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黄沙故城

铎水古来泛歌声,故城荒翠留深痕。黄沙因三国时诸葛亮北伐中原,休士劝农,屯田军垦,研制木牛流马,练兵振武,而成为…

铎水古来泛歌声,故城荒翠留深痕。黄沙因三国时诸葛亮北伐中原,休士劝农,屯田军垦,研制木牛流马,练兵振武,而成为中国历史灿烂科技文化符号,辉煌农战示范基地,后勤保障兵家楷仪。黄沙因木牛流马冒蒙蜀道无边风烟,旌扬复汉爱国大义,穿行秦巴峻峰崿崖,承载输送北伐军资,卓耀时代科技精神,与诸葛亮“忠武”精神“忠”之德、“武”之能谐融缤濡。成为中华大地辉炳千秋、光彩熠熠的历史文化徽标。映射着世代忠君爱国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时光磨洗,沧桑移换,往日风姿颓陵,荣光黯然。然江山改容,形迹依旧,人事代谢,青史留心。黄沙走过千载繁荣,背影艳照历史芳尘。旭日皓月,晨曦晚霞,永远垂光乔木故道、丰屋旧家。

随便聊聊的图片

黄沙形胜,大地气概。黄沙位处古沔县东四十里,距今勉县三十里,沔水北岸。黄沙北靠麦罗山,峰接天际,云度横岭,天明山戴,迷迷风烟,前后两层,迭浪而下,铺展而开。麦罗山西界外坝河,与五泉山东西对望;南隔沔水,巴蜀余脉柔舒宛动而来,至沔滨水湄,鲤鱼山秀案当前,丘山寨姿酽锦澜。鹤飘雾霏,鹜降波涟,天光巴蜀,气象旷远;东有铎水河,其上源山溪称外坝河,下为铎水,即今黄沙河。铎水自黄沙西北向东南交汇沔水。而沔水至此玉带弯环回抱,形成宽阔渊潭,碧翠滢净。西有黄泥冈自五泉山发脉,蜿蜒蟠曲如黄龙,赴饮沔波。黄沙当道东西,路沿沔水南北两岸,东向,北岸路径上接褒城,络连褒谷蜀道;东南路途遥去汉中;西向,牛马倦尘,顿车项铃,昼夜不息阳平,西去蜀天剑门。

黄沙地名,因沙而成。铎水自群山众溪而来,不知多少年,洗漱着大地石髓晶秀,浣濯着造化金骨玉肉;岂晓沧桑数,漂流着日月冷暖代序,循环着山岳吐云成雨。碧水青青,河沙粼粼。河水迅猛之时,携带沙粒而来,河水柔曼之态,沙粒滞留递盖。沙中含金,金色为黄,沙则成黄色,黄色河沙,故曰“黄沙”。所谓山含美玉山含秀,沙藏黄金沙放光。

铎水河名,音乐誉称。铎水一名早见于文献《沔縣新志》:“元铎水故城在黄沙镇,今其基址皆无复存。”铎,本为古代乐器,形如铙、钲而有舌,是大铃的一种。盛行于春秋至汉代。铎水自北山一路南下,或涓涓,或潺潺,或淙淙,或泠泠;或波,或浪,或沦,或澜,或舒,或宛,或直,或漩,而成天然韵律佳乐、永恒妙音。苍山青色叠翠,芳溪碧水弹琴。哲慧先贤,拟诸形容,通于物情,誉美波声天籁,感悦冠名“铎水”。民国25年至38年(1936年—1949年)于此设立行政区:铎水联保或铎水乡。当初又有铎水小学,今为黄沙中学。可见铎水雅誉令闻由来已久。

历史遐辉,隆光三国。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已然成为中华历史天空“复兴梦”之灿烂星辉,垂光神州。诸葛亮北伐自成都到沔阳来时路,从沔阳到魏疆去时路,皆处于蜀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给诸葛亮北伐后勤保障致成巨大困难。关山难越,转输艰辛。诸葛亮每当战局关键之际,常因粮草不济而退兵,使诸葛亮壮志难酬,倍感郁闷。于是巧思精虑,研发木牛流马。诸葛亮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有粮,二是能运。首先有可运之粮,其次有能运之法。诸葛亮选择黄沙开展军垦大生产,于北伐基地沔阳就近解决军资粮草。堪为“王震南泥湾”早期仪范。选择黄沙,藉于黄沙铎水下游河道西北至东南走向,地势北高南低,河汊纵横,滩涂密布,沃壤无垠,膏润便利。诸葛亮自东至西,东到铎水,西抵黄泥冈,分布一至十排十个垦区,至今民称之为“十排”,排者,挤也。即一块紧挨一块。一排约五百亩左右。每排又设约莫一亩正方形、高1.5米督军台,以集训军垦将士、发布日常指令。虽经岁月消磨,人事改易,地貌换容,然督军台故迹随处广布,卓貌突显,历历在目。洋溢着诸葛亮建设兵团拓荒农垦的光辉先例。

