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得力

题记:半年多之前应《祈祷》月刊约稿,写的一篇文章,因主题不够聚焦未得刊出。回看那段闲赋在家的日子,仿佛山水一程…

题记:半年多之前应《祈祷》月刊约稿,写的一篇文章,因主题不够聚焦未得刊出。回看那段闲赋在家的日子,仿佛山水一程,轻舟已过。

从公司离职,抱着杂物箱回到家楼下时,院子的树上正好飞落一只像乌鸦的鸟。停下脚步深吸几口气,四十岁的我回归家庭了。想做几件事:记录生活、学画弹琴、陪伴孩子。

记录生活只是自己的小爱好,我开了一个公众号,只有自己可见。陆续写一点生活中的小感想。哪怕没有读者,对于文字也会精雕细琢。年轻时有一个夙愿,希望把生活随想,配上插画,做成绘本。想表达的文字、画面,时常不经意浮现,可自己一点也不会画画。离职的第二天,我走进了画室,开始了我的第一堂绘画学习。
有一天,就在我反复咀嚼自己视为珍宝,自以为独特而饱含思想的文字时,仿佛眼睛亮了。原来自己文字的光那么暗淡,思想浓度如此稀薄。我应该写什么呢,我的方向在哪里?我开始为此祷告,求上帝让我明白接下来我该做什么。我开始思想,所有的生活,不都是上帝的馈赠么?为什么文字里只有自己?于此同时,我想圣经中那些美好的经句,若配上手绘插画,远比我的随想变为绘本,更有意义。
是时候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于是我删除了公众号所有的文章。并将公众号名字,从小资调性改为福音性名字。开始写生活中,不经意间的上帝护理。我也尝试为自己的文章配上画,每一幅画回应一句经句。
随便聊聊的图片
(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以赛亚书30:15)

学习钢琴在心理上需要迈一个坎。十几年前诗班招募,我报了名。遴选现场,负责选拔的姐妹在钢琴上给我弹了几个音,让我唱出来,我完全是懵的。这给我留下很大阴影,认为自己在音色和节奏上,或许天资有限。
到一家琴行试课,老师问我为什么想学琴?我说,平时听到一些钢琴曲觉得很美。到第二家琴行试课,我也这么回答。试完课,虽然老师很多鼓励,可心里还是忐忑。无意间,我看到我们主日学的一个孩子,在家中弹奏赞美诗的小视频。心想,难道这个不是学弹钢琴的原因吗?于是祷告神,希望自己不是一时兴起。我又到第三家琴行试课,老师问我,你为什么想学琴?我说,平时听到一些钢琴曲觉得很美——不对,有一个感动让我马上纠正:我希望自己可以弹赞美诗。现在,我在第三家琴行学习。

陪伴孩子,事实上是最重要、最应该先讲的事儿,真是一言难尽。我以为陪伴孩子是最容易上手,没想到让我很挫败。他有自己的节奏、思想。我的陪伴,让他感觉更大压力和更密集的唠叨。以前两个亲密的家人,现在时常变为剑拔弩张的敌人。
我开始学习亲子教育的主内课程,同时也参加圣经辅导班。每天一睁开眼睛,先为这一天不知道会和孩子有什么措手不及祷告;每天晚上,总会有那么几件懊恼的事,向主诉说与主交托。如果我仍在上班,我不会有时间去看见家庭的这个需要,更不会回到主里谦卑自省,更很难持续地不住祷告。发现所有的问题,就是自己要大改。无论是在教育的观念,还是日常的态度,自己都需要“修理”。如果我仍在上班,我可能无法体味,以前自以为的高质量陪伴,效果还是没有细水长流好。现在,虽然每天和孩子还会吵吵闹闹,但自己不慌了。
那么工作和未来职业规划呢?过去的十几年我一直在为工作东奔西跑,仿佛一个探索世界的孩子。现在感觉,孩子知道阿爸之前说的话是对的,她开始愿意听了。

碎碎叨叨分享这些,想说任何时间都可以开始一件事,陪伴孩子、写字、画画、弹琴;任何事情回到上帝那里,总会找到最好的出路。
5)

后记:
已经重返职场,仿佛水到渠成。希望自己常常归回安息,平静安稳。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