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故事

我是72年出生的,90年在澧县二中读文科,参加高考。那年文科分数线437(中专),专科445(可以进常德师专)…

我是72年出生的,90年在澧县二中读文科,参加高考。那年文科分数线437(中专),专科445(可以进常德师专),部委大专455,本科457。 我当时17周岁,懵懂少年还没意识到高考对人生路的重要作用。败的很慷慨!总分332,数学才35分(最高的93分)。语文外语政治历史恰好都是班级平均分一样,都是60分左右,没啥毛病。地理也一般。

随便聊聊的图片

当时的我,完全不像那些优秀同学那样,一心求学目标感很强,也许(只能猜测)我觉得有一点点条件吧,父母亲很早就去了南方打工,我高中时去过广州深圳几次了,觉得冲不冲出去不是问题,也是没意识到知识层面的上升对人是有很大影响的。

暑假时,父母回来了,我高兴的背起行囊。准备跟着去南方打工,毕竟,包括弟弟在内差不多10多个表兄弟姐妹都深圳打工几年了,实现了身心自由。现在不多我一个。

是怎么想到复读的?忘记了,我是没资格复读的,当时二中文科补习班是全县最好的班,要400后才可以进去,部分名额留给教工家属子弟。刚好我城西居委主任的姨妈认识张副校长,批了条子才进了补习班。这么差的成绩也还有想法,真不知是哪里来的勇气。

但凑巧的就是,91年高考改革,湖南把文理科分为四类别,所有人除了语外必考,然后选考两门(数物,化生,政史,数地)。我眼一瞎,就按兴趣捡了政史,后来才发现完全错了,选数地的后来全部考上(毕竟高校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需要招理工实用人才,学数地很抢手)。学政史的过剩了。

我四门文科功课还可以,但是老毛病又犯了,目标性不强烈,受台湾影视剧影响,和来自六中的女同学小芳切磋情感故事,91年一整个春天,兰江公园战斗机旁,二中小河边,文庙……都在谈诗词。悲剧就发生了,那年文科分数线448,我考提高到436分,比上年多了104分,还是吞下了苦果。

那么,这个时候,就真的想考大学了,毕竟,原来差距这么小,觉得自己有实力,稍微认真点就可以改变命运了。

第二次补习进了九中(后来改三中)文补班,我是学习委员,人的命运真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在如此艰难的岁月里,又继续和九中应届校花小红聊起文学,班主任谭老师棒喝而止。

到92年上期,我又和来自八中的女同学小娥继续聊,青春期多叛逆多烦恼。

这是最大的教训,惩罚如期而至,不一心爱大学,大学自动不会掉下来。 这年考题难了,才考了438,分数线降到421。更巧的是,湖南省复读生减20分录取,(现在今天山西等省还是这个样子,复读生减掉最多35分)。然后我变成418分,又差了3分。难过!与其说女孩子误我。不如说我自律性不够,内伤自悟前程,血的教训。

92年落榜后,我到了深圳打工,93年成人高考,上了深圳大学(夜校),一根鸡肋,聊以自慰。

94年,来了个机会,说深圳警校要扩招,舅舅的老连长是校长,要我抓住机会,中专嘛,420分就好了,我赶紧在广东找个补习班,才读了两个多月,其中数学地理已好几年没看书了,那时广东搞标准分,总分900,等级赋分。我考622分,本科线是615。冲着警校去的(才420分),提前体检被刷下。被迫含泪背起行囊,去了上海某院校。无论如何,多年坚持,上岸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天意。

时代在变,现在高等教育差不多普及了,人现在追求好一点学校,也是本能驱使吧。

前两天,今年高考小孩分数下来,孩子很失望,我也难过,像当年闻分后坐在澧水河边一整天的我。岁月匆匆,仿佛又一个轮回。我不知当年我父亲啥感觉,但现在的我,体会到了。

我想起过去,我明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我希望儿子挺过去,挫折与打击是伴随一生的财富,像打新冠疫苗一样,它的作用是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不断提示你,你经历过怎样的伤害与绝望,没有啥难关过不去,坚持,总能渡河,年轻,就不怕锻炼。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