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五穷印记

在老家,春节期间最热闹、最有仪式感的事莫过于大年初五扫五穷了。   小时候对于这一活动的命名一直不甚…

在老家,春节期间最热闹、最有仪式感的事莫过于大年初五扫五穷了。

 

小时候对于这一活动的命名一直不甚明了,从大人们口听到的只是sao wu qiong 几个音,至于和哪几个具体的汉字联系起来则一直是模糊的,对于其渊源、寓意则更是无从得知。在幼年的心灵里自认为经过这一扫是能把每户人家屋里的穷给扫走的吧。直到看到官方报道中省级非遗项目将这一活动命名为“扫五穷”,也对其渊源、寓意、活动形式等给出了统一解释,算是给这一活动正了名。

现在的人都感叹越来越没年味了,确实,在科技、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耳闻目见的新鲜事实在是太多了,吸引眼球的事物层出不穷,虽跟自己毫不相干,仍控制不住想去看、去笑,如天下事尽在自己掌握中一般。物质生活的丰富冲谈了以前对过年穿新衣、吃美食的向往,就连拜年也可通过短信、视频、红包来实现。娱乐活动也再没了新奇感,网络早已连接起整个世界,想看的想听的随时都能实现。年过的明显冷清、淡漠了,没有期盼,直觉无聊成了通病。

随便聊聊的图片

以前的年多热闹啊,过了腊八就是年也不是一句空话。真是要从腊月就开始准备才来得及呢。想想吧,要为家人添新衣、要大扫除、要准备各种吃食、要为祭祖做准备,还要挨个去给亲戚们拜年,这么多事需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准备好,哪一天都空闲不了,紧赶慢赶着年就来了,新桃换了旧符的那一刻,还能想起一堆准备不周全的事呢。

当年的序幕拉开,沉浸在美食、新衣、彻底放松的欢乐中时,从除夕开始充盈耳膜的便有了星星点点的锣鼓声,所有人都被这声音吸引,聚集到一处去了,尤其是青壮年男子,早就按捺不住了。聚到一起,聊聊生活,扯扯家常,很快便将话题统一到即将进行的集体活动——扫五穷上了,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个活动更让人激动、兴奋的呢。

 

以前,每个村子都有一支扫五穷队伍,一跨入新年便在锣鼓声的指引下聚集到一处筹划初五扫五穷的事。由几个年长者承头,对活动的所有细节必须提前仔细商讨、谋划才能确保初五那天顺利进行。

首先要考虑的是参与活动的主要人选问题,相当于主角。扫五穷队伍一般由五到十几人组成,根据各自情况,最少五人,多则十一人,均为单数。参与人数的多少既与本村青壮年男子人数有关,也与村子总体经济实力有关,多个人就得多套服装多份开销。这也是展示村子实力的一次好机会,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子劲,谁都想在初五那天亮相时获得头彩,对初五这天各村扫五穷队伍的品评要在周边村子中流传很久,扮的是神,大家品评的却是人啊。

 

队员选择首先得选定两名身高体壮者来担任领队,俗称“把门将”,到游行活动时跟着领路人跑在队伍最前,到了人户家,用所持法器(一般为打神鞭)各往两边门框上一杵,其余人员依次入户完成扫穷活动,待所有人出来后再领队奔往下一家。所以一定要选择身高体壮、长相威严、体力好的青壮年担任。除了这两位,一般还会挑选长得比较清秀俊美者扮做毛女,这个角色最受老人家欢迎,左手拿小簸箕,右手持鬃毛长刷,在主人家及老人、病患者、小孩子、新媳妇身上作势扫扫,意在把病、灾、痛等等不好的东西统统扫除。除此之外还有土地爷,手持拂尘,拄着根拐棍,到了人家里用拂尘扫扫刷刷,将为主人家祛病消灾,也是很受欢迎的角色。除了这几个角色外,还有送子娘娘、二郎神、孙悟空、罗刹等等,如果人员多就多扮些,稍稍年长点的毛孩子都可参与历练,为之后扮演大角色提前预热。根据民间说法,参加这个活动扮身的人可减病灾、增寿禄,所以参与度还是很高的,如果村子中半大小子太多,为争角闹矛盾的也不在少数。不过,所有参与者只限于男性。

角色定了,接下来就是游行路线的确定了。有从本村开始的,也有以本村结束收尾的,都是沿规划好的路线在领路人的带领下挨个村子跑。现在的活动一般到中午12点就基本结束了,以前可不这样,半夜起来化妆、集结,天不亮就出发,天黑才结束呢!这就需要在中午时安排一顿饭,大多选择嫁到外村的本村姑娘家,提前联系好,规划好路线,午饭时间刚好到那个村,所有人在定好的人家家里吃饭、休息后,下午再继续。

