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之阳的文人们

我栖居青阳茶溪也有三冬四夏了,有时择高处北眺我来时跨过的长江,观潮起潮落;南望黄山诸峰,看云卷云舒;举目九华,…

我栖居青阳茶溪也有三冬四夏了,有时择高处北眺我来时跨过的长江,观潮起潮落;南望黄山诸峰,看云卷云舒;举目九华,听暮鼓晨钟。行走青阳境内,有奇峰巨石,深潭飞瀑,危岩花台。我吃这块土地上的饭,喝这片山林间的水,写的文章也要有些这片山水的味道。于是,便与熟知当地文化与历史的青阳文人雅士有所接触,认识了青阳的施七斤、马光水、章小兵等人。这个周日,十几位青阳文人雅士来何园作客,我择其三两位记述之。

01

七斤份量有些重

青阳境内的山石看上去并无奇巧之处,石大似玉柱擎天,石小如牛卧地,石质都很坚硬。我曾与著名书法家张兆玉先生结伴到山中觅石,希冀有机缘将诗文书刻于石上。当地有识之士纪良才先生撰文分析青阳人性格形成的因素中就有一条:青阳山石多钙,青阳人也因此多了以自尊、自强示人,不向困难低头,不给困难让路的品格,做事非常执着坚韧。

 

我认识青阳的男人大慨从施七斤开始,他个头不高,皮肤就像青阳的石头一样黑不溜秋。搁一群人中他肯定不显眼,就是同坐一桌吃饭,他也安静得让人忽略掉。有一次,施七斤约张兆玉和我去看青阳书画创作展览基地。碍于老玉兄情面,我随他一起去了。我曾涉足书画行业多年,组织过书画家到欧洲米兰世博会、巴黎等地展览。有人传言我妻子那么大的企业之所以倒闭,很大原因是我在书画上花费了太多的钱。我和老玉看了老施借当地成功人士场地,布置了上千平米的展览厅,作品有模有样。我最感兴趣的是中小学生书画作品,还有农民画。老施当过老师,做过校长,供职于县教体局主办《青阳教育》,他在全县学生中致力推广美育教育,这倒是非常好的事情。为鼓励美术老师,他揽下一些美好乡村的宣传墙绘,闲暇带美术老师们下乡在墙上作画、书写。我跑过青阳一些乡村,常能见到这些墙绘,脱俗中还有些艺术味儿。

施七斤是个杂家,爱好多,玩一样精一样,无论是书法、赏石、乒乓球。今年春节,我在茶溪约他吃饭,他说自己在杭州,正月初三夜里刚回一趟青阳,天亮又赶回杭州了,我没细问因何原因这样匆匆来去。仲春时,旧友谢勤带父母亲与舅妈来茶溪何园,她跟侄子跑去飞滑翔伞,我妻子在家做饭,我开车陪三位老人去青阳城逛逛。三位老人都当过老师,有的还做过校长,走在天主教堂那片草坪上,兴奋的不得了。他们把拍的照片转发给儿女们,称自己到欧洲来了。中午请他们到当地姑娘方圆的“N多寿司”店吃寿司,老人们乐呵呵地说当了一天儿童。其实,这片古老欧式建筑早先做过一段时间小学教室,闲置下来成了垃圾场。施七斤写了篇文章《被垃圾包围的天主教堂》发表在有关杂志上,引起当地重视,迁走垃圾场,修建了这片芳草坪,让三位江北来的老人误以为到了欧洲。

五月上旬一个周日,我约老施去河滩捡石头。他说上午在写书法作品,下午有空。当天下午与他到一个叫宾山的山凹河床上捡石头。我其实是去看石头的,能否用河滩美石给何园临水地方做一面石头墙。车停山凹一农舍前,我提着桶,他拎着几个尼龙袋子,尚未下到河边,溪水声早在耳边响起。河床中间的石头,往东看没有头,朝西瞧不见尾巴。我捡了一些,从河滩往路面上搬运。几趟台阶走下来,石头越来越沉,全无了当初的漂亮,竟成了负担!老施在河湾处不见人影,我坐河边出汗,等他回来。天气将晚,他才背着尼龙袋回来。天啦,三袋子石头,那时就是送给我,我也背不动了。老施一块不少,全部背上了岸,真像骆驼似的。

回城路上,老施告诉我,今年春节去杭州儿子家过年,初三晚上逛街,看到一处奇石店面整体转让,打包出卖三个专柜的各类玉石,还有几块雕工精美的寿山石。爱不释手却囊中羞涩,咬咬牙打电话让儿子带钱来。不明就里的儿子慌里慌张跑来,看到实情后知道酷爱石头的父亲是下了决心,于是付款,连夜打包装车,店家派出三个人跟车。到青阳时天还没亮,运石到家,老施请来人吃了青阳的早茶,一同返回杭州。

