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岩:不红的红烧肉

前天写完《佛经云何》,便开始烧红烧肉。老抽放得少,所以烧出来不太红,M老师多有抱怨,认为我自诩厨艺高明,不过尔…

前天写完《佛经云何》,便开始烧红烧肉。老抽放得少,所以烧出来不太红,M老师多有抱怨,认为我自诩厨艺高明,不过尔尔。不知道我是谈佛经把红烧肉谈褪色了。随便聊聊的图片

昨天又把红烧肉回锅,炖了红烧肉土豆,多加了老抽,颜色红了,兼之辣椒等调味,大家基本满意了。我自己也吃得开心,就顺带着再说说红烧肉的佛理。

和尚不吃肉,这是梁武帝开始推行的。可知和尚吃不吃肉,原来没有大碍的。和尚不吃荤,与爱惜蝼蚁之命没有大关系。因为他们不过是为了参悟修习时不影响别人,吃肉吃葱等等荤物,闻起来比较臭。大家同在一室,互相熏着,大概难以宁静。

以上,是我给自己谈佛法吃红烧肉找到的借口。

印度早期的佛学院类似于科研院所,是君主供应的。所以佛经里常会说到一些供应者的名字,非尊即贵。那么,研究佛学的人是专门修习学术,应该是很有慧根的,用现在的话说,智商很高。他们的学说也主要是为供应者方便的,但我觉得他们说的少,修行为主,这是小乘时期。

后来印度乱起来,没人供应佛学院了,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科研人员就想办法让大众出资让他们继续研修。大众不是糊涂虫啊,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以应对大众需求的学说就诞生了。现在想想,佛学的发展,是很类似现在的课题项目的,有现实针对性,并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

大乘佛教发展出一个中间阶段,就是菩萨阶段。菩萨不是佛的阶段,菩萨已经具备佛的一切智慧,但是要回过头来拯救众生,而早期的佛是不干这样的事的。所以经典也要不断更新,比如“化城”,是给信心不足的人提供一个暂时休息、体验修习乐趣的场所。这都是跟菩萨信仰有关。

但是佛学需要慧根,需要能再撰佛典,或者抛出新的话头。一般人是没有这个慧根的,几个名词义理就晕了。但又不能抛弃这些人,因为这些人是供应人。所以就出现了念佛,抄经文等,这最简单了。

而且为讨好信众,竟然出现了观音送子。(有学者研究观音送子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不仅不符合小乘思想,甚至不符合大乘思想,因为菩萨是渡众生离开苦难现实的,“送子”是什么?是把众生抛进苦难。可是,老百姓愿意往功德箱里投钱,那就放一个观音送子像好了。

同样的,大家需要保平安,需要祛病祈福,需要升官发财,需要功名利禄,甚至想求签问卜,好的好的,有求必应。功德箱在此,往下拉吧。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