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笛声声

一年一度春风暖,人间最美三月天,墨水河畔的柳条又变绿了,漫步在河边,耳畔又传来儿时柳笛的脆响。 在童年的记忆里…

一年一度春风暖,人间最美三月天,墨水河畔的柳条又变绿了,漫步在河边,耳畔又传来儿时柳笛的脆响。

在童年的记忆里,能够得到的玩具少之又少,但我们依然能够自得其乐,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游乐场。儿时,整个春天仿佛都是从一声柳笛开始的。河水刚刚解冻,寒风也抽走了冷刺,几个半大小子像敏捷的猴子一般爬上树,开始挑选制作柳笛的树枝。

随便聊聊的图片
制作柳笛是技术活,选择表面光滑且没有长出枝杈的细条,剥开粗的一头,处于下端的手将柳枝握紧,另一只手紧握柳枝上端反向用力,使表皮发生轻微转动。此时表皮和里面的枝干脱开,千万不能用力太大,否则容易将表皮弄破。小头用剪刀剪断,然后用牙咬住枝条,抽出白色的柳条芯儿,留下空皮筒子。用剪刀修剪皮筒,留下完好部分,拿小刀切割齐整,最后在截好的柳条皮儿上端用刀剥去老皮儿,露出像韭菜叶宽窄的浅黄色嫩皮儿,再咬咬扁,这时柳笛就做成了。

吹柳笛在我们家乡又被通俗地称为“吹响儿”,一端放在嘴里吹,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柳笛粗细长短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我们吹的柳笛有三种型号,小号的像筷子粗细,可以吹高音儿;中号的和笔管儿差不多,能吹中音儿;大号的和手指肚一般,是吹低音的。

我们鼓起腮帮子,卖力地演奏着,比谁的柳笛响,比谁吹的曲调准确,感情饱满、好听。有时候吹单个柳笛,有时候双管齐鸣,笛声响彻林间。春风吹动柳条为我们伴舞,黄莺和燕子为我们和声,天地、草木、流云、飞鸟……都是热心的听众!我们翘着二郎腿躺在草地上吹,爬到核桃树上坐在树杈上吹,对着流淌的春水吹,对着耕作的农人吹,对着飞过的喜鹊吹,对着路上的行人吹……

河里洗衣服的妇人问:你吹的啥曲子?我说是《少年壮志不言愁》和《跟着感觉走》,大家开怀大笑,“你这么一说,我才听出有那么点意思。”我们更加卖力的吹奏起来。小脸憋的通红,虽说吹出的是“嘟哇……嘟哇……”的简单音节,但我们觉着,它就是我想吹奏的曲调。“嘟嘟哇……嘟哇……”,“嘟嘟哇……嘟嘟哇……”,几十个孩子凑在一起吹柳笛,便成了一场春天的演奏会,柳笛声声,此起彼伏。笛声提醒乡亲们“春来了!春来了!抓紧时间耕田,播种,施肥,种下希望和梦想!”

当年,我们的“孩子头儿”是段桂涛,他比我长几岁,从小和南西屋的孙瘸子学吹唢呐,对于做柳笛吹柳笛那是驾轻就熟。他不仅亲手教我们选料,拧柳条儿,做柳笛,还教我们如何调整气息吹柳笛。他能够在柳笛正面和背面剪出若干个孔,像吹唢呐那样吹民歌,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映山红》、《小白杨》,还能用柳笛吹出各种小鸟的叫声,逼真传神。我们常常闭上眼睛,沉浸在他出神入化的演奏中。

我们像众星捧月似的围前围后,等待他传授诀窍。经他耐心指导,加之个人反复练习,我们很快学会了柳笛制作和吹奏要领。随着不断实践,吹柳笛的技巧也逐渐提高。

在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里,人们善于苦中作乐,善于化腐朽为神奇。柳笛这种最简单的乐器,陪伴了我们的童年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也培养了我们的乐感和对音乐的热爱。做柳笛、吹柳笛虽然是几十年前的事儿啦,但至今回忆起来,心底还荡漾着幸福的涟漪,小伙伴吹奏出来的柳笛声,依然不时在耳边回响。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