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自青阳的赏秋“情书”,你查收了吗?

入秋后的几场秋雨,让江南进入了凉爽宜人的季节。相较于江南的其他季节,我更喜欢这里的秋天。浸染过完完整整五个秋季…

入秋后的几场秋雨,让江南进入了凉爽宜人的季节。相较于江南的其他季节,我更喜欢这里的秋天。浸染过完完整整五个秋季的江南,我愈发喜爱,更准确的说是爱上了青阳的秋天。上周雨后,我和青阳茶溪的邻居们从将军湖回来,有感而发一气诃成《我想把青阳的秋天寄给你》这篇文章,权当是给远方的友人写一封秋天的情书,邀约来青阳赏秋。

随便聊聊的图片

后来,朗诵者雨荷女士要配乐朗诵此文,因为文章太长让我删短。发在“茶溪听雨”上的那篇3900字文章,溶进了很多个人经历与抒情文字,内容丰盈,味浓情重恰似一锅大杂烩。我删除了个人感悟类的话,也去粗取精了有关青阳的秋景内容,只有1880字,纯粹得不动声色来细数青阳秋景之大美。雨荷收到新文配乐朗诵,她称:“朗诵时产生强烈冲动,要到青阳赏秋去,这篇文章以后应当上中学课本”。

 

 

我的这封赏秋“情书”公开后,远方友人来信称:“错过了花开,不再错过秋景”。还有人说,“再不来青阳,便辜负了江南的秋意”。青阳籍作家方丽敏女士发来微信:“何老师的文章里,有对青阳山水的观察,对民风民俗的理解,对青阳百姓生活的关注,有道义与情怀,文章似雨露滋润读者”。这些话我权当是同辈人间的鼓励,也没往心里去。倒是蓉城章小兵先生的微信记我吃惊不小。他微信称:“胡国城老先生是青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生,回家乡教书几十个春秋。他看到王小友老先生转发您的《我想把青阳的秋天寄给你》,倍感振奋、折服。特让我代他向您转达敬意!”小兵叮嘱我胡老要加您的微信,届时通过一下。

 

我从章小兵那里得知,胡国诚老先生大学时读俄语系,后到北京学法语,一生坎坷曲折,夭志山乡教育,桃李江南,著述甚丰。我便托章小兵代为转达对胡老先生的谢意,不敢劳前辈费力,择日我去城里拜望他。

 

 

没有想到,我加了胡老的微信,他立刻发来一段文字:

 

“何老师:

你好!早就从小兵口中得你是文苑大家,拜读过你的大作,从心底折服。早就想拜访你及家人,又怕给你添麻烦,故未成行。今天王小友同学将你的《我想把青阳的秋天寄给你》转发给我,我一口气读完,一篇融自然与人文底蕴深厚的青阳的秋天,很有特色,很有个性,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我虽对文学有点兴趣,前前后后集集出版过几部文集,但造诣肤浅,文章上不了大堂,在行家面前算是班门弄斧。我与小兵商量,趁小兵双休日时,陪我一道前往茶溪你府上叙谈叙谈,也算作老校友之间的走动吧”。

 

 

 

胡老先生如此厚道,择日不如撞日,我立即给章小兵电话:就在今日,我去城里请老先生们小聚。正与曹其明往陵阳古镇路上的章小兵说,由他召集胡老先生与文友们当日中午在青阳城小聚,他们转返回城里。我从家中找出好酒放车厢里,便驱车赶往青阳城。

青阳人口不多,文人却不少,文化氛围一直很浓厚。在这里即便是友人间小聚,走亲访友,彼此间赠送书与书画作品、诗文互答就像一道约定俗成的礼节。我初入青阳还曾为此惊诧过,后来也就习惯了,每次外出访友,也从书架上翻翻可有当伴手礼的书送人。去年秋天,青阳诗人刘向阳一本诗集《地老天荒》出版,有一个晚上众人聚会品酒,诗人诗兴酒兴甚好,当众宣布:谁能吟诵出他的一首诗,或是其中的诗句,他就喝一杯酒。那晚上,他大概喝过三十杯,笑着举手投了降。

 

一个山水丰美的圣洁之地,若是没有诗,没有纯粹的文人,再美的山水风景也不过是都市丽人衣架上的衣服,只有浅浅的漂亮,没有灵魂与诗意,又哪能让人滋生出天长地久的爱恋呢?时下很多地方舍得用大把的钱在真山丽水间造许多假景,硬是将好端端天生丽质的自然美景,贴上了许多恶心的垃圾物。他们宁可如此糟蹋风景,却不肯投入做些有益于当地文化事业发扬光大的事情,舍本逐末,既践蹋了眼前的风景,也给后人制造了垃圾。