后方种粮,前方资战。诸葛亮农垦得粮,在西近黄泥冈高爽之地,兴建粮仓,储积农场粮谷。今之庄房村落,意即庄稼储存之房,即当年粮仓,位处高爽黄泥冈,纵使沔水夏澜襄陵、铎水秋洪横奔,也丝毫无伤。“庄房”之名,承载着三国屯田往事,铭记着当年军垦繁荣景象。粮食满仓,何以输前。诸葛亮在黄沙研制木牛流马,赖波沔水从南山云崖、西山上游舟运坚质木料,凭依铎水由北峰幽谷漂流俊木良材,为大规模制作木牛流马,提供原料、择材之便,又有军士劳力之足。诸葛亮在232最终完成当时傲临天下的先进运输工具木牛流马。将蜀军六出所需粮草辎重运抵渭滨五丈原前线。

城池故迹,芳痕依然。黄沙城池,布局于黄泥冈终端散逸丘阜上,北依麦罗山巍峨气势,乘拥五泉山远来余气,界临沔水铎水交汇之大旺,堪可龙气之乡,精秀之地。合于“高无近旱水用足,低无近水沟防省”之实用原则。又损低而深下,增高而隆上,利于防守险固。在核心区铸就八卦城,呈“丰”字形街区道路布局。面积约百余亩。上世纪六十年代,城墙被推倒填入城池,先人增高挖深、辛苦倍尝,今人削高填平、复又毀弃。然高城深堑,一目了然,依然标注着故城界限。城南散留大量石碾磨,制作精致,型制殊异,或因体量重大难移,大多就地掩迹泥土,贞守着诸葛亮农垦粮谷加工厂昔日胜迹。六七十岁老人亲历亲见,护城河中,水清波华,芳洁鱼丰。居民拿起扁担可轻易打到三尺大鱼。泥鳅、黄鳝安乐于静波宁泥,饫享于厨水香脂,与四时代序,与日月偕履,身硕体壮,仿佛农家扞面杖之巨,色泽红黄,浓艳殊丽。民众疑其成精,不敢捕捉食享。八卦城南护城河外尚有新城,比之八卦城晚筑,故曰“新”。新城左旁又有南城。三城近在咫尺,却独立而设,并非刻意分开,而因河渠自然迂回曲委,形成低水露丘,似浮岛漂屿,恍若一派袖珍水泊泽乡。低为碧波艳影,高为参差屋瓦,小城簇拥,炊烟连襟,自成几度风韵,别有一番景致。

千年乔木,零落丰屋。黄沙城内外,广布军事营垒和寺庙祠堂,检阅军队之黄家场子,驻军屯围之东营、西营,官员经行之千官巷子,牧马训骑之马道口,阴森厉怖之东岳庙,及关帝庙,玉皇庙,杨四将军庙,魁星庙,鸡啼寺,多半形迹无存,然因其毀弃不久,其往日高屋朗瓦、风铃望角、故址原基为乡民随手指踪、脱口而述。东岳庙因其地狱鬼界,民至于今旷阔其故处、不敢营舍占巢。新城为西营军官眷属住宅区,南城为东营军人家眷居住区,可谓两个戍疆军垦“眷村”。伴随城邑聚人安宅,黄沙到处是守望千秋之高乔巨树,茂挺姿颜,轩昂俊魄,有八人可围之椿树,巨大繁盛之拐枣树,矗立郁翠之柏树,冠盖蔽日之板栗树,洗涤专备之皂荚树,经冬浴霜寒,迎春披欣荣。见证先人芳踪,守护人神屋宇。它们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已被砍伐,乡民只能不无遗憾指踪其千年根基,感伤其无法追悔之可惜。据乡贤言,至2006年,南城马道口尚有三国时供蜀军洗衣之四颗巨大皂荚树,被某某以每颗9000余元卖掉,不久这几人均遭罹横祸,所得树资远不抵伤害医费,颇被乡民微词称快。这些树已经不单是树,是乡愁浓郁之记忆,或许其倩姿卓韵依旧挺蔚在乡民心里。

木牛流马,文化道表。诸葛亮北伐,在黄沙规模化生产木牛流马。得神器运输,为蜀军增益壮勇信心;粮草不竭,使敌人沮丧拖耗之计。诸葛亮制作木牛流马场所,当在八卦城。八卦城为木料堆放及部件加工区,于鸡啼寺处进行木牛流马组装,由此可见三国时代规模化生产、流水线作业之先进工序。同治五年四月(1865年),知县莫增奎重立“汉诸葛武侯制木牛流马处”石碑。据耆老乡贤指踪,玉皇庙前泥土中,掩迹百余通石碑,只待机缘发掘。或有更为详尽所期待之历史信息,或呈喜出望外之青石考据。莫增奎既是“重”立,原本当有碑,否则应为“始”立。即使此碑,也历经四次迁移而渐离原基。原在八卦城东门城壕高岸,二次移到城壕东边铎水小学,三移东街头子,四移今日亭址。东街头三移之时,碑下有红蛇数百,可盛数箕。碑下历久安谧,无人滋扰,蛇择温巢繁育家族,其乐融融,也是万类通情、自然常理。经事耆老以为红蛇簇聚,乃灵异之象,遂迅疾以细壤封掩保护,也是好生仁德、博爱情怀。其间,1979年,县博物馆出于保护文物,付若干村民每人二十元劳务费将石碑运至武候墓博物馆。当时二十元确然高酬,参与者欣喜乐为。1981年,勉县遭遇水灾,黄沙蒙受罕见水患。1982年,黄沙乡民以为黄沙从无遇此巨灾,盖因此碑为镇宅之宝,一旦失去,即遭大难。遂群体上访,索要此碑,民意难违,县政府责令博物馆退还此碑。此事看似可笑,却寄寓民众对诸葛亮景仰敬重之情,信赖欣戴之怀。

