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府城和县城

首先说的,就是古城汉中。汉中府城在《史记》中就有记载,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左庶长城南郑”。时天下置…

首先说的,就是古城汉中。汉中府城在《史记》中就有记载,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左庶长城南郑”。时天下置县总数不多,故南郑城当属中国早期所建城之一。隋大业八年(612),南郑城向西南移二里。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或嘉定十三年),“徙筑今城”。这里的“今城”,其“辖区”指今中心广场以南、北团结街以西、幺儿拐以北、民主街所遗城墙以东、且只是局部的很小一个区域。唐,汉中城离汉江很近,今西郊机场、幺儿拐以南即属汉江主航道。《元和郡县志》载,时“汉水经县南,去县(城)一百步”,后汉江渐向南不断推移。唐宋时,汉中城先后成为山南西道、梁州、兴元府、利州路、利州东路治所,还成为唐代梁州总管府(后更名都督府)治所。中唐,唐德宗避难汉中,诏改梁州为兴元府,地位、级别与首都长安“京兆府”相当,成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等“封疆大臣”的驻地。

随便聊聊的图片

南郑区曾名南郑县。1961年及其以后几年,先后将原南郑古县汉江以南部分、褒城县部分、四川碑坝、黎坪等地合并,组建了南郑县。县城设于周家坪(即今址)。

城固城古籍载,“在县东六里,韩信所筑。”南朝改成固为城固。宋崇宁二年(1103),自湑水东,移县治于今址,重筑。明正德七年(1512)重修。

汉初,萧何筑沔阳(勉县)城,址在今勉县城东旧州铺,并置沔阳县。曹魏景元四年(263),梁州设治于此(旧州铺)。后沔阳县经历嶓冢、西县等县名、归属等的变更。蒙古军占据汉中后,移沔州治于沔阳(原州治在今略阳,移于旧州铺,时铎水县城在今黄沙街)。明洪武四年,移沔州治于西山谷口(即今勉县水磨湾东南老城);七年(1374),降沔州为沔县。沔县城设在老城,持续至民国。民国二十四年(1935),移县城于菜园子(今址)。

褒城县辖今河东店、新街子、金泉、铁佛殿、马道、黑潭子、黄官、新集、高台、老道寺等地。昔称褒中、苞中、褒内、褒城县等。隋,始称褒城县。最早的县城为褒国城,在今老褒城(褒棋公路褒河桥西)。据史籍载“褒国城为褒水所坏”,故迁走县城。晋至北宋,县城在今汉台区境内的打钟寺村。南宋,移县城于今褒城镇连峰村。1958年撤销褒城县,县城废。

洋县境内曾设兴道、兴势、傥城郡等。唐天宝十五年(756)移洋川郡治于洋县,乾元元年(758)洋川郡更名洋州,明洪武三年(1370)降洋州为洋县。洋县城是汉中境内工商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的城镇。明嘉靖十八年知县张琏督修县城,设朝阳、观江、武康、襟汉、拥翠五门。

西乡县城,最早为东汉末的南乡县治(今渔渡镇)。晋太康二年(281),更名西乡县。西乡境内曾设洋川郡、丰宁县、丰宁郡等,其郡、县治俱废。元末,“徙建(县城)于蒿坪山西南(即今址)。

镇巴县境内,清嘉庆七年(1802)置定远厅(今镇巴县城),1913年降县,次年改名镇巴,县城未动。

宁强县城,是洪武三十年(1397)迁宁羌卫于此,而兴起的。后建宁羌州,州、卫并存。清废卫。民国降州为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改宁羌县为宁强县。宁强县境内,曾设三泉县、大安军、大安州,其州、军、县治俱废。

北魏延和二年(433),北魏政权置武兴县,并作为武兴郡郡治。后出现武兴国割据政权,为王城。后在境内有兴州、武兴郡、顺政郡、沔州等称谓。南宋称略阳县。

清乾隆四十年(1775),置留坝厅;嘉庆十三年(1808),移治于今址。1913年,厅改县(县治仍在今址)。

佛坪县城于民国十五年(1926)迁于今址(即袁家庄)。清道光五年(1825),设佛坪厅(址在佛爷坪,今周至县境),1913年改厅为县。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