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

编者按:成立二十年的洋县实验学校,是我县备受关注的好学校。多年来,他满足了群众的多种教育需求,为洋县的经济和社…

编者按:成立二十年的洋县实验学校,是我县备受关注的好学校。多年来,他满足了群众的多种教育需求,为洋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2019年,他们又引进了天立教育的先进理念,把学校向优质、高端推进。为此,我们曾奔走、呼唤、宣传过。并对后来的发展比较关注。在实验学校走过二十年的今天,我们捜集到实验学校举办者和其他创业者十年前和现在写的关于学校的文章,这里选发几篇,以使大家真正了解实验学校的过去、現在和将来。并开展有关教育思想、教育现象的讨论。为洋县教育的发展,为实验学校的走向高端尽其所能。

情 怀

——实验学校二十年

 

情怀,一般指为某种事业不断付出,不在乎失去什么,也不在乎能不能得到什么的一种感情和心境。

 

随便聊聊的图片

(一)

在洋县实验学校成立十年之际,我写过一篇《教育的担当》,对实验学校办学的初衷、由来、基本理念和学校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总结,以使人们对实验学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这十年里,学校发展比较稳健,学校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2004年,为了促进汉中地区民办教育的发展,汉中市人民政府以实验学校为现场,在洋县召开了各县县长、教育局长和部分大中学校长参加的汉中市民办教育工作会,后面才有了以龙岗学校为代表的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

 

经省教育厅推荐,学校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民办教育协会理事单位,本人被选为第一届全国民办教育协会理事。在中国民办教育家协会八周年庆典表彰会上,学校被评为“全国民办先进学校”。

 

陕西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把学校作为陕南优秀事业单位,邀请学校十多人到电视台作为嘉宾参加活动。

 

(二)

至今,学校又过了十年。

 

这十年,经历了较认真的探索和思考。

 

实验学校在前,龙岗学校在后。但龙岗学校办学三年,学生超过了3500名,成了全市家长和学子向往的学校,成了各学校参观学习的优质教育资源。龙岗学校快速、健康的发展,刺激了整个汉中市的学校教育,给很多名校造成了压力,使其产生了危机感,使整个汉中教育出现了你追我赶、朝气蓬勃、风生水起的局面。

 

龙岗学校从开始论证、筹备、奠基、招聘校长以及庆典等环节,我都参与了。后来也多次到校学习,还到绵阳东辰学校参观过。

 

通过不断学习、对比,对已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办学策略,包括对教育价值观的认识反复过滤,反复思考,对走过的路的对与错进行反复的思辨和判断,逐步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过去十年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错了吗?思考再三,绝对没错。从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价值观、洋县社会实际,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等方面衡量,没有错误。但和龙岗学校对比,差距在那里摆着,为什么?

 

问题出在意识和策略上。

 

就意识而言,主要有两点。

 

第一,从学校一开始,就沿用了多年来公立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平铺直叙,四平八稳。大量的民办学校实际是教育市场化的产物。本人对教育市场化有所认识,但没有实质的实践,学校缺乏风生水起的朝气。

 

第二,由于本人对教育市场化没有真正的实践和深刻的认识,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局部目标不明晰,没有强势的评估和诱人的奖惩措施。学校始终处在温和的气氛中,没能很好激励教职工的积极性。

 

最重要的差距是办学策略。

 

第一,一开始就是想办一所较好的学校。因为没有资金和各种资源的支撑,学校处于原始起步状态,学校的宣传也不可能有较大的吸引力。

 

学校的发展、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设施增加、师资和生源都呈现一种滚雪球的状态。雪球逐渐增大,人们对学校的认识只是看好、期待,学校不可能快速扩大规模。

 

问题的根源是没有足额资金投入。一开始就想到了吸纳资金,想到了股份制,想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一些朋友表示支持,很快就筹集了近百万元,又加上三个建筑企业垫资,很快完成了一期工程,于2002年9月1日招生开学。

 

后面的事实说明,人们对投资教育没信心。贷款没条件,硬是凭个人借贷维持学校需求。二十年来,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非常艰难。2005年一段时间,为解决建筑资金需求,我感觉到神经有了问题,一提钱就头疼,一看见钱就眼睛一亮。不过,善良的人们帮我度过了难关。他们说,借给你钱,出于三个原因。第一是人们对学校看好;第二是对你的人格人品看好;第三是已往的投资信誉很好。整个学校的发展过程,实际是“利益共享,风险一人承担”。省教育厅一个朋友说:“象你这样投资形式的学校,几乎垮完了,我知道的就剩你这一所了。”这种投资形式,学校不可能快速发展。

 

这样办学,就谈不上策略,只是无奈的不断积累。而龙岗学校,第一期工程就投入近两个亿。这之间没有可比性。

 

第二,没有瞄准优质高端的掐尖招生。生源不一样,同样的付出,效果就不可能一样。大部分群众看学校,只看终端效果。有龙岗学校在那里放着,人们当然首选龙岗,这对实验学校的压力非常大。如不改变现状,连生存都受到威胁。

