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当个教师太难了

6月6日,山西中北大学发生一起学生坠亡事件。 据校方通报,坠亡学生系该校软件学院大二学生时某,该生在当日下午的…

6月6日,山西中北大学发生一起学生坠亡事件。
据校方通报,坠亡学生系该校软件学院大二学生时某,该生在当日下午的课程补考中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并没收试卷,离开考场不久后坠楼。
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自然让人心痛不已。可作为教师,心痛之余,感受更复杂。
 
现在的教育环境早已今非昔比了。
老师批评学生总感到心有余悸,有些话该说却不敢说;有些学生明明做错了,批评时还要斟酌再三,唯恐学生有心理负担;别点名批评了吧,就泛泛说两句得了,还是有玻璃心的学生觉得你在说他——其实真不是说他,如果他想不开了,抑郁了……老师就很难脱得了干系。
理论上说,规矩定在那里,谁违反了处理办法都应该一样,可现实中遇到不同的学生就很难一碗水端平。倒不是老师偏袒,而是有些学生,你还没有说什么呢,他已经反应过激,你还敢继续说下去吗?搞不好紧着安慰都怕晚了。这样做的后遗症就是让学生觉得老师处理不公,这就给后边的管理带来了隐患。其实老师也有难言之隐,实在是没办法。

随便聊聊《谁说我结不了婚》的图片

考试作弊是大多数老师不能容忍的事,这也是教师职业的底线吧。作弊被抓就该受到惩罚,这也是共识吧。可是,遇到一个年轻的鲜活的生命时,本以为没问题的惩处办法就会受到质疑。
有人说作弊可以有更好的惩罚方法,所谓的更好,就是对作弊者不会造成精神伤害的方法,比如匿名批评教育。其实,我想不太明白,那就是说你作弊被抓了,学校不能张榜公布,不能让你公开检讨,只能悄咪咪地把你叫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好言好语地劝你,请你以后不要再作弊了。
我想问,这种方法对作弊者有用吗?
虽然三令五申,虽然张榜公布、公开检讨,作弊者还是层出不穷。无关痛痒的几句劝说不要也罢。
 
所谓惩罚,就是要伤筋动骨,如果不痛,也就不叫惩罚了。
对酒驾的处理,可以罚款也可以坐牢,哪种让人感到痛?哪种更有威慑力?哪种起到了效果?哪种是更好的办法?
在大学对作弊者最省事的惩罚方法是开除,估计很多人会觉得太重了,说学生还年轻,给他一个机会。大学生已经是成人了,应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如果顾忌这个顾忌那个,监考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见了也装作看不见,考试还有何公平可言?如果抓住了不敢惩罚,怕伤害了学生脆弱的自尊,那是不是说就不惩罚了?不惩罚才是保护作弊者最好的方法?那作弊者会引以为戒吗?那会起到什么样的反作用?现在社会上造假横行会不会也和造假成本太低有某种关系?
在中学对作弊者惩处就更难了。不能体罚,义务教育阶段,也没有开除一说,高中倒是可以开除,实际操作层面难于上青天,近似于无吧。
那怎么才能让作弊者伤筋动骨、痛改前非?
难。

 

最近在追《谁说我结不了婚》。大学教授魏书给一个学生的论文打了零分,学生自杀了,魏书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最后向学校递交了辞呈。学生的论文涉及数据造假,学术造假是任何负责任的老师都无法容忍的做法,魏书给他零分的理由太充分了。即便如此又如何呢?不但魏书本人要承受舆论的碾压,学校也不能幸免。
在剧中,学生被救过来了,而且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在魏书的努力下,本着治病救人的目的,学校给他延期毕业的处分,可谓皆大欢喜。可在生活中,结局如此美好的事情少之又少。
 
下午,一个没交作业的学生来补交作业,我批评了几句,然后以开玩笑地口吻说道:下不为例,滚!结果学生回道:好的,老师。
我笑了,办公室的老师都笑了。
我在心里是多么喜欢脸皮这么厚的学生啊,我在批评他时毫无心理负担,虽然他屡教不改。
我祈祷我所有的学生都像他一样,心理素质杠杠的,承受批评挫折的能力一流。
人谁能不犯错呢?犯了错就面对,该承认就承认,该接受的惩罚就接受,引以为戒,永不再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