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藤多瓜:构思情节的巧妙方法

《红楼梦》里的语文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值得读者在阅读中细心发现、理解和内化。 有一种构思情节的方法,我感觉挺有趣…

《红楼梦》里的语文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值得读者在阅读中细心发现、理解和内化。
有一种构思情节的方法,我感觉挺有趣。咱们先看一个案例,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再分析它的特点,形成经验的积累。
在第七回,周瑞家的送走了刘姥姥,要到王夫人那里作汇报。不巧,王夫人去了梨香院薛姨妈处,周瑞家的就又追到了梨香院。进了屋,看到王夫人和薛姨妈正说得热闹,姐俩竟没有注意到她的到来,她也没敢惊动,就先悄悄地走进了里间屋。这就有了在里间屋见到薛宝钗,询问宝钗病情,宝钗说病,说和尚送奇怪的药方和照方配药的不易等情节。当王夫人问谁在屋里说话时,周瑞家的才出来回了送走刘老老的事。回完了话,周瑞家的刚要走,薛姨妈又把她叫住,托她送宫花给园子里的几位姑娘奶奶戴。这又引出了林黛玉说别人挑剩下了才给她的那番牢骚话。

随便聊聊的图片
写法感悟:原本是一个单纯的情节,就是周瑞家的向王夫人汇报送走刘老老的事情。见了面,回了话,也就完事了,如果用藤与瓜比喻的话,这就是一根藤上一个瓜,直来直去,毫无波澜,也无曲折。作者的巧妙之处是不让这个看似单纯的情节平淡走完,先设了寻王夫人不遇,周瑞家的找到梨香院这样的情节片段;到了梨香院,又设了王夫人和薛姨妈谈笑正酣,没有看到周瑞家到来的情节片段;随后又顺理成章地安排周瑞家的走进里间屋会晤了宝钗,获得了宝钗患病、和尚送方艰难配药的诸多信息,让读者借机对宝钗有了更多的了解。王夫人注意到里屋有陌生人说话的声音时,宝钗谈病说药这个瓜已经长成。回话,是周瑞家此行的目的,但作者只用一句话就带过了,倒是随后又让薛姨妈派了送宫花给园子里姑娘们的任务,这就在藤上又结出了一个“送宫花”的瓜。
这种“一藤多瓜”写法的特点就是由一件事引出若干事,引出来的事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它们或出现在既定的情节之前,或出现在既定的情节之后,但都在情理之中(既定情节,就是作者明确要写的那件事)。
类似的案例还有24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贾芸为了给凤姐送礼谋个在贾府挣钱的差事,找开香料铺的舅舅卜世仁赊货,货没赊到,反受了舅舅一番数落。他心情沮丧往回走的路上,不想撞到了邻居醉金刚倪二。倪二见是邻居,不但不究误撞的过错,知道贾芸有瘪子时,还慷慨解囊,把刚讨债要回来的十五两三钱银子全借给了贾芸,解决了贾芸的燃眉之急,让贾芸及时给王熙凤送上了麝香冰片,打通了关节,连络了感情,拿到了种花种树的赚钱“项目”。这也是既定情节的延伸效果。一根求帮的藤上两个瓜,第一个是预设好的,挨舅舅数落的苦瓜,第二个是偶然生成的,倪二相助的甜瓜。当然,这偶然之果,也有必然之根。
再有第27回,也是这样的写法。芒种节,众姊妹都准备饯花神的事情,唯独不见林黛玉。宝钗对众人说“我去叫她”。她走近潇湘馆时,突然发现宝玉进了潇湘馆的门。于是,她想到宝玉黛玉从小一块长大,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感觉这时自己进去不太合适,就抽身往回走。照理说,这个情节到此已经结束,可作者没有走入俗套,他让宝钗去叫黛玉的这根藤延伸了,先有了宝钗“香汗淋漓,娇喘细细”追蝴蝶的情节,继而又有滴翠亭偷听小红坠儿说话后,使“金蝉脱壳”之计给黛玉栽赃的情节。
第5回宝玉神游太虚境的情节也是从他跟随贾母王夫人到宁府赏花吃酒这根藤上延伸出来的。大家都在赏花喝酒谈笑,偏偏他有些发困。秦可卿安排他去休息,偏偏他不满上房屋里贴着的那幅画。这就又到了秦可卿的卧室,睡到了秦可卿床上,进而到太虚幻境里边走了一遭。这么重要的一次梦游,作者没有单独给它时空上特别的安排,只是让宁府赏花吃酒这根藤稍微延伸了一下,便水到渠成地推进了情节的发展。有意思,大家都在凡界享人间烟火之际,宝玉竟悄无声息地到仙界考察了一番,独得了有关诸多女子命运归宿的“天机”。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藤多瓜”,正是规避“平”的巧妙写法。落笔时写的是“这个”情节,这是作者与读者都明了的行文取向。但在写这个既定情节的过程中,或在既定情节看似完成之后,又会合情合理地突然出现“那个”情节。这些意外的生成,读者难以预料,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惊喜”;在作者心中,却早已藤脉清晰,什么节点结什么瓜,早已布局周密。
以上,是些许肤浅感悟,只为抛砖引玉。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