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真实发生

培训,其实很喜欢听教研员的讲座。因为他们一直深耕课堂,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课例,所讲内容并不都是晦涩难懂离我们遥远…

培训,其实很喜欢听教研员的讲座。因为他们一直深耕课堂,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课例,所讲内容并不都是晦涩难懂离我们遥远的理论知识,而常常结合生动丰富的课例,让理论知识变得浅显且易于操作。

今天的学习,就是两位教研员带来的讲座。

中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郭蕾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带领我们学习了《新课标背景下的学习性评价与有效实施》,郭老师从什么是评价,新课标理念下的的评价,学习性评价,教学支持等几个关键词,阐述了相关的定义、分类及如何制作评价量规来支持教学。

随便聊聊的图片

下午,岳阳市岳阳楼区教研室教研员吴群老师,带领我们解读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如果说中午的学习还有些似懂非懂,好像刚刚走近“新课标”的这扇门,那么下午的讲座正好与此互为补充,互相印证,帮我们轻轻推开了这扇门。三个小时的讲座结束,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评价,新课标的“三大热词”已经深深刻在了每一个人心里。结合两位老师的讲座,分享两点粗浅的感受。

一、带着评价量规上课,眼里要有学生

怎么做到心中有学生?郭蕾老师强调,一定要有评价量规。郭老师以习作、口语交际、阅读教学为例,具体讲解如何研制评价量规。指向统编教科书语文要素的评价量规构成要素有评价对象、内容维度、程度划分、标准描述。评价量规研制的基本步骤如下:确定评价对象——划分评价的内容维度——设置评价的程度维度——描述评价标准——试用与修改。用学习量规评价来推进学习,不再是关注个别的学习,而是面向全体,评价量规让老师心中有学生。

印象最深的是她在一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公开课上,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事件的概括,她搭建了一个学习支架,让学生将人物卡片放在对应事件的后面,可是竟然有学生将“伯父”放在了第三件事情后面,尽管后来在她“不甚愉快”的表情提醒下孩子改了过来,她原本也可以忽略这一细节,继续将课进行下去。可是因为她心中有教学量规,觉得“当学生没有到达那个层次的时候,不能往下进行”,所以追问学生,为什么那样放。竟然发现班里很多孩子都说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原因,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周恩来背着伯父”,所以这件事的人物里应该有“伯父”。就是这样一个细节,郭老师巧妙引导学生思考,前文伯父都警告过少年周恩来不要到租界去了,那么此时他会和周恩来一起出现在租界吗?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背”在这里应读四声,是周恩来不让伯父知道,自己偷偷去的。

反观我的课堂教学,心中装着的往往是教学设计,总在想着如何将各环节进行完,却从来没有将评价纳入教学,教学就成了走过场。

二、一节好课要有理论支撑,教学设计要有内在逻辑

2022版新课标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这其中的关键词是“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所以说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除了有了“任务群”的概念,设计任务时还要有内在逻辑。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围绕“走进革命岁月”设计了以下活动:诵革命诗歌(《七律长征》);拍革命电影(《狼牙山五壮士》);记革命活动(《开国大典》);讲革命故事(《灯光》);抒革命志向(《口语交际 演讲》)。看起来是不是也围绕了一定的主题,活动形式多样,板块清晰,可是细想,是否真的会去拍一部电影,你能拍出电影吗?这几个活动之间是否有内在逻辑?

学习性评价最好的检测就是老师和学生要明白“在哪里”和“到哪里”,中间最重要的是就是“怎样到那里”。曾有幸在全国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现场听过冯栎钧老师的一节习作课《我的心儿怦怦跳》,用今天所学知识来看,她当时指导学生写作时就给出了评价量规,“写出感受”一颗星,“写清楚感受”三颗星,这就解决了“在哪里”和“到哪里”的问题。而如何从一星到三星,她运用了微课的形式,告诉孩子们怎样才能写好三星作文,这就是“怎样到那里”。

所以说,一节课如果没有理论支撑,单靠学生配合的运气是不行的。

两位老师的讲座,既站位高,又接地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追问“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怎样到那里?”进一步理解新课标评价理念,优化课程评价实践,努力改变传统评价下的单点思维,开发精准有效的量规,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让学习真实发生。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