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姑山

据《汉中市志》(汉中市指汉台区)载,哑姑山海拔974米,山体为石英岩,山顶建有哑姑庙,“元至正年间建,(清)顺…

据《汉中市志》(汉中市指汉台区)载,哑姑山海拔974米,山体为石英岩,山顶建有哑姑庙,“元至正年间建,(清)顺治元年重建”。哑姑庙曾称宝峰寺。

随便聊聊的图片

哑姑山位于汉中市区以北18公里,紧靠天台山,是国家AA级景区,自然风光绚丽,名胜古迹众多,生态环境优美。天台十八景闻名遐迩,为汉中旅游胜地。

 

该山又名金斗山、宝峰山。山上有宝峰寺,寺院从南天门到观音顶,依山势地形建有大小殿堂几十间,神像数百尊。“文革”时期破坏惨重,经过多年修葺,现已恢复原貌。哑姑山充满仙气神韵,诱客迷人,是一处旅游和从事民俗活动的好去处。

 

关于哑姑庙的得名,传说明嘉靖年间,马道北有一哑姑,恭默思道,坐化于此,当地人便为其建庙供奉。寺前建有南天门、魁星楼,寺内建有雷祖殿、娘娘殿、三教殿、药王殿、老爷殿、常驼宝殿、三官诗圣殿、朝阳洞等建筑,有石碑7通、造像70多尊,还有石狮等。

 

当地口口相传,说很早以前,山下住着一对老夫妻,以打柴为生。一天,老夫背着一大捆柴火,顺着山间小道一步步往回走。突然,听到一阵哇哇的叫声,他便把柴捆靠在路旁,顺着喊声找去,只见不远处有一个小被褥裹住的孩子。孩子有半月大,张着小嘴不停地哭叫。说来也怪,老樵夫把他抱起后,孩子马上停止了哭闹。他想:“这孩子怎么会丢在这里,可能有人解手去了,还是放在这里吧。”他刚放下小孩,那孩子又哇哇地哭喊起来。他走也不是,抱也不是,索性抱起孩子坐在路旁等着,等呀等,眼看天黑了,也没人来找孩子,老樵夫只好丢了柴火抱上孩子回家去了。

 

一晃三年过去了,孩子还不会说话,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但长得就像仙童一样,又特别聪明懂事,老两口爱得像掌上明珠,称女孩为哑姑。

 

哑姑5岁那年,老两口不幸相继病逝。哑姑只有跟着哥嫂生活,两位哥哥倒疼爱她,但常年在外做活,不在家。大嫂善良忠厚,待哑姑还像从前那样好。可是二嫂就不一样了,对哑姑常常脸脸色色,横眉瞪眼,尤其是哑姑长出一脑壳的秃疮后,二嫂一见就吐唾沫,还恶狠狠地骂:“没人要的秃货,哪辈子作孽了,报应!”哑姑虽然听不见,但从嫂嫂的脸色和神态看出是在说她,委屈得偷偷流泪。每当遇到二嫂她就躲闪开。大嫂为这经常背着哑姑劝说弟媳,又比划着安慰哑姑,还想方设法为哑姑医治头上的秃疮,可就是不见好。

 

哑姑渐渐长大,也爱打扮自己,常常躲在屋里对着镜子梳那几根仅有的头发,每梳一次,总要掉下许多秃痂,她总是细心地把掉下的秃痂收拾起来。有一天,哑姑正在屋里梳头,大嫂在门外瞧她,哑姑发现嫂嫂在看她,笑盈盈地把嫂嫂拉进去,叽叽呱呱地又是说,又是比划,告诉她要外出几天。大嫂点点头,哑姑又指着箱子,伸出三根指头叽咕了一阵,嫂嫂明白了,要让她三天后打开箱子看看。

 

哑姑走后,大嫂心里一直犯疑,不知道妹妹捣的什么鬼,几次想揭开箱子看看,手伸出去,又缩回来,到两天半时,嫂嫂实在憋不住了,就把箱子打开。当她刚一揭开,箱子里金光闪闪,射出耀眼的光芒,她揉了揉眼睛,仔细瞅了瞅,才看清是一包东西,一多半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小半是未变完的秃痂。二嫂听说大嫂得了妹妹变的银子,十分惊讶,眼红的不得了,急忙跑过来,在哑姑屋里翻箱倒柜,查找了半天,什么也没发现,只有妹妹梳头的那把梳子还在,就顺手揣在怀里,如获至宝,后来她用这把梳子梳头,头上也生长很多秃痂,但怎么也变不成金子来。

 

再说大嫂子看见妹妹留给她的“礼物”后,心里很纳闷,转身出去找妹妹想问个明白。她一趟子向后山找去,找呀找,一直找到山顶,终于在一个山崖下找到了妹妹,只见眼前的妹妹长出了一头黑黝黝的长发,亭亭玉立活像仙女一般,见了嫂嫂只是笑笑,只是不愿跟嫂子一块回去,执意要继续留在山上修行。大嫂不忍心妹妹住山崖,就在山顶修建了一座庙宇。后来哑姑终于修炼成了神仙。嫂子有了难事就去庙里烧香求拜,果然灵验。自此,远近乡邻都慕名前来烧香朝拜,并称哑姑为哑姑娘娘。这座山也就被人们称为哑姑山。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