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主题下的诗歌对比教学——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

反思一(初教)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

反思一(初教)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第二首和第三首,也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主题是关于个人的责任,引用了清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诠释。题旨鲜明,让学生迅速明确学习目标。

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我今天采用对比手法来教学两首诗歌,抓异同来领悟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沿用多种方式的诵读,打通识记、认读的入门关,以及第二单元的名著阅读方法,借助注释和查阅资料,梳理不容易理解的部分,加深印象关。(此处的诵读法不仅低段可用,高段更适用,因为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只有在百读之上才能成诵,能诵也即能意会了,才能与诗人共情,此处不赘述多诵读的好处了,留作他日另做一篇专题来说明。)

老师的范读节奏,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为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在解读诗歌题目之前,划准节奏,读好节奏,利于下文中意境的创设,反复读,意境之感如现眼前。“秋夜将晓”此处不宜划破,是指一个具象的时间节点,而且指秋凉即将的黎明,此处有不少学生在试读时读成“秋夜/将晓”,犯了机械性迁移的错误。“出篱门”、“迎凉”有动作的先后延续,既交代诗人生活的场所(结合插图,诗人身后的篱笆小院,栅栏等物),又表明季节的更迭,天更凉,出门就是一身寒意。比天气更让人心凉、心寒和心颤的是什么呢?引出下文。

因此,在反复诵读基础上,找出二诗的相同之处:

同:

1.个人责任与爱国主题,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在这里,我采用了补充资料的办法:陆诗创作背景是北宋已被金人控制蹂躏60余年,此时诗人已经68岁,早已罢归山阴(结合插图,一个瘦弱、拖着病躯的老人,撑着枯拐杖,深情地望向远处的,是回不去的中原家乡。)此时的南宋政权蜗居在南方一隅,苟且偷安,醉生梦死(详见《题临安邸》,复习该诗歌);杜诗是虽是晚唐,但气势尤浑的唐朝,此时是诗人寄居在蜀地,忽然听到“安史之乱”中被叛军占领的蓟州已收回,意味着朝廷军队收复洛阳等地,即将结束战乱,诗人和家人喜不胜收。一个是乱军得逞,一个是叛军被灭,爱国的情调趋同。

2.一切景语皆情语,由景及情。

陆诗中“三万里河”、“五千仞岳”,直接点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大宋的壮丽江山啊,可如今,何在?壮美只在诗人的想象里了,现实中均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山河早已踏碎。独具穿透力的巨景瞬间抛出,夸张却毫不掩饰自己的爱国热情,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杜诗的景更多体现在地点名称的变化上,如“剑外”指诗人当时寄居之地,“蓟北”指“安史之乱”中叛军占据的地方,(这两个地名结合注释和补充历史资料课可帮学生较好理解)“剑外”和“蓟北”方向不同,一个在西南,一个在中原,而且相距甚远,从“从巴峡穿巫峡”、“下襄阳向洛阳”可知诗人的返京路线,事实上,三峡中,从巴陵峡到巫峡这一段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凶险,从湖北的襄阳到河南洛阳在古时候的陆路距离,空间也是巨大的,沿路可能还有流窜的逃兵等不可知的危险。在如此多的地名转换中,诗人不惧遥远,不怕危险,执意回洛阳帝都,只因为“忽传收蓟北”,欣喜之情难以掩饰,让诗人在妻儿面前表现得像个孩子,可能是手舞足蹈亦或是鼻涕眼泪交替纵横,我想,情景交融的此刻,让人透彻的明白,这就是赤子之心吧。

二诗的不同之处:

异:

1.诗眼各异:“遗民”、“泪尽”与“喜欲狂”,奠定其所在诗歌的情感基调。

2.诗人时代不同:陆诗北宋早已亡国六十多年,气数早尽,而杜诗盛唐气势尤在。时代与个人命运,早已经互融,所以,唇亡齿寒,家国一体。再次印证个人的责任与国家的兴衰早就铸进每个爱国者的心中,无论古今。

3.表现形式不一样:陆诗为七绝,杜诗为七律。

言简意赅,绝句的情感浓度更高。

4.季节渲染不同:陆诗为悲秋,杜诗为喜春。

陆诗的题目就点出时间是“秋夜将晓”,“自古逢秋悲寂寥”是刘禹锡给的佐证,古时的“秋后问斩”更是历朝沿用,可见,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梦得先生那样豁达乐观喊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给人更多的是悲伤,特别是像诗人这般具有人类思维神经极其敏感的人。多愁善感的人,容易在秋天迷失,当然,春末也会有,例如“黛玉葬花”。所以,伤春悲秋,总给人以愁肠。而陆诗中的秋天,犹见垂垂老矣的诗人,拖着残体,遥望血色如梦的故都,在凉风飕飕处,只能困囿于村郊的荒草,秋,此时更添肃杀之气。

但是,杜诗是在美好的春天,“青春作伴好还乡”,春光无限好,加上“喜欲狂”的返乡心情,春天在诗人的眼里是无限美好的,冰河解冻,万物复苏,乘船而下三峡,沿途都是好春光,顺路从襄阳往洛阳,由南向北,春天的美将延续得更久。所以,季节也是情绪的反观镜。

综上,根据在教学完后的感受以及个人的分析中,认为陆诗在传情达意上更胜一筹,在这里,我也更偏爱陆诗。不知道我的学生们是怎样的感受,后面我再和他们聊聊,听听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再做分析。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学生在多种方式的促进下,反复诵读,能在课堂上基本背下来,大致理解诗歌意思,能走近一点儿那个历史时代(文史不分家,互相促理解),明了诗人的情感,算是达到预期效果。可惜的是课堂时间有限,没能完整呈现上学期已学过的《示儿》(同作者同主题的创作)和《题临安邸》(同时代不同作者同主题的表达),未能将这些巧妙融进去,将已知与新学勾连起来,实属遗憾。但课堂就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所以,才让无数人沉醉、着迷,前赴后继钻研,未停歇。

反思(二)

随便聊聊的图片

3月9日再次教学后,引导学生利用第二单元写读后感的方式,写下自己对学过的这两首古诗的感受和体会,字数不限,但必须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刚刚改完他们交上来的感受,大部分同学都很有自己的独特思考:比如刘安安同学就对陆诗发出“即使他乡再好,也比上自己的故乡。谁能不爱自己的家乡呢?”很细腻的情感;贺晨希则写道“如果陆游穿越了,看到现代的中国,他一定会喜极而泣!”郭宸瑞则更有自己的想法,他很气愤地说“读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觉得南宋的军队就是梁山伯的军师——无用!”义愤填膺!不仅活学活用我们的《汉字,真有趣》之中的谐音歇后语,还充满正义感,表达愤慨。所以,综上,学生还是很喜欢诗歌的学习,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敢于主动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学生的这种创造力!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