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红了

一   过了县城,车子顺着盘山公路上了东山峁,一路东行,过了春荣、石鼓,便进入到了沟壑纵横峁梁相连的…

 

过了县城,车子顺着盘山公路上了东山峁,一路东行,过了春荣、石鼓,便进入到了沟壑纵横峁梁相连的九岘塬,塬面随着地势的变化逐渐变窄,南北两边沟沿的远处,是隔川相望隐约起伏的地平线,平坦而又曲折的柏油路在绿黄相间的塬面上延伸,象一系黑色的绸带,把沿途的崾岘和村庄串联了起来,车窗外掠过的片片枯黄,那是成熟的玉米点缀着这斑斓的秋色,山坡上的草丛和路边的柳树叶有的己挂上了萧瑟的色着,只有丛丛野菊绽放开金色的花姿争着秋景,前几天还是灼热难耐的盛夏,随着两天的秋雨,瞬间就把酷暑抛的不见了踪影,天空变的幽深而高远,洁白的云朵象水冼过的翼纱,在蔚蓝的天宇下轻柔的挥洒,此刻,夏蝉的鼓噪己经远去,草丛间虫鸣的啾啾声没了往日的喧闹,原野上显的有些肃静沉寂,飒飒秋风,几许啾啁,传递着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信号——秋天到了!

随便聊聊的图片

车子一转过巴塬的山梁,一片红高梁即扑面而来,象红红的彩霞落在了车子面前,那久违的、夺人的深红紧紧地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我不由停车驻足,信步一览眼前胜景。这是临路种植的一大片红高梁,有七、八亩大,地块东边顺着地势伸向靠北的沟边,连着这块洼地的下方,还是两块高梁地,放眼望去,整个山洼就象红通通的火把映红了半个天际,那颗粒饱满的穗子象珍珠一样圆鼓鼓的闪着光亮,在微风中频频点头,又的穗子,就象害羞的姑娘一样,红着脸儿羞羞的低下了头,杆上的长叶绿黄相间,如仙女腰际间摇曳的彩带,缠绕在苗条挺拔的高梁杆上,相互交错,密密葱葱,有的则潇洒自在的在秋风中轻舞着,偶尔秋风掠过,杆儿随风荡开,如同开启了一扇扇天窗,透过间隙,便看到了广阔的天空,时下,青山楚楚,碧云兰天,黄叶遍地,火红火红的红高梁,如同一幅天然的秋景图,把秋的萧瑟染成了生机勃勃的图画,挥洒出了秋天丰硕迷人的风韵。

 

红高梁竟有如此摄人心魄的美啊!

 

 

 

说起高梁,上了年纪的人并不陌生,上古时称为蜀黍、芦粟等,还有叫“木稷、乌禾”的,大都以其生长的形态来命名,它适应性及强,在中外各国均有踪迹,据说在华夏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了,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在六七十年代曾大面积种植,但产量不高,每亩约在三、四百斤,收获后去壳便成为高梁米,也就成了人们餐桌的食物。在过去贫瘠的岁月里,高梁在农村是个不能缺少的好东西,它喜温喜光,生性耐旱耐涝耐盐碱,茎杆细高,根系发达,吸肥吸水能力极强,很适合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它不求土质的肥沃,只要给它一寸天地,它就不会放弃生的希望,就象穷人家的孩子,只要有一口粗茶淡饭,就能顽强的生存下去,因此,农夫通常会在自己的田里挤出一块地,或在沟边不入眼的洼畔或庄子周围的角落里种植一些,以确保年景不好的时侯,全家也有保底的口粮可用,所以塬面上大面积的土地上难以见到他的影子。

 

在那个生活困难的年代,高梁算是主食的一部分,金贵的麦面只能在逢年过节时吃到一些,平时大都以玉米高梁和洋芋等杂粮填饱肚子,由于高梁去壳后可煮成粥,磨成的面加其它面粉蒸成窝窝头或面卷卷,但其颜色一直是黑红色的,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是这样描写:“中学食堂馒头分为三等,一等为白馒头,二等黄馒头,最低等是高梁做的黑馒头”。可见高梁在粮食中的地位,但不论怎样变化,高梁天生的苦涩味是难以改变的,为什么会是这样?2019年,我在宁县北庄村驻村时,邀请市农业局科技专家到九岘乡进行科技培训,我向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解释说:高梁中含有单宁和花青素这两种元素,单宁是次级代谢产物,花青素是呈色物质,高梁的红正是来源于此,这两种元素天生带有苦涩味,口感不佳,另外,高梁中的蛋白质以醇溶蛋白为主,而人的消化系统很准溶解这个,如果连续食用,就会使人胃肠干燥,大便困难,所以,高梁面须加杂其它面粉才可食用,听了老师的解释,我才咣然大悟。就此明白了高粱不能做为主食的原因。

 

 

 