 

龙岗等优质教育的出现,给整个汉中教育一个极大的促进,各学校都有了压力,有了危机感。但公立学校有政府揽着,而民办学校一旦有生存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要想学校打破群众对实验学校的传统印象,使学校来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必须改变办学策略。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当代教育面临的崭新课题。学校要改变现状,必须调整思路,寻求一条理想的教育之路——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让他们既获得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又不失去眼前尽可能升入高端高等学校的机会。努力谋求全体学生与拔尖人才共享的教育,实现人才培养中公平与效率的双赢。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为各类有突出特长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长开辟一条四通八达的绿色通道,使实验学校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的大舞台。

 

但自己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想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以提高学校的教育品质。

 

这一想法得到了县上领导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支持。因为种种原因,洋县每年有二百多名中小学优生到外地上学,给家长造成很多麻烦。因此,每年有几个亿的资金流向外地,给洋县的经济也造成较大损失。

 

教育局和一些教育同仁们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先后和四个教育集团谈过,少则两三次,多则五六次。

 

2019年3月,由李志海主任联系,四川广元天立国际学校黄永贵校长来到洋县。黄校长看了实验学校和县城书院、南街、青年路三所学校,我们俩单独进行了较认真的交流。黄校长赞扬我的教育情怀,我看重黄校长的办学策略,当时说定,第二天我们一行四人到广元天立国际学校参观考察。

 

通过参观,认真注意了有关的文字资料、图片,又听了黄校长的介绍,我虽然对天立教育集团的集团化办学不甚了解,但天立教育集团的核心理念吸引了我,黄校长谈的办学策略也正是实验学校目前需要的。我回来向教育局及县上领导汇报后,大家都表示支持。后来又请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教育局的领导到广元天立学校考察,得到了领导们的认同和支持。后来经过具体协商,达成共识,决定洋县实验学校和广元天立国际学校合作。黄校长的团队于5月19日正式到实验学校开始招生宣传,初步完成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工作,使实验学校开始了向优质、高端发展的进程。

 

在县城办优质、高端教育,是有极大风险的,当时的校园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设施,并不具备条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资金。光凭先进的理念和诱人的目标是达不到目的的,软件必须有硬件作基础,不然就是无本之木。

 

但资源引进了,开局情况良好,对洋县乃至汉中的群众产生了极大影响,对家长及学生带来了吸引力。招生情况非常好,但设施的严重不足已显现出来。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及办公用房都严重不足,并面临着省政府的标准化高中验收,这就逼迫你加大投资。又加之要瞄准优质高端,使地处小县城的学校有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有实实在在的适应竞争的设施和条件。所以,三年来投资了接近8000万元,达到目前的水平。按3000名学生的规模,最少再需投资3000万元才能保证正常运转。

 

实验学校已走过20年的历程。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也已三年。今年的高考,虽和三年前提的目标有差距,但总体上赢得了群众的认可,稳住了阵脚,积累了经验,对学校乘势而上,稳步快速发展确定了较高的起点。

 

(三)

实验学校二十年,步子是稳健的。为洋县的教育和社会犮展有了点积极贡献。这都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做到的,并不是我个人有多大的能力,有多么高尚。我能坚持做这一件事,仅仅是有点教育情怀而已。我热爱教育,想做这事。

 

早在观尔岭初中教书时,一天晚上作了个梦,梦见我办了一所学校,第二天回忆起来,感到很可笑。说给别人,都哈哈大笑。没想到几十年后,冥冥之中的景象竟然变成了现实,成了真正的梦想。

 

真正的办学冲动,来自二十多年教师生涯中积累起来的对教育的热爱,和二十年洋县教育局工作中培养出来的对洋县教育需求的了解,以及对教育的担当意识,还有就是县上领导对当时洋县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虑和对我的期盼。种种原因使那点情怀不能放下,就干了起来,经过考察、论证后,递交了办学申请。2001年9月10日洋县人民政府在常务会议上批准举办洋县实验学校。

 

多年来,不时有人问我,别人退下来,都找能赚钱的项目,而你弄了个不赚钱反而要不断投资的无底洞项目,你究竟为了什么?这也是我在不断思考的问题。当时社会上也没有看到能赚钱的学校。但也有民办学校继续办着,国务院的《民办教育条例》在那里放着。我没有赚钱的目的。我相信有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也相信自己在几十年教育工作中锻炼出的智慧和能力,虽然办学道路异常艰险,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学校是能办的。勇往直前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对“你究竟为了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从来不在社会上讲。在校内,为了鼓励大家和我一起干事创业,一有合适机会我就讲。就是三句话:“召集一伙人,干好一件事,成就一批人。”这就是我的全部目的,也就是这点教育情怀。

 

说起教育情怀,我要说实验学校能有现在的境况,是众多教育情怀堆积起来的,绝不是我个人那点情怀能完成的。在实验学校走过了二十年的今天,我清楚地记得县上几位领导在我当教育局长将卸任前和我的一段谈话。他们说,洋县县城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县政府经济非常困难,全县干部职工工资欠发五个月,根本拿不出钱办学。发动群众集资办学吧,中央一号文件不允许用行政手段集资。只能想办法组织社会资金解决问题,依你的能力和人缘关系,是否可以试一下。

