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今天聆听了来自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王瑛老师的讲座,王老师深耕教学一线,熟谙统编教材,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教学…

今天聆听了来自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王瑛老师的讲座,王老师深耕教学一线,熟谙统编教材,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前后联系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于是一边录音,一边拍照,一边记笔记,生怕错失任何一段的精彩。

随便聊聊的图片

正因为她常年在教学一线,不仅听课也自己上课,统编教材她已经全部上过一遍,做教研员又无数次听老师讲课,于是她发现了阅读教学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现象一:机械渗透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逢课必现,使追求思维可视化、教学梯度化成为了口号。

例如学习《两小儿辩日》,这是六年级的一篇文言文,有老师上课的时候依然在教方法:请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这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呢?然后一步步板书“借助注释,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组词,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

要知道,从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到三下的《守株待兔》,再到四上的《精卫填海》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直都在教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些方法已经能运用自如,所以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就解决字面意义的翻译,根本不需要再一一回顾和强调。当学生自己都能自觉运用这些方法来翻译,课堂上教师再逐字逐句讲解,学生听了当然索然无味。我们总觉得这是在教方法,但是像这样每教一次,呈现一次,如同嚼蜡,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活动当然是反感,学习的兴趣当然就下降了。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不假,但是否需要逢课必现?

教师是否可以去梳理一下,哪篇课文习得什么新方法,只针对性教新方法,那么就不需要次次炒冷饭了。学习方法僵化机械渗透,使追求思维可视化、教学梯度化成为了口号。

 

现象二:衔而不接的学习活动。

例如《太阳》一课,放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神奇的科技世界”,而在统编教材中,则放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而且是以“介绍一种事物”为主题的习作单元。

如果我们在教学统编版的课文《太阳》时,不去考虑与人教版《太阳》的区别。课堂上安排的学习活动依然是“太阳有什么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试想,一篇原来放置在三年级的课文,现在移动至五年级的课文里,教学目标和编者意图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关注的既有说明方法,以及用此说明方法的好处,更要学习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来习作的特点。

 

再比如“阅读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和“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也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阅读单元的精读课文”承担着“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功能。具体呈现方式上,则有整体感知、生字教学、朗读训练、迁移写话、综合作业等。

“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主要承担“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两大功能。至于生字词教学、朗读训练以及常规作业,可以有的放矢。教学时处理好感受内容与体会写作方法的关系,紧紧围绕语文要素设计,始终指向习作、表达展开教学。

统编版教材的篇幅更长,语言也更加优美。但是我们教师依旧惯行“穿新鞋走老路”的模式,不肯改变教学模式,基于原有的教学定势,开展统编教材的教学活动,就会导致阅读教学缺乏关联性,新旧阅读教学”衔而不接”,就会使统编教材编排体系的变化和特点失去了新意。

 

现象三:支离破碎的问题导向。

一些低年级教师,对于问题的设计细碎、繁琐,喜欢关注细节,带着学生逐字逐句讲解,比如《我要的是葫芦》里的问题设计,上课教师针对第一自然段提出的问题有:

小葫芦长什么样呀?哪里看出来叶子多?葫芦花有什么特点?小葫芦可爱在哪里?从这段话中你知道葫芦是这么生长的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那个人喜欢吗?

学生在老师的一连串的问题指引下,学半句话,停下来讲讲读读再学半句话,停下来讲讲读读。其实这篇课文的第一二段都可以归结到一个主干问题:那个人喜欢这棵葫芦吗?从哪里看出来?让学生基于自己的阅读经验细读文本,找出几个依据来汇报分享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跟着老师亦步亦趋地学习,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是小,学生学习的能力得不到提升,思维得不到发展才是大事。

 

问题的设计细碎、繁琐,喜欢关注细枝末节,带着学生逐字逐句讲解,就会使“学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建构落空。

 

现象四:不切实际的深挖拓展。

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把课上得有深度、有厚度、有广度,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深挖拓展,整堂课曲高和寡,学生不知”学为何物”。

例如某师执教《江南春》课后练习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都是指向“抓住景物写出江南春天的特点”,可教师对于这个目标浅浅讲过,点到为止,课堂上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把诗中写到的“风”作为意象,与《浪淘沙》的“风”进行赏析。又去研讨杜牧写诗的时代背景,研究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目的是为了什么,还搬出是”暗讽佛事”还是”赞美江南”进行研讨。这样“喧宾夺主”的教学,让学生无所适从。

赏析文学作品,这是初中的教学,教师完全不顾学生的原有阅读水平,一味拔高,把学习古诗上成诗歌鉴赏课。其实这首古诗完全可以让学生去“有声有色赏景,有滋有味读诗,有喜有忧品味”。

 

不顾学生的原有阅读水平,不切实际的深挖拓展,一味拔高,使学生无所适从;过低过浅,没有挑战性,也会使学生索然无味。

 

以上这些“忽视学情,忽视教材”的问题,在你的教学中是否存在呢?那么,具体有哪些基于阅读经验的学习活动实施策略呢?有时间了继续整理。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