”。当时在场的教师江南名士陆君略、钱桐二人,一齐夸赞写得好。因这对联前两个字是“崇正”,因此“养正学堂”改名“崇正学堂”,而这几个字乃热河都统亲笔手书。
学校在王府的西衙门,是一座四进的宅院。厅堂、陪房均宽绰整齐,学生宿舍、饭厅、图书室、客厅、帐房应有尽有。院中苍松翠柏,清静幽雅,门前操场宽阔,院后桑园幽幽,确实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开学典礼搞得很隆重,本旗的官员,外旗的来宾都参加了。贡王心情十分激动,他在讲话中说:“我身为王爵,位极人臣,养尊处优,可以说没有不如意的事,可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因为我亲眼看到我的旗民子弟入了学堂,受到教育,将来每一人都会承担起恢复成吉思汗伟业的责任。”
高兴之余,贡王让人把对联悬挂在正厅的明柱上。字体道劲很有气魄。贡王还赋诗一首:

朝廷百日尽维新,藩属亦应教化均。
崇正先从端士习,兴才良不愧儒珍。
欣看此日峥嵘辈,期作他年柱石臣。
无限雄心深企望,养成大器傲强邻。

学堂办起来之时,学生招不进来,只有官员们的子弟四十人编为初高级两个班。第二年开始招收学龄儿童。
就在这时一些喇嘛和汉人、财主就造谣说:“学堂和天主教堂没有区别,孩子一入了学,就成了异教徒,还要被送到国外去。”有的还说:“王爷要把五百名童男童女送给日本,日本人再把孩子眼睛抠出来做照相机用。”
一时间,蒙古平民为了不让孩子上学,有的把房屋土地倒卖给汉人,远走他乡;有的把孩子送到庙上去当喇嘛;有的送到贵族家去服差役。
王爷派人挨家挨户地去动员,并下令:“对送来学生的人户,免除户口税,并给他家门口挂上解除赋税的木牌、以资奖励。”同时对学生也采取了一些优待措施:人学学生的食宿由公费解决;学生的学习用品学校免费供给;离校十里内的女生,早晚上学和回家,王府都派花蓬轿车接送,午间在学校吃饭:住宿生每天每人半斤肉,并吃一吨面饭;毕业生用公费保送升学或留学,不愿升学的留旗内任用。人学的学生第二年就达到了一百二十人,招生不限于蒙古人,也招收汉人、回民、满人和外旗人。
第二年学堂面临着资金紧张问题。来的教师都是各地的名士和日本教育家,这些人都是高工资。当时每个长工一年才挣八两银子,而这些教师多的每人每月四十两银子。本地本旗的教师还得每月二十五两银子。再加上每年学生连吃带用就需几千两银子。这么庞大的数目由哪里来?
贡王招集旗内大小官员商量办法,当时长史阿拉木斯傲其尔主动提出可以把大黑山沟、大西沟、马场、汤土沟放垦收租来充当学堂公费。贡王马上委派他去一手操办。
阿拉木斯傲其尔也不负所望。他领人首先去马场沟、大西沟与汤土沟丈量了一遍土地,估计最少可能开出七八千亩地,按每亩一吊租金可以收入八千吊。阿拉木斯立即到承德和古北口等地张贴告示,放垦招户。一下子拥进来上千户关里汉人,来喀喇沁开荒种田交租。这样除解决学校费用外,还有盈余了。
崇正学堂除了设置蒙汉文对照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等课程外,还开设了日语、俄语、算术、地理、历史、书法、绘画、音乐、体育等课程。
贡王为培养学生的先进思想,在学生中间组织了一个政治研究小组,取名“崇德学社”,时常探讨研究本旗兴革之事。为了鼓励教师学生发表政见,还在学堂附设了报馆,隔日出版一张报纸,名为《婴报》。
又在各乡下开展了广泛的扫盲运动,创造了简易的蒙古文字拼音法,很快就收到了成效。
从此,喀喇沁文风大振,爱学习,争上进,蔚成风气。
一九0六年,当时的光绪皇帝还钦赐“牖迪蒙疆”匾额,以奖励贡干办学之功。清朝廷的肃亲王来喀喇沁视察时,曾亲笔题了“崇正学堂”四个大字,字颇工整,刻成长幅匾额,悬挂在崇正学堂正门上方。
从一九0三年至一九一二年,学堂扩大招生,贡王又重新招聘国内外名家教授。学生和家长都认识到了念书的好处,学生增加到四百多名,班级发展到十个,还办了师范班、实业班(专学养蚕纺织技术)。一九一二年学生已达六百名,为吸收先进文化科学知识,先后派往国外,国内北京、天津、上海、南京、保定等处学习的共一百余人。这其中有很多人成为我国著名的专家学者,为国家和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