 

领导们忧国忧民,对洋县教育的思虑和对我的信任和期望,对我这个为洋县教育工作一辈子的人萌生办学举动是有触动的。

 

当我在确定办学模式、办学方法以及论证过程中,很多同事朋友、教育同仁们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参与。有不少人表现出改变现状的急切心情。

 

当建设工程开始后,为洋县教育工作一辈子,从招生办主任位子上退下来的袁兴同志,一直在工地上操心,饭在家里吃,茶从家里带,競競业业,分文不取,我稍微表示歉意他就不高兴。开学前大量设备一车一车运回,都是他带领两个女孩子下车搬运,一身汗水一身灰土,从来不雇搬运工花一分钱。当我不好意思的劝他时,他竟然说,你为洋县教育这样不顾风险地做事,难道我就不能主动出点力吗?这种纯粹的奉献精神和纯粹的友情,时时令人感动,有时想起来就有点心疼。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

 

和程静老师认识后,我虽不是三顾茅庐,但我的真诚打动了她。她一出场就表现出对学校的高度责任感。从教师队伍的组建,工作目标的确定和带领一伙人干事的热情等方面,使整个学校为之一振。她把所有能力和热情都奉献给实验学校。后来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受过不少委屈,也流过不少眼泪,但她为实验学校志趣不改。也有条件优越、待遇优厚的单位让她就职,她都拒绝了。有人说她愚忠,她并不这样认为。她主张人要有操守,要有气节。是的,实验学校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放弃和吃财政单位的签约,他们拒绝龙岗等优质学校的邀请,坚守在这里,为什么?就为了那一点情。这情就是来实验学校的初衷,不是为了打工,是为了共同创业,创造实验学校的輝煌。正因为如此,才没有职业倦怠,再苦再累也信心十足,为成就美好人生而愉快地工作。

 

还有在洋县教育界担任重要职务的几位同志,从洋县实验学校开始筹备就全身心参与,学校每有要事都少不了他们。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过程中,全程参与,联系、沟通、谈判,到西安,下四川,不辞劳苦。因此,社会上不少人说他们在实验学校有股份。事实上,实验学校就没有股份的事,他们这样参与,分文不取,全是为了洋县教育那点情,也是对我的尊重和支持,是真正的教育情怀。

 

在二十年办学过程中,我忘不了县上领导和教育局同志们对学校的关注和支持。在学校即将开张的关键时候,县委一把手书记推掉其它工作,到学校调研。从办学目标到实施方案,从土地租赁到资金来源,从施工企业到施工进度,从近期目标到后面的规划,一项一项了解,对五个月时间完成一所学校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贊扬,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当时的困难一点也不放过地过问,并表示有问题就提出来,县上给你排除,使我非常感动。

 

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为了不失和黄校长的约定,教育局领导和同志冒着中到大雨,驱车八个小时完成洋县到四川达州的往返。他们都是为了洋县教育,为了洋县实验学校的健康发展。

 

还有在黄永贵校长感召下,来自外省、外县的老师们,背井离乡,聚集在实验学校,来支援洋县教育,为实验学校的发展而工作,在实验学校的平台上成就人生。这种行为,无不令人高兴。

 

二十年了,小伙成了爸,姑娘成了妈,有的进校后才谈婚论嫁,孩子都从学校高中毕业上了大学,人生的一半时间都献给了实验学校。他们也有痛苦,也有不高兴,有时也有无奈。但他们能在这里坚守,就说明他们爱实验学校。

 

发自内心的爱,就是情怀。

 

 

(四)

当前教育总的目标就是:立德,树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人是最高价值,教育学是人学。学校教育,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

 

全世界教育都基本遵循一个规律,就是竞争性教育是从高中开始的,初中和小学是不允许有竞争性的,而我们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竞争了。当前进行的“双减”,清理校外课程培训机构,都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我们的义务教育从培养“人力资源”“人才”回归到培养“人”上来,因为我们面对的是越来越不确定的复杂的世界。我们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不是充满知识的头脑,而是具有质疑精神、连接知识的能力。这种将知识能整体化、立体化掌握的能力,才是应对不确定性复杂社会的能力。

 

我们实验学校走到今日,实属不易,但我们已具有一定的基础。要朝着优质、高端奋进,就必须有清醒的头脑,有明确的目标,不走邪路,防止走弯路。每一个实验人,要牢记党的教育方针,明白培养目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考虑,是否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否在培养学生整体化掌握知识的能力。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心用智,创造特色,创造业迹。

 

目前,我们必须坚持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目标。因为我们的肩上,承载着国家的需求和人民的希望,家长在望着我们,学生在看着我们。学生的表现,就是我们工作的一面镜子。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用学生身上的问题寻找我们工作的不足。久而久之,我们都是实验学校的功臣。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