施七斤做事执着,为了“爱”倾其所有上演杭州至青阳间这出午夜大戏。估计在青阳的男人间,绝不是他一个人如此执着,又如此疯狂。
02

光水情多累美人

马光水不像施七斤是土生土长的青阳人,这个南陵后生18岁从黄山林校毕业后,分配到青阳县林业部门工作,曾在占青阳半壁林业江山的南阳林场任场长八年。他长年穿梭于丛林间,听惯了鸟语,闻熟了花香,以至他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奇怪的念头:“只要窗外的鸟还在叫着,这个世界的人们就注定会活得宁静致远,会活得心安理得”。他不仅欣赏鸟,更羡慕鸟能翔于芳林之间,筑巢而居,饮清风叶露,仙风道骨,神游天宇间,直面风雨,成就一生的绝唱。即使后来他调回县城工作,觉得城里鸟叫的地方越来越少,鸟叫的声音也越来越稀。于是抽空重返丛林间去听鸟叫,纵使弄得一身露水,放弃着斯文,沉浸在鸟粪的野香里,享受着夜风在身上抚摸的愉悦。

 

我不太清楚,这样一位山林中的猛汉后来被领导调到县文联工作,莫不是领导看出他身上渗漏出来的诗人情愫?当年山林中的小马在江南的烟雨浸润下,成长为一个跋渉于文学丛林里的知名作家。青阳的山水在他的心里生了根,眼里自然也就有了出奇的美。他甚至固执地认为,“江南的绿肥得可爱,嫩得可以捞起来。”他在组织“大家写青阳”活动中,海内外居然涌来了许多知名作家。马光水为了说动一位北方的才女来青阳,很深情地对她说:“只有到过江南的女人,才得展现女人真正的魅力。”那位才女来了青阳,被江南雨水浸润过的女人,不只是添了别样的魅力,自此恐怕也会情多累美人了。她与诸多同道行走在江南的烟雨中,看青阳山水,感悟其悠远的历史,还有浓郁的乡情。这些文章在各种媒介上发表出来,青阳因文章而走出江南,走向全国,也传播到海外。

 

马光水在县文联主席任上还真干成了不少事情。一个地方的文化与历史很多时候在很多地方仅是文人嘴上说说、领导会上讲讲,而青阳却有着真正的文化艺术作品来支撑起地方文化大厦的。我手头有一套黄山书社公开出版发行的《灵秀青阳》五卷本,从行走、风物、诗画、寻宝、魅力多个侧面展示青阳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些行笔优美、有骨有肉的文章,多出自青阳各界人士,作者中有开药店、饭店的,有当老师、校长的,有搞旅游、务农的……只要言之有物、真情流露,真真切切反映青阳真实历史与现实的文章,唯文是选。我翻过不少单位或地方主编的一些“著作”,包括领导著作,空洞得毫无血色,不忍足读。而《灵秀青阳》却是值得玩味品读的一套书籍。

马光水借江南山水之魅力说动北方才女与大作家们来青阳采风,其实他也经常组织当地作者采写本土文章。三二十个人笔触对准同一个地方,皆写一篇文章出来亮相,既是比拼真功夫,也是互相学习的机会。青阳人口仅27万,却涌现出国家、省、市级别的一个庞大作家群体,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现象。在青阳民间礼尚往来中,常可见来客携带一本自己的著作或一件作品,很郑重其事的递给主人,大有古人之风。
03

何园草坪别样红

我在青阳茶溪栖居日久,读着青阳文人或送或借的一些与青阳有关的书籍,越来越深的感受到宋代王十朋写《九华山》中的诗句“江南一岳占青阳,多少神仙此地藏”,非同寻常之见。青阳境内的陵阳山更名为九华山,缘于青阳县令韦仲堪邀李白云游青阳时的那首《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活着的时候官名与才华并非最为显赫,却因知己一篇文章留名千古的人,大慨只有滕子京。大凡读过《岳阳楼记》的人,都知道滕子京的名字。写此文的范仲淹与藤子京幼时都在青阳生活过,考取功名前还曾结伴畅游过青阳。去年夏天,我与大学同窗孙叶青、崔运华夫妇专程到青阳金龟原拜谒过藤子京墓,还写了篇文章。我们也曾寻访过那位“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明代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在青阳讲学的遗迹。

 

我曾行走四方,而今栖居青阳茶溪,与这些古之贤达神游,也要和今之青阳雅士交游。于是,这个周日,我邀请了青阳的一群文人来何园小聚。那天中午雨停了,我把长条桌子搬到草坪上,套上红色桌布与白色椅垫,青山相依,绿树遮掩,步入园内倒也有几份诗情画意。青阳文化名人马光水、施七斤、秦少刚、刘向阳、曹其明、章小兵、曹远、程富春,还有一群美才女周玉荣、许承、方丽敏、张颖慧、王诗晓。他们行走何园,处处活色生香,一双双慧眼发现了我寻常并不在意的景致,应了那句“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他们的鼓励,让闲居于此的我生出诸多感动来。江南多雨,江南女子自古多才,况且青山之阳这群优秀的才女结伴而至,举手投足,妩媚动人。她们留恋园区,或捧一本书慢读,或携一盒香茗,礼数与教养,不言而喻。
随便聊聊的图片

是夜酒后有雨,青阳的文人们别了何园。临行时有美女追问我:“你还要历经多少场江南的雨,才会情不自禁的说自己是青山之阳的人?你不必说,我们会从你的文章里读出来”。于她们或许是种期待,于我是种鞭策,岂敢懈怠。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