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网络“遗产”

豆瓣上有一个话题,讨论如何处理留在网络上的“遗产”。这个“遗产”,当然是账户、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属于个人版…

豆瓣上有一个话题,讨论如何处理留在网络上的“遗产”。这个“遗产”,当然是账户、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属于个人版权的,以后自然是“遗产”了。

随便聊聊的图片

不过,“遗产”能不能保得住,还得看网盘结不结实。我算不上老网民,第一次上网是1999年秋天,距离现在刚好二十年。那年去北京,延辉兄带我去他们学校电脑房上网,那时去电脑房还要穿鞋套。上网没干别的,他帮我注册了一个263的邮箱。网速很慢,折腾了一个小时才搞定。

 

那时东师校内能上网的地方很少,一舍地下室有个网吧,当时能上网,一小时三块钱,我就去那里上网,网速很慢,我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注册了一个邮箱,给延辉兄发了一个邮件,告诉新的邮箱名。延辉兄学理科,学业很忙,我们很少通信。我想法设法把电子邮箱告诉远方的一个女同学,希望她给我发电子邮件,因为她不给我写纸信,她也不给我发电子邮件。我跟子文兄的通信,基本还是邮局纸本。

 

再接下来,263取消了免费邮箱,转而注册新浪邮箱。再后来广绍兄介绍用gmail,没多少年,封锁上不去了,转而注册126邮箱。现在基本用单位邮箱。但很多网络账户用gmail注册的,gmail虽然登陆不了,但用它注册的其他社区还可以用。

 

邮箱之外,是在网上找到一些文学类的网站,可以在上面发诗歌、小说、散文之类的。我发上去的,也很少有读者。没有互动,久了就不发了。然后就是2000或者更晚一点,经人介绍,用上了OICQ,后来的QQ,开始结识网友,还见过很多。但是2005到湛江的当月,去霞山工会楼上的网吧上网,QQ号码就被盗了。那时候据说8位数的号还能卖上价钱。我也没追索。倒是一了百了,从此再也没有网友了,以后再注册QQ,只加各时段同学、同事。微信盛行,QQ早已没什么用了。新近发现QQ都没有ipad版本,可见早已经半死不活了。那些发在QQ空间的东西也懒得再去管。

 

大学毕业到读研时,用得最多的是chinaren校友录。高中的班级、大学的班级,我算比较活跃的,在上面发些文字,有时传张照片。那时数码相机还不普遍,胶片照片扫描,不但贵,还很麻烦。现在都已经没了。再就是在研究生阶段注册了不少论坛,其实我很少泡论坛,都是用来找兼职的,一塌糊涂和未名bbs上有很多兼职信息,我的攒书工作都是泡论坛得来的。只要一有消息,我就能第一时间打电话联系,然后接手工作。

 

研三时广绍兄教我做博客。当时注册worldpress架构的博客站,盗取代码,重新编辑,上传图片,力求美观。博客大巴出现之后,就改去博客大巴了,傻瓜式操作,比自己编板式容易得多。再后来新浪博客、腾讯博客,更傻了,也都去注册。注册多了,长时间不用,帐户密码都忘了。博客已经被微博取代了,但那时喜欢发长文字,喜欢简洁,又是广绍兄介绍了不老歌,在那里秘密记录。直到不老歌屡遭关闭,我也不去了。但把上面的内容都备份了。其中一部分就算是我的日记吧。

 

以前每隔一段时间备份一下,怕网站消失,怕删帖。现在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自己删除一下,也不备份。有选择性的删除,留下来的未必有价值,不过装饰着我曾经在那个时间发过东西。很久以前,有个同学问我怎么看待生死。我说:你们都是因为我在而在的,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们也就不在了。——唯心吧?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