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培养的核心是什么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那么义务教育…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那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随便聊聊的图片
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图片
这里有三个动词,积累、建构、表现,它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首先在这个定义当中,他把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放到了一个特殊的背景下面,就是积极的实践活动。

那么什么是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其实我们语文老师都知道,语文实践活动很多,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实际,把教学当中进行最多的、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归纳起来,列出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种。

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它是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当中来完成的。这个表述就预示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产生重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它不再是一个单向度的线性的过程,它是一个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

传统的教学教师可能就是像搬运物体一样啊,把需要的东西从自己的库存当中拿出来,再运送到学生的库存当中。最后用测验或者考试,就像拿着一个货品单来检查一下,你那个我给你的东西在你的库存里还在不在啊?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现在的学习所谓的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希望我们的学习学生是介入其中的,它不仅是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探究为什么和怎么做。

每个老师可能都知道这句话叫“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个话的比喻的意义非常明显。所谓的水那应该就是知识,一个老师要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时候,你应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这话有没有错?没有错,但是他有局限。

很早就有人提出说,你给学生的那桶水啊,你老也不换,你可能那个水啊已经变质了,它可能有异味儿了。不行啊,你得要更新的。所以呢,有人把这句话呢改了,改成“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长流水。”意思很清楚啊,前面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强调一个教室要有知识的储备,量要大,不能捉襟见肘。

第二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长流水,强调的是知识的更新,你不能固步自封,就那么一些东西,但是这话也对,也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现在仍然能看到他的局限,因为我们始终觉得老师是在给,而学生是在接受,他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我们这一次的课改就希望我们不是给水,而是由老师带领学生在积极的语言运用实践当中,他去找水。让学生自己学会找水。或者说由老师带领下帮助学生学会去找水。

现在的教育可能他预示着从过去的给水到今天有学生自己来找水,并且学习用水,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

那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首先就是得放到这样的一个背景下面,就是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

首先就是放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然后我们看他的动词。

图片
图片
积累

先是积累,在积极的语文实践当中积累,积累它当然可以是显性的。比方说我们教一个孩子学语文课,他从原来的不认识字到慢慢的认识了300个字,再慢慢的认识了2500个常用字啊,最后他又认识3500常用字,这个就是一个积累,它非常的显性看得见。

但是积累也可能是隐性的。比如说在刚才识字的过程当中,他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理解到了很多我们民族文化当中的优秀的东西。但这些东西这个积累可能就是隐性的。

图片
图片
建构

不过跟建构相比啊,积累总还是比较显性的,到了建构呢,它的隐性的特征就更加突出了,它是发生在学生头脑当中的变化,它不可能全部可视化的。

所以有人就对中小学生是不是会发生建构啊,尤其是语言建构产生怀疑了。这个怀疑的出现可能基于两点:第一个呢就是因为我们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他的语言建构能力他大部分是习得的。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能够牙牙学语啊,这个过程当中很多他是习得的。而当我们会说话的时候,我们运用语言的时候又是几乎是不假思索的。那这个时候你觉得我没有建构啊?我的语言能力,我就是这样最自然而然的就有了,我没有一个什么先建构再来运用的这样的一个过程。但实际上这个过程其实是在发生的,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还有一个的理解,就是不要认为建构就是对社会的语言系统的那样的一个大的建构。不是这样,而是我们每个人头脑当中学习模型的一个确定,你自己已有的知识,已有的能力怎么把它系统化,这个就是建构。如果我们承认建构就是每个人头脑中学习模型的确立,或者是已有知识与能力的系统化。那么应该讲建构还是普遍的发生的。

图片
图片
表现

第三个动词叫做表现。我们会看到积累、建构和表现是不一样的。

表现这个动词前面它有一个限定,叫做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为什么要加这样的一个限定。因为相对而言,积累、建构它是比较内化的。积累建构到什么样的程度,有什么样的效果呢?那么如果要有外在的显现,很容易就让我们联想到了测量与评价,想到了学生在试卷上的精彩的表现。但是我们这一次的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不希望看到仅仅是试卷上的精彩的表现。所以课标才特别强调核心素养,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当中喊出来,而不是仅仅在一张测试的卷子上喊出来。

(年初七开始再次进入忙碌状态,一二三四项工作排队等候中,放部分整理的讲座材料吧)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