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

这两天一直在空下来的时间看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的《玩偶世家》。这部剧作的主人公叫娜拉。鲁迅1923年曾在北京女子…

这两天一直在空下来的时间看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的《玩偶世家》。这部剧作的主人公叫娜拉。鲁迅1923年曾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有过一次著名演讲,题目是:《娜拉走后会怎样》。在这篇演讲词中,鲁迅这样说:女人,只有女儿性和母性,妻性是被逼出来的。我实在不大懂,大师是从关于女性的哪个角度给出的这个结论,查阅资料后得知,是从女人的社会从属属性得来的。

随便聊聊的图片

娜拉,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温柔善良,疼爱孩子,爱护丈夫,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庭。丈夫亲切的称呼她为“小鸟儿”,“小松鼠”。似乎对娜拉宠爱有加,但是这个家庭真的如表面那样幸福吗?娜拉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人,她在家庭屡屡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大胆站出来,勇于承担,拼尽全力去捍卫自己的家庭,保护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这样的行为与他的丈夫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形成了强烈反差,由此不难看出,这个女人不是只知道吃饭带孩子的家庭主妇,而是在遇到困难时,有勇气能力和智慧去面对不幸的一个人。

可悲的是,她没有等到她想要的奇迹,丈夫一副对立指责他的嘴脸让他彻底明白,她的心意丈夫完全不能理解,甚至不对她有任何的感激,娜拉从一开始对爱情的绝望,到最后自己对人生的领悟,她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最终以她的离开标志着她的觉醒。

易卜生在《玩偶世家》中成功塑造了这样的娜拉形象,并且此女性的身份是由“玩偶”华丽转身而为“人”的,她离家时那重重的关门声,据说惊动了整个欧洲,也从此关上了欧洲十九世纪的大门。从此,娜拉不只属于欧洲,她成功的属于了中国,以至于在中国的整个“五四”时期,娜拉被几乎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谈及,议论,分析,并逐渐成为他们进行思想启蒙的重要角色和符号。

胡适说,家庭里面有四大恶德:第一,自私自利。第二,依赖性,奴隶性。第三,假道德,装腔作势。第四,懦弱没有担当。剧本里娜拉的丈夫海尔茂对娜拉深情款款的说;“娜拉,你知不知道,我常常盼望有桩危险的事情来威胁你,好让我拼着性命,牺牲一切去救你。”可真到了危险来临的那一刻,他却变了脸色,第一个念想便是同这桩危险彻底撇清关系。当危险和平结束之后,他又重新拾起那副大度浓情的面具。但此时的娜拉已经幡然醒悟,再也不愿做那泯灭了自我的妻子和母亲,她要把从前耳濡目染的道德重新打量,她决定去做一个属于自己内心的“人”。

鲁迅在演讲的最后,又给了率门而去的娜拉一个最最现实的打击: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却已经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最幸福的,倘若没有为她看到可走的路,最好不要喊醒她。纵观各路诸侯的旗帜,哪里还有其他的旗可树?娜拉离家以后,到底会怎么样,这不是易卜生有责任要解决的问题,他只负责把问题和矛盾摆出来,剩下的交给无数的娜拉们。而鲁迅给了中国娜拉的两个结局,分别是:堕落和回来。这是可悲的。当然他的这个结果不是单纯的从道德伦理上来定位的,他所看到的要更宽更广,而我能所看到的就狭隘的多了。所以才说,娜拉的结局是可悲的。

民国是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时代,在那个文化时代里,就连胡兰成都能彻夜握着张爱玲的手,和她聊天说话。尽管最后他们的爱情还是死掉了,但是却是一点一点死掉的 ,而如今的物质时代,或者建筑时代的爱情,却是一瞬间,嘎巴一下子就死掉的。羡慕沈从文当年可以从容的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爱情就像阳光,如果有人感受不到,那就是照射的角度不对。爱与被爱,态度都要诚恳,这是对爱情最为有效的救赎。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