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息布尔尼叛变之战

布尔尼是林丹汗裔孙,1635年,林丹汗长子孔果尔、额哲随其母后苏泰归降清朝之后,清太宗将苏泰太后赐与满洲贝勒济…

布尔尼是林丹汗裔孙,1635年,林丹汗长子孔果尔、额哲随其母后苏泰归降清朝之后,清太宗将苏泰太后赐与满洲贝勒济尔哈良为妻,而他自己则纳林丹汗已有孕身之大福晋囊囊为妃。封孔果尔、额哲为亲王,命领其众居义州(今辽宁省义县)。同年,囊囊大福晋生下林丹汗遗腹子阿布奈。1662年,孔果尔、额哲死后,阿布奈袭亲王爵又尚公主,仍领其众居义州,但阿布奈以先人遗恨心不归清,多年不赴京朝觐,因此于1669年被革职夺爵,监禁于盛京沈阳狱中。阿布奈有二子,长子即布尔尼,次子罗卜藏,同年九月,布尔尼袭其父察哈尔和硕亲王爵,并尚长史辛柱公主(安勒王岳禄之女)。此后,他常以“非罪拘执父王,不可;罪父立子不可”为词,发泄对清廷的不满情绪,他虽然有过两次进京朝贺的表现,但图报复之心不死。