 

青阳的秋景之所以吸引我,不仅是自然风光,也有人文的因素潜于其中。去年初春时节,我陪远方来江南的李永东、薛荣年、夏晓琴等高中同学去大愿文化园观光,著名作家、佛学学者黄复彩先生给我发来微信:“刚才路过何园,我在红墙外大喊三声‘何老师’,同行者说何老师陪同学去了别处”。那天,年过七旬的黄老先生与一群青阳文化人结伴到庙前镇行走春风里,采撷庙前春天里的故事,我原本答应随行感受的。

 

后来,我收到他们此行集集出版的杂志,差不多篇篇文章精彩,也让我对这座江南小镇有了更多的了解与熟悉。还是去年深秋,我和曹其明陪合肥来的三家人去古镇陵阳观光,我们中午在一家酒楼吃饭,地道的当地菜肴让他们赞不绝口,结局更让他们想不到:买单买不掉。原来,在外地开会的陵阳镇书记听闻我与朋友们来此赏秋,专门打了招呼中午请客。我至今也没见过他,甚至连姓名也不知道,他仅从朋友那读过我写的《古镇陵阳,有种骨子里的高傲》这篇文章,大约就把列入朋友之列了。

 

 

方能斌从青阳去池州市工作有些年了,去年冬天一个雨夜的晚上,他曾到过我的居所吃饭,因为开车没有喝酒,他在任青阳县委书记时牵头编辑出版的一套四卷本《灵秀青阳》丛书就放在我的书架上。书中收集了余光中、江弱水、潘小平等各地名家采写的青阳文章,他自己撰文写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涵养一方文化。受吴头楚尾的地域文化影响,加上儒、释、道文化在此交汇、融合,青阳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成为徽文化重要的一支脉络。描写青阳山川风物等自然景观以及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人文景观的旅游文章,大量见诸报刊网络,旅游文学的繁荣是我们青阳人生活丰富多彩的一个反映,也是让外界了解青阳的一个重要窗口。”

 

联想到前年盛夏,我与大学同窗孙叶青先生结伴到青阳城东金龟源寻找滕子京墓,在那里发现一块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石碑,是时任青阳县县长、后先后任巢湖、池州宣传部长的钱征竖的,记述了因修国道移葬滕子京于墩上,并制石碑《滕子京墓迁葬记》于墓侧。我从中知道,钱征县长之前,早在明代的青阳县令蔡立身于万历25年(1597年)为滕子京刻过“名臣”石碑,清光绪12年(1886年)青阳知县熊祖诒撰刻了“重修滕公墓并置田记”碑。一座史上文化故人的旧坟接力,至少能看出青阳人尊重文化由来已久。我写《滕子京抱珠墩上觅知音 有谁解开千年的寂寞》一文,去年底《池州文史》收录此文公开出版。

 

昨天上午,我在青阳城见到了胡国诚老先生,他斜挎一只小包,精神抖擞,怎么也看不出是八旬之人。老先生果然赠我两本他新出的文集,讲述着在外读大学及生死经历,回到青阳执教半生,桃李江南。他一直偏爱那些能著文作诗的学生,也顺便夸了我。席间,胡老先生即兴朗诵新诗《幸见校友何显玉》,我起身聆听:

 

“茶溪听雨招远客,

蓉城迎宾幸相见。

青阳秋天生动色,

校友显玉凝笔端。

驱离喧嚣赴宁静,

撇开热闹寻平凡。

有意采写底层诗,

无暇顾及官府篇。

莫道九华景旖旎,

我自修行在庙前。

作于2022年9月 4日 校友胡国城”

 

胡老先生诵罢,众人抚掌,一桌笑语。

 

席间有人开玩笑说,“青阳半城美女今天都来了,你把青阳的秋天究竟寄给远方的哪位美女,她可查收到了?”美女们笑而鼓掌起哄,追问“她是谁?什么时候来青阳?”一桌欢笑。午饭后,这半城美女非要我随她们去青阳酉华河滩上捡石头,她们可能还想借着青阳郊外浓浓的秋景,顺便拷问一下我:收到青阳赏秋情书的那位女子什么时候抵达青阳?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