记得小时侯我随父母在湘乐上学,寒暑假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平时家中吃的大多是玉米面和高梁面窝窝头,喝的也是高梁面糊糊,和玉米面的香甜味相比,高梁面的味道有些苦涩,下咽也十分不畅,爷爷让我少吃,说是吃多了肠胃干燥难以大便,并让奶奶在高梁面和玉米面里参些麦面给我另蒸馍馍吃,连姑姑和岁叔父也难得吃上一口。奶奶的茶饭在村上是有名的,特别是以擀细面最为拿手,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我们村上有个知青点,男男女女大约有6、7个人,知青点就在离家不到一百米远的新农村,因奶奶饭做的好,常被队长派去给知青做饭,奶奶去时总要领上我,为的是让我能蹭吃一点,但他自己从不吃知青的饭。奶奶心灵手巧,总是变着花样把粗粮作细,有时在高梁面里掺些豆面或黑面,作成高梁搅团,开始先把黑面在盆里打成糊状倒进锅里,边烧火边搅拌,再往锅里加高梁面,用杆杖朝一个方向搅拌,直到面糊糊在杆杖上能挂起来,盖上锅盖,小火闷十来分钟,搅团就熟了,然后摊在案板上,凉了后打成小方块,盛在碟子里,倒上醋调的蒜水,吃起来倒也满口香辣。

 

有时奶奶将参了黑面的高梁面压成饸饹面,每到这个时侯,奶奶提前会用金贵的清油和着猪油泼些油泼辣子,再切些葱花,待饸饹面压好出锅后,他用那只白色的大碗盛上多半碗,放上盐醋和少许油泼辣子、撒上葱花,左手扶着碗,干枯的右手拿着筷子在碗里左右挑动,筷子头和碗底相触轻轻发出当当声,就象美妙的乐曲在空中弥漫,奶奶低着头,脸颊的白发相垂而下,随着右手的活动在轻轻的摆动,布满皱纹的脸上是满满的慈祥,我坐在奶奶身旁,他抬眼看一眼我,笑睐眯地把调好的油亮亮的高梁饸饹推到我的面前说,吃吧,看把娃饿的……,多少年来,回到老家,每每端起饭碗,我就想起奶奶,这个维美的画面就在我的眼前浮现,尽管是粗糙苦涩的高梁面,但我觉得,奶奶的那碗高梁面,是天下最美味最幸福的味道,尽管他有些遥远和心酸。

 

 

 

高梁的秸秆是手工编织的好材抖,冬闲时节,村里的妇女用掰下的高梁细杆穿成盖帘或锅盖帘,稠密周正的穗子用来扎成笤帚,这些东西除过自家使用,还可拿到集市上去买。我的表弟,是扎笤帚的高手,每在秋季收高梁的时侯,就将线条端正,穗子稠密的高梁取籽后收集起来,冬闲时扎成一百多把大笤帚,然后抽时间,黎明起身,骑自行车一路奔波,把笤帚捎到八十多里外的马岭董家滩,在石油上工作的岁姨和岁姨父(表弟的姑姑姑父)总是想法把这些笤帚在各单位处理掉,用这笔收入,表弟每年解决了播种所需的化肥和孩子上学的费用,现在提起往事,表弟对岁姨和姨夫一直心存感激。

 

不知从何时起,现在的农村己很难见到红高梁的影子了,据说当年张艺谋在拍摄电影《红高梁》时,到处都找不到满意的高梁地,最后他出资4万元,在作者莫言的家乡,山东潍坊市的高密附近种植了二千多亩红高梁,直等到生长成熟,才顺利完成拍摄。那些祖辈赖以生存的红高梁,现在己被其它经济作物所取代,很多人再也没有吃过高梁面或高梁米,尤其是现在的90后、00后,对高梁的味道更是陌生。如今,人们的生活跨入到了小康时代,消费水平己升了几级,在新科技的推动下,作为主食的大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产量大幅增长,各类副食零朗满目,及大丰富了人们的餐桌,饿肚子的时代早己一去不复返了,而高梁的其它用途诸如饲养牲畜、编织等等,在过去用途甚广,但在今天看来,与各种粮食作物相比,也就被尴尬的抛在一旁了。

 

 

 

近年来,高粱的种植面积有所回升,人们种植它,是因为酿酒的需要,其市面价格比小麦还高,刚脱碾出来的湿漉漉的颗粒,就被粮商现场买走。据说在中国十二种香型白酒中,除米香、特香、豉香型酒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外,浓香、清香、酱香、风香、芝麻香、馥郁香、老白干香等系列酒,均以高梁为主要原料,茅台、五粮液、汾酒、剑南春、西风、郎酒、董酒、泸州老窖、双沟大曲等天下名酒,都是以红高梁作为原料酿造的,高梁之所以适合酿酒,也恰恰是因为神奇的单宁元素,单宁在洒的发酵过程中对有害的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同时产生的丁香酸等香味物质,又赋予了白洒特有的芬芳,这一点是其它物质所不可替代的,可以说,高梁的命运也是为白酒而生的,数不清的美酒,成就了高梁的芬芳和独特的美名,也使高梁成为了美酒的灵魂所在。

 

今天,在我们品味各种美味佳肴,尽情享受现代化幸福生活的时侯,从那个困苦年代熬过来的人们,有谁会忘记红高梁的过去呢?虽然它留给我们的记忆是那样的沉重酸楚,但是,它养育了我们,救助了我们,伴随着我们的先辈一路走来,不离不弃,从咋天一直走到了今天。高原八月,秋色苍茫,行走在天地之间,金黄一片,收获在望,那火红火红的红高梁,在层层梯田和满目苍翠之间点缀飘摇,那一团团火焰,就象远古的神灵在呼唤。那渐渐远去的身影,连同父辈逶迤的时光将会在岁月的冲刷中慢慢淡去,也会被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科技进步逐渐删减,随之而淡去的,还有氤氲在村庄上空人气满满的美好时光和炊烟莹绕的家乡味道……

 

(2021年9月20日于九岘)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