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骑车

小时候我个子比较矮,家里那辆破旧丑陋的“大金鹿”也让我心生抵触。到五年级的时候,班里的女生大都学会了骑车,我还…

小时候我个子比较矮,家里那辆破旧丑陋的“大金鹿”也让我心生抵触。到五年级的时候,班里的女生大都学会了骑车,我还是不会骑。同学们笑话我,父母又一再催促,这才被逼上梁山。

学骑车是成长历程中的一件大事。那个年代农村没有童车,只有二八大杠。我个子矮,还没有自行车高。学车的地点一般都在墨水河畔的打麦场上,那里地势平坦,土质松软,摔跤了也不容易受伤。我妈找来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棍,横向绑在后车座上。学车的时候,车子摔倒了,因为有木棍支撑,不至于损坏自行车,也能保护人不被车压着。

随便聊聊的图片
学车的第一步是溜车,锻炼人的平衡感。双手扶住车把,左脚踏在车镫子上,然后落地的一只脚用力一蹬,身体悬空,人随着车子就缓缓前进。三米、五米,感觉车子要倒了,赶紧把脚放到地上刹住车,如此反复。

溜车熟练了之后就升级为掏腿,由于个矮腿短,大梁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只能把右腿伸进三角架去蹬脚蹬子。小伙伴们鼓励我大胆一点,我心一横,右腿从大梁下插进去,刚刚踩住了脚蹬,“噗嗤”一下重重摔了一跤。这一摔不要紧,把斗志激发了出来,屡败屡战,浑身摔出好几块青。这时候,一旁放羊的军强过来做示范,“你的脚伸进去之后,身子和车子都要正,要目向前方,双脚大胆蹬就行。”还别说,军强这样一指点,我上车试了几次,竟然能稳住重心,蹬车前行了。虽然骑出了“S”形,但是练习了几圈后便找到平衡的感觉,胆子也大了起来,骑车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毕竟是生手,有时刹不住车,会骑进麦秸垛里,弄得头上、身上都是麦秧。

乍学会骑车,很有瘾头,一放学顾不得写作业,就去练车。经过一个周的勤学苦练,感觉可以驾轻就熟了,速度越来越快,无论是直行还是拐弯儿,都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的事儿。到了周末,伙伴们约我骑车出去玩,在打麦场上骑车可以,真要上了大道,还有些打怵。因为不时有牲畜、行人、拖拉机出现,必须要时刻警惕,随机应变。我放慢速度,一直骑到乳山寨大桥。返程的时候,已经没有任何心理包袱,越骑越快,到了下坡,也不踩车闸,耳畔的风呼呼响,头发都竖了起来,第一次感受到了飞翔的感觉,真是畅快淋漓,现在开奔驰宝马也找不到那种感觉。

掏腿儿熟练之后就尝试着骑大梁。刚骑在大梁上时,还是转不了整圈儿,只能脚底转半个圈儿,再转过来用脚面勾半个圈儿。到了初二,我开始蹿个子,终于可以和大人一样坐在车座上骑车了。

学会了自行车,我成了神行太保,天地便宽阔了许多,妈包好饺子,我骑车去邓家村给姥爷送饭,饺子还是热的;家里吃不及的瓜果梨枣,我骑车到周边集市,便能换成现钞。我商量爸妈给买辆凤凰牌飞轮自行车,爸说考上一中就给你买,结果九四年我收到了一中的录取通知书,妈却不认账了。我骑着那辆快散架的大金鹿去报到,不赶道不说,大腿根还被变了形的车座磨得通红,高中毕业的时候,我把大金鹿连同我的旧课本一起卖给了废品收购站。

关于学骑车,我们当地还有个典故,育黎镇南夼村一个光棍汉快三十岁了还不会骑自行车,他老妈见天唠叨,“这么大个汉子,连个车子不会骑,娶个屁媳妇。”有一天,光混汉终于被唠叨得受不了,到邻居家借个自行车。他不知道后座绑这根木棍的作用,灵机一动,把家里擀饺子皮的小擀杖绑在后座上。村里人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问他绑根小擀杖有啥用,他狡辩道,“不管长棍短棍,就是这么个文具(乳山话,“摆设”之意)”,于是“学车绑小擀杖,就是这么个文具”成了乳山当地一个俗语,形容一个物件徒有形式,不实用。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有各种各样的童车,旁边还加了辅轮,学车很简单,已经不再是一个具有仪式感的活动了。一群孩子骑着大金鹿兜风的场面成了一张历史名片,前几天单位的同事鼓动我花了三千多买了辆自行车,可是骑了几次,就扔进了储藏室,儿时骑自行车的酣畅感觉,已经随光阴而远去。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