随便聊聊的图片
1673年十一月至1674年十月,明朝降将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先后在云南、广东、福建三地起兵反清,史称“三藩之乱”。康熙皇帝尽倾京师大军,南下平定“三藩之乱”,时京城空虚,正在这时,于察哈尔地区进行宗教活动的阿杂里喇嘛和僧格浑津等人,鼓动布尔尼和罗卜藏兄弟,联络旧时的察哈尔属部,共同举旗反清,复兴林丹汗未竟之业。布尔尼兄弟亦认为时机已到,遂听从了阿杂里喇嘛和僧格浑津的策动计划,决定先进军盛京沈阳,营救其父阿布奈,而后攻打清都北京。
1675年(康熙十四年)三月,布尔尼、罗卜藏等人一面令部下“增治兵甲”积极备战,一面派人至周围各旗秘密联络,动员他们共同举兵反清。这时昭乌达盟所属奈曼旗札萨克郡王札木三已叛应布尔尼,他首先劝诱其侄鄂齐尔与之同叛,鄂齐尔不从,率其所属避徙于喀喇沁。扎木三又以“科尔沁、扎鲁特、阿鲁科尔沁、乌珠穆沁、浩济特、阿巴嘎等部俱以响应布尔尼”的谎言,游说喀喇沁郡王札什,不仅遭到札什拒绝,反而被扎什派人到京师告密,各部均不起兵最后札木三只率本旗兵加入了布尔尼的队伍。
布尔尼预定在三月二十五日起事,不料这一计划被从嫁公主长史辛柱发觉,她也暗遣其弟阿济根入京告密。康熙皇帝闻报后觉得事态严重,经报请皇太后(即孝庄文皇后),决定先不打草惊蛇,遣侍卫塞棱赴义州,以议事为名,召布尔尼及其弟罗卜藏,随同马林郡王鄂齐尔兄弟、翁牛特郡王毕里衮达赍兄弟同时进京,以防患于未然。布尔尼知其为计,非但不肯进京,还把来使塞棱扣留,至三月二十五日,布尔尼、罗卜藏、阿杂里喇嘛、僧格浑津以及喀尔喀公垂札布、奈曼郡王札木三率领3000多人,从义州奔赴张家口,同事先有约的察哈尔左翼4旗官兵会师。四旗官兵见布尔尼军至,不顾散秩大臣绰尔济阻拦,在宣府哗变,拆毁长城边墙,往投布尔尼麾下。三月二十七日,布尔尼率部至张家口以北鄂西奚,夺取了清朝御马场的马群。这时,康熙决定派兵镇压,命多罗信郡王鄂扎为抚远大将军,大学士图海为副将军督师征讨。“时清军精锐尽皆南征,宿卫尽空,”经图海奏准,从八旗家奴中,选其健勇者得兵数万,又遣理藩院郎中马喇、员外郎塞冷至哲、昭、卓三盟各旗征调兵马,阿鲁科尔沁、扎鲁特、翁牛特、巴林、喀喇沁、土默特等旗均应征从战。
1675年四月,鄂扎、图海率师出征,图海以“察哈尔旧国, 不可胜计,如之得之,可富贵终身”为诱饵鼓舞家奴兵士,清军所过之处,无一免遭掠夺。四月二十二日,清军到达喀喇沁境内,在达禄地方,会同喀喇沁右旗军兵,喀喇沁右旗军队在札什、噶尔臧、色棱的带领下,会同清军,勇猛冲杀。同布尔尼所部接战,开始时,布尔尼亲自领兵摆列火器拒敌。家奴掠取珍宝心切,无不奋勇争先,向布尔尼火器阵地边续猛攻,阵地终被攻破。布尔尼第一道防线被攻破后,又组织两次反击,因寡不敌众,均败。布尔尼正在危难之时,支持他的喀尔喀公垂札布逃走,都统晋津率其所属临阵投降。最后布尔尼和罗卜藏兄弟仅率领30余骑突围,逃入扎鲁特境内。至五月初,科尔沁和硕额驸沙津,率领哲里木盟5旗兵马,在扎鲁特旗的贵勒苏特地方,将布尔尼残部包围,布尔尼之弟罗卜藏是沙津额驸的妹夫,罗卜藏只身往见沙津,声称其兄布尔尼已遁走,他自己前来乞命。沙津令罗卜藏招降布尔尼,并派30余骑随其同往。罗卜藏与布尔尼相见后,二人又一同遁走,被沙津追及一一射死。
事后, 清廷又将监禁于盛京(沈阳)的布尔尼之父阿布奈绞死,“其子于军前正法,女入官”,林丹汗后裔遂绝。至此,清政府将察哈尔在义州的牧场收回。“空其故地,置牧厂,隶内务府太仆寺”。将察哈尔遗民13746口编为内属蒙古八旗,分成左右二翼。“移其部众游牧于宣化、大同边外”。
乌兰布通之战 1647年(顺治四年),新疆的哈密、吐鲁番相继归顺了清朝。但居住在北部的四卫拉特(绰罗斯 、杜尔伯特、和硕特、辉特)蒙古族居然没有归服,其内部不断发生纷争,绰罗斯卫拉特部族中的噶尔丹杀死其侄,篡夺了绰罗斯卫拉特的统治权。而后,南并青海,征畏兀尔、杜尔伯特卫拉特等部族。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夏,噶尔丹率精兵3万,击败漠北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扎萨克图汗部。喀尔喀蒙古三部首领率10万部族向清朝投降,清圣祖康熙令噶尔丹返回新疆原牧地,归还侵占的漠北喀尔喀部属地。这时噶尔丹已经占领了回部、青海、漠北等广大地区,加之沙皇俄国支持,根本不把清帝放在眼里。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以追击喀尔喀部为名,带领3万大军,越过呼伦贝尔大草原,沿喀尔喀河南下,六月四日,进抵乌尔会河。
康熙闻听噶尔丹进犯的消息后,立即组织兵力,亲征噶尔丹。命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为左翼军出古北口,安北大将军恭亲王常宁为右翼军,出喜峰口。康熙在喀喇和屯驻跸,喀喇沁右旗郡王札什陪同康熙并筹集粮草,札什之子噶尔臧、色棱随福全出征。七月一日至三日,两路清军陆续出发,至二十日左右,由抚远大将军 福全率领的大军及应征参战的诸蒙古札萨克旗兵,先后到达克什克腾旗的土尔埂伊扎尔之地(木兰围场附近)。所到诸军“凡营盘四十座,连营六十里,阔二十里,首尾联络,屹如立山。”七月二十五日,噶尔丹军进至乌尔会之战取胜后,越过大兴安岭至克什克腾旗的弼劳古之地驻扎。此间双方遣使往来谈判数次,均未妥协。二十九日,噶尔丹军进至克什克腾境内的乌兰布通,开始进行作战准备。乌兰布通(汉语意红坛子山,又名大红山)位于小腾格里沙漠南端,北距经棚镇约115公里,海拔高1592米,南北长约1600米,东西宽约1500米。乌兰布通山南麓,是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两片丘陵,附近有一个泡子,称作将军泡子,泡子周围有大面积的沼泽。丘陵地略高于泡子10余米,噶尔丹先行时至乌兰布通,抢占了有利地形,“骑十万(实则只有三万)陈于山下,依林阻水,缚驼足卧地,背加箱垛,蒙以湿毡,环列如栅,号驼城”。噶尔丹充分利用了战区地形,将万余只驼组成的防御工事隐蔽在主峰周围丘陵的丛林内,辎重屯于丘陵中部,指挥位置设在主峰,以便更好的指挥和协调各个方面的作战行动。
八月一日拂晓,福全指挥清军向噶尔丹发动进攻,清军首先命火器营兵发射铁心枪、子母炮轰击噶尔丹防御阵地,以驼城为掩护的噶尔丹军利用栅隙发射鸟铳进行反击,但在清军猛烈炮火袭击下,“驼城”被打开缺口,清军在乌尔衮,噶尔藏,色棱,札什三子的带领下大批骑兵乘势冲向敌阵。但是右翼军攻击时遇到哈尔哈河(即今哈尔哈河)开阔而低洼的沼泽地,士兵为河泥所阻,不能前进,侍卫内大臣佟国纲康熙舅父在带领左翼兵沿河面进时,不幸中弹身亡,他的兄弟佟国维率部继续冲击。前锋参领格斯泰骑马挥刀冲入敌营,清军冲上山腰,驼城阵被彻底摧毁。噶尔丹军利用夜幕奔高山顶,据险坚守。
乌兰布通山峰虽不甚高大,但南坡是陡峭的悬崖,无法攀登,居高临下,利于据险扼守,增加了清军进攻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清军前线指挥福全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和决断,他认为噶尔丹实力仍强,据险顽抗,攻歼很难,清廷从东北方面调来增援的劲旅还没有到达战场,决定暂停攻击,设法“羁糜” 噶尔丹,将他暂时稳住,等待盛京、科尔沁大军赶到时,再发动总攻,一举全歼。福全将他的想法向康熙报告,不等批复,就停止进攻,噶尔丹见清军停止攻击喜出望外立即派人同福全“和谈”,表示“不再犯边”,准备骗住福全,而后乘机率部逃跑。康熙接到福全的报告,立即交给议政大臣讨论,一致认为福全不即进军,坐失良机,决定严加诘责。这时,噶尔丹已乘夜下山,渡过西拉沐伦河,越大碛山宵遁,前线清军发现敌人偷逃,由于没接到福全的命令,未敢擅自截击或追击,致使噶尔丹轻易逃走。噶尔丹军退出克什克腾旗时,顺路劫走了该旗3个苏木的2万多头牛羊,以充军饷,同时为防止清军追击,放火烧掉所过大片草地。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