芳尘古道,翰墨留香。黄沙为褒斜栈道及汉中西去蜀地必经之地。历代设有驿站,清代驿站可达马匹四十三、马夫二十一、扛夫七十名,并设有驿丞。足见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沔水南岸路径因丘山寨险峻临波、不可穿行,由叶家渡北渡汇结黄沙,再经胡家渡南渡返回南路。南北岸夹水两路,因二渡分合黄沙。势成东西水路中枢,商旅货贸集散。太平一派繁荣雍和,战时怒马交旌驰檄。车马簇集,冠带沐洗倦尘;俊采星驰,文士隽永墨香。黄沙纳朝霞远路,驿亭送西风古道,留下多少灿烂文化诗篇!明代工部尚书甘为霖留诗《黄沙驿》:“关塞西来日未斜,绿杨红杏映黄沙。野蔬鲜拌鸡鬃菌,活水香烹雀舌茶。云外山川殊近蜀,眼前泉石宛如家。翻思十载经尘土,何幸会逢境独佳。”明代四川按察副使刘天明赋诗《腊日出褒斜经黄沙驿宿沔县》:“腊日下褒斜,飘萧鬓欲华。山田盈素雪,驿路曼黄沙。远道羞从宦,穷年转忆家。青莲多法侣,寂寞对昙花。”清代著名文学家、文论家郑日奎题诗《黄沙驿》:“汉沔流将合,褒斜路渐分。地残诸葛垒,天老女郎坟。村店多临水,秋山半入云。吟蝉将落叶,愁向客边闻。”清代杰出诗人、文学家、刑部尚书王士祯作诗《黄沙驿》:“稻畦方罫一渠通,雨足村村乐事同。白水满塘秧正绿,吴牛闲窝柳丝风。”清代翰林院检讨、大学士张问陶作诗《黄沙驿》:“大道连三辅,荒屯控百牢。市廛如壁垒,野水自城壕。游戏仙踪幻,经营相业劳。沙平征马健,天敞雪风高。”清代湖北巡抚、云贵总督罗绕典留墨《黄沙驿武侯用木牛流马处》:“吴称诸葛人中龙,吴牛喘月安足同。魏称诸葛人中虎,魏马同槽何足数。来牛去马日纷纷,都为先生作股肱。不见黄沙滩,当日喧旗鼓。屯田不知力田乐,积粮不见运粮苦。从心创出奇器图,服軏披鞯自轩舞。先生善驱草木兵,风云变幻雷霆惊。敌军巧窃苦难学,画虎不类龙无睛。朝乘木牛去,楸桐之背生烟雾。晚成流马归,榆枣之腹争骖騑。安用青牛出文梓,天马夸权奇。我牛可破燕将垒,我马可冲孤竹围。蜀山金牛枉欺诈,武昌秧马空娱嬉。只今往事去无迹,秋草斜阳掩锋镝。圉人牧竖偶来兹,时发长谣横短笛。那得先生起九原,愿与执鞭愿操靮。”不胜枚举,黄沙诗文耀章流锦;黄沙隔岸礶子山有张鲁女庙,唐代杰出诗人王维诗馨《送杨长史赴果州》:“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清代王士祯题诗《女郎庙》:“朝过女郎道,遥望女郎祠。溪水凝环佩,青山学戴眉。千林丹橘熟,一径碧台滋。日暮神灵雨,西风满桂旗。”清代经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翰林院实录纂修张㴻咏诗《女郎祠》:“女郎山上捣衣石,女郎祠下化龙池。一自龙去波深墨,青山娟秀学画眉。时有村妇来奠酒,纸钱飞起绕灵旗。”清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吴振棫赋诗《沔县道中》:“纤路松篁里,鸣禽沙水间。天然眉戴好,只有女郎山。”清代翰林院编修、翰林院侍读学士钱林作诗《女郎庙》:“女郎庙口神鸦飞,女郎山远采旄归。竹深翠袖望不见,日暮天寒闻捣衣。”清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民族英雄林则徐墨光《女郎庙》:“平陵城下雨丝丝,山木阴阴叫子规。村妇不知龙子事,浣衣犹旁女郎祠。”随处可见,女郎诗作光篇映辉。日月古今同华,古人今人一情。诗文朗著人文光标,翰墨长香历史古道。

黄沙故城留下背影,木牛流马遐踪远馨。光辉历史往矣,今朝重开新日月;文化晨曦来矣,醇味还是旧山川。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