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诵,应“诵”字当头

早上听了一节二年级的晨诵课,以文代评。   01   今天学习的是金波的一首诗歌《笑的花朵…

早上听了一节二年级的晨诵课,以文代评。

 

随便聊聊的图片
01

 

今天学习的是金波的一首诗歌《笑的花朵》——

 

在面对一首新诗(或者新的文本)时,教师一定要先素读——不要着急翻页看后面的课程资料,而是自己一字一句地品读诗歌,寻找诗歌自身的逻辑。

能被选入晨诵资源或教材上的每首诗、每篇文,都是有自己的行文逻辑的,找到了,对文本的理解就深刻多了;对文本理解得深刻了,才有可能用好这个工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说过很多次,教材(课程资源)只是工具,不应该被当作学习的目的。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此刻,你的手指再向下滑,停在诗歌处,好好读一读,理解一下这首诗?

02

 

全诗分为六小节,明显的“总-分-总”结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总”,中间四小节“分”。

 

◆第一小节——

 

冬天,我把笑播撒在山野,

寒风扬起尘土把它掩埋,

又有白雪把它覆盖。

 

播撒笑的季节是在“冬天”。从浅处理解,因为春天种子就会发芽呀,所以冬天的时候就要把种子种下,到了春天再种,或许就有点来不及啦!

 

往深处理解:为什么要在冬天把“笑的种子”种下呢?因为“冬”是极寒时刻,是至暗时刻,我可能曾经收集了一些“笑的种子”,那是我生命中的快乐时光,我要在最艰难的时候把这些快乐种下,它带给我希望,支撑我度过寒冬。种下这些“笑的种子”,等它们开花了,不仅能喜悦我,也能给那些采撷它们的有缘人带来快乐。

 

◆第二小节——

 

当春天到来,雪融化了,
还有小雨滋润着,
我的笑就会发芽开花。

不出所料,春天到来时,我的笑,发芽了,开花了。

◆第三至五小节——

它开放的是野菊花,
金灿灿的,像笑的颜色,
仰望着太阳。

它开放的是风铃花,
丁铃铃的,像笑的声音,
呼唤着鸽哨。

它开放的是九里香,
香喷喷的,像笑的芬芳,
引来了蜜蜂。

初读,我企图从“野菊花”、“风铃花”和“九里香”中找规律:它们是按季节排列的吗?不对呀,菊花明明开在秋天。再读,我发现,这三种花代表了笑的三种特点:颜色像野菊花一样金灿灿的,声音像风铃花一样“叮铃铃”的,味道像九里香一样香喷喷的。哦,原来用三种花作比喻,是为了让“笑”更立体呀!

这样解读之后,就知道在课堂上应该提出什么问题了。

◆最后一小节——

我希望有许多许多人,
来采撷这山野的花,
把快乐带回家。

多么美好的一颗心!种下快乐,希望更多的人把它带回家。

03

素读——解读诗歌,这是上课的基础。如果自己解读不了,就要求助,无论是问度娘,还是问身边或网络上的其他高手。

 

接着,就开始上课了。记住一句话:晨诵,应“诵”字当头。

 

就是说,晨诵不同于语文课,不需要过多的分析讲解,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以读代讲,因为诗歌本身就是浪漫的、朦胧的,那种美好的感觉充盈在孩子心间,这几乎就足够了,而不需要字字句句讲清讲透。如果一节晨诵课下来, 孩子连诗歌都读不下来,这必定是一节失败的晨诵课。

 

1.复习旧诗后,新诗呈现在孩子面前,这是孩子与诗歌的第一次照面。

 

对二年级孩子来说,这首诗并不短。

 

2.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一遍。

 

当老师理解了诗歌,有了兴发感动,再在语气上稍一揣摩,就很容易把诗歌读好,读得能把学生带到诗里去。

 

3.老师读完后怎么样呢?翻下一页?

 

不不不。下一页往往就开始分小节呈现了,我们不着急。就停在全诗呈现的、老师范读的这一页:“来,孩子们,你们来读一读!”

 

如果老师预计孩子读起来困难,可以先带读一遍,再让孩子自己练习朗读,读上两三遍,能读通了顺了,找几个孩子分小节读一下,最后全班读一下。先把感情放在一边,能全部(或至少大部分)正确、流畅地读下来,才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4.有了基础,好了,我们一起一小节一小节地来读吧!

 

这首诗简单,每出示一小节,找几个孩子读一读,男生读一读,女生读一读。就这样,二到五小节都可以这么读过去。在读的过程中,越来越流利,声音越来越美好。

 

第二小节几乎是不用讲的,春天,种子发芽、开花,这是孩子非常明白不过的事。

 

重要的是三、四、五小节,怎样让孩子理解?

 

5.一个问题就够了:孩子们,笑的花朵是什么颜色?能发出什么声音?是什么味道呢?

 

孩子接收到这个问题,立刻就会去诗中找答案——哦,笑的花朵是金灿灿的!能发出叮铃铃的声音!味道是香喷喷的!

 

咦?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孩子会告诉你,他是从三四五小节中发现的。好呀!那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吧!读出这金灿灿的颜色,这叮铃铃的声音,这香喷喷的味道!这样,不就是带着理解朗读了吗?比原来的朗读不就又深了一个层次吗?

 

6.这么美好的笑的花朵,你希望分享给更多的人吗?

 

读最后一小节:

我希望有许多许多人,

来采撷这山野的花,
把快乐带回家。

当许多许多的人采撷这山野的花,把快乐带回家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开心啊!因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分享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让我们带着分享的快乐再来读!

04

 

可以结束了吗?可以了。

但是,如果,也许……找到些班级生活,用这首诗来编织一下,会更好?

比如,去年冬天,当新冠肆虐,我们被迫进行网课,我们感染新冠病毒发烧、头痛的时候,我们仍然坚持写诗。这些小诗就像我们播下的笑的种子,在春天里,这些种子开出花朵,呼唤着鸽哨,引来了蜜蜂……很多人发现它们,感到了快乐。(课堂上,自己班级的诗歌作品集就可以请出来了。这里我在文后稍作展示)

啊,原来,我们也是播撒笑种的人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编织后再读,孩子们的感觉是不是又不一样了?

前文的“往深处理解”,其实就为后面的编织奠定了基础。

一节课,多种形式多次朗读,在层层深入的理解下读,孩子的诗能读不好么?

晨诵,“诵”字当头!教师少讲少说,只在该出手时出手,其它时间留给朗读,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读。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