 

扮身人选和路线都确定好后,还有很多具体工作需要逐一落实到人,带路、敲锣、打鼓,道具准备、检查服装、头饰,化妆油彩、道具上的纸扎装饰等等,都得提前落实好、准备齐。这种时候就是全村总动员,谁家里有用得上的物件都会被征用,自家东西能被神仙看中,这荣耀可不要太大,主动贡献者比比皆是。活动当天村中男人们总动员,德高望重的长者们和在周围名望较高的能人们自然而然成了活动的总协调总指挥,出了门,好多事情需要他们来协调处理。一切准备停当,接下来几天就是走亲访友的空隙加紧练习了。

活动前的正式准备工作自初四晚上始,所有人员聚齐,最后一次检查装备、确定人员、划定路线、落实责任。等安排完往往已经到后半夜,各自归家小眯一会,吃饱肚子,带上干粮,初五凌晨三五点开始就正式上装、穿衣。两个领队大神的装画的最仔细认真,常以秦腔戏中武生形象为准,脸上画做大花脸,底色一黑一红为主,佩戴髯头(大长胡子),着装也最复杂,下穿彩裤,再着大靠,背插靠旗,包头、配头饰帽子,手持打神鞭,靴子却是没有的,得穿自己的鞋。装扮完毕往人堆里一站,威武雄壮,气势不凡,刹那间便真似神仙附体般威严神秘而凡人莫敢靠近。其余诸路神仙的装扮相对简单些,根据实际,大多有统一服装,也有不齐备的,则以自己的服装或提前借到的各式服装相搭配,总体符合人物造型即可。脸装则根据人物形象,或威严庄重、或温和俊美,尽在老人们的一双巧手中掌握。随着社会发展,这些神仙们也用上了现代配饰,不知何时起土地爷戴起了墨镜,送子娘娘则身背一个胖乎乎的橡皮娃娃;以前全靠两条腿跑,慢慢的也用上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拖拉机、大卡车都成了神仙们赶路的座驾。

 

一切准备停当,焚香敬神燃放鞭炮之后正式开始,都有固定的程式。从此时起,各位扮身的便不能再随便开口说话,尤其是到了人家家里,即使见了熟人也不能打招呼,身上带的任何与活动有关的神物,包括道具上粘贴的彩纸之类也都不能落在主人家,这是犯忌讳的。

最初,扫穷活动在本村进行时,所有人家的正屋、偏厦、厨房、猪牛圈都是要挨着扫过的。到了别的地方则只扫正屋,主人家还会给与钱物答谢,从米面到现金,数额也在逐年增长。往往天大亮时已经扫完了一个村子去往下一个村子了。

 

扫五穷活动对于小孩子来说真是又爱又怕,几乎所有小婴儿一看到那些和周围人完全不同的花花绿绿装扮和脸就被吓得哇哇大哭,而大人还要强行把他送给这些人去抱、去摸,还要扫。他对未知世界和陌生事物的想象、敬畏可能也就此开始了吧。稍大点的哭完就开始跟着凑热闹了,队伍跑到那跟到哪,不知不觉就跟出了几条街几个村子。

在耳膜被锣鼓声震了一天之后的黄昏,家里的女人们得到消息,队伍快回来了,便赶紧带上吃食、衣服赶往村头大路口准备迎接自己的丈夫、儿子回家。这时候,跑了一天的人早就又累又饿了,按照老人们的指引敬神、烧香纸、卸身之后才能被家人带回。年龄小的早就累的迈不开步了,也有那心里暗暗叫苦后悔的,可是到了来年,一听到锣鼓声又还有谁记得住这会的累和痛呢,唯恐去晚了争不到角呢!何况,按规矩,一旦扮身最少得连续三年。

 

近些年,农村中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在外务工者过年回家也就只几天,学生们学习任务重,好多村子已经组织不起扫五穷的队伍了,年轻人出入以车代步,也没几个受得了那种苦累。能在初五这天被扫五穷队伍多光顾几次也成了莫大的荣耀,还有专门跑大老远去喊着到自家去扫的。做生意的更是期盼,早早打开大门,欢迎各路神仙光顾,图个吉利。有车的也会专门打开车门让神仙们给扫一扫。

虽然五穷队伍越来越少,不过有智能手机和各种专业摄影器材的加持,通过网络却能欣赏到几乎全县各支队伍的风采、影像,比之前更丰富全面。随着申遗保护,但愿这一活动能长久流传下去,不要像皮影戏、木脑壳(汉调桄桄)、大型秦腔本息等,大多也已申遗成功,但大多只在大舞台、剧院表演,登上了大雅之堂,高居庙堂之上,却再难深入寻常百姓家。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