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离开了家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这片土地,开始变得萧条、失落,一代代的家乡游子们背着行囊,带着叮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这片土地,开始变得萧条、失落,一代代的家乡游子们背着行囊,带着叮嘱和期望,相继走向城市,走向远方。从此,故乡只有冬天,没有春夏秋……

随便聊聊的图片

过去几千年,我们是一个农业社会,社会发展缓慢,几次大的技术变革,大都都是围绕农业的劳动工具改进,从根本上对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有限度的。几千年来(或者江西填湖广几百年来),我们的祖辈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繁衍,生生不息,构成了我们这一块地方的村落社会,形成了我们澧水河这一块的生活方式。大家的谋生方式,除了种田和部分匠人手艺,只有一些小手工业和传统的贸易,小手工业典型的如织布纺纱、茶叶加工,传统商业贸易也是围绕粮食、布匹等与人们生活的吃和穿展开,开商号,跑船运,和今天相比,生产效率低下,人的活动范围有限,基本上世世代代都生活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很少有人走出这片土地。稳定的居住环境形成了一个熟人社会,成为祖辈们生产和生活的舞台,封建时代皇权不下县,宗族伦理和家族成为乡村管理和治理的主要规范和单元,那个时代,除了极少数人有机会去见世面,对大部分人来说,家乡是永远的家。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苏联工业援建打下的基础上,我国逐步开始工业化,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工业占比还很低,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人口以农业为主,通过“搞集体”的农业生产方式,人都被困在土地上。直到包产到户打破了集体农业生产方式,种子和化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祖辈和父辈的农闲时间才得以解放,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各个地方围绕当地的资源,在当地政府和本地能人的带领下,开始兴办乡镇企业,以澧水河旁的新安合口为例,围绕石灰石、石膏、棉花等原材料和人们居住升级需求,出现了大量的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水泥厂、石灰厂、砖瓦厂、鞭炮厂、纺织厂等,乡镇企业开始吸纳农业人口,农民除了种田以外,开始进入工厂,同时,出现了更多的临时或自由的工作机会,俗称”搞副业”。早期的这些集体企业都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生产效率和农业相比,优势并不明显,一年种田的收获,与在工厂做工相比,落差不会太大,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工厂提供的工作机会让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一时期,人口集中,生产红火,应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90年代中后期到本世纪初,乡镇企业在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典型是改善了农村的居住条件,农村很多房子都是那个时期修建的,但乡镇企业粗放的发展模式带来的效率低下,环境污染,安全等问题,以及国家宏观政策淘汰落后产能的调控,导致这些工厂或兼并或衰落,人口开始外流,尤其2001-2002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外向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因人口红利和劳动力优势而兴的沿海制造业,吸收了大量的外出务工人群,这是我国工业化发展最快的阶段,也是人均产值提高最快的时候,随着经济效率的整体提升,农业的产值占比下降,典型的是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随着人工劳动力价值的提升,种田的回报率出现了根本变化,青壮年劳动力慢慢开始脱离土地,土地开始被流转并成片承包。在这一时期内,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及98年住房开始完全市场化,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80后,90后一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就业安家在城市,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步伐。

 

2010年以后,随着东南亚的发展,和沿海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制造业开始外迁或内迁,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沿海工业制造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开始降低,部分外出务工人群开始向内地回流,新生代开始进入到部分新兴行业和第三产业。在教育捆绑等政策的刺激下,县城和乡镇的房地产开始快速被拉动,城市化和城镇化让更多的人进城,并留下定居,从此,农村的老龄化和空心化越来越严重,以老人为主体的农村格局基本形成,家乡成了老家。

人口跟着工作和就业机会走,随着其他产业的人均产值的提升,农业注定只能通过规模化经营才能跟上工业发展的效率,但农业吸纳的人口有限,导致人口需要流动到其他行业,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聚集特性,人口需要流动到该地。随着物质生活由产品稀缺走向产品过剩,工业制造业的比重降低,服务业的经济比重开始上升,对人才的吸纳也更强,但服务业在人口集聚区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这就出现了大城市的人口虹吸效应,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人越来越少,直到城市农村的人均产值达到一定平衡。

国家和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都是跟着时代,在挟裹下,大部分人不得不从家乡离开,本质是为了更好的生存、生活……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种趋势,在带来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空心化,老龄化,耕地荒芜,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部分村落甚至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的目的概括起来几点:守住农业,这是国家发展的基本盘,全国人民的饭碗;同时农村需要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腾挪空间,给城市发展留一点回旋的余地,通俗讲就是城市没有机会还可以回生活成本更低的农村,守住共同富裕的底线;从其他角度挖掘乡村的价值,让农村除了产粮食,能够发展自己的特色,产生更多的价值,能够吸引更多一点人留下来,保住农村发展的根本,让城乡差异更小,让区域发展更平衡。

 

乡村的未来,老家的明天,核心还是产业和人口,有产业和人口就有未来,有产业的农村或者靠近城市的农村发展或维持的空间较大。随着人口的流出,农村社会中的青壮年人群分为两类:一类大部分时间在外地工作,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到老家,这是大部分乡村的青壮年的主流,在城市与农村之间随节日流动;另外一类是少部分长期在老家周边、乡镇和县城工作的,主要围绕农业(承包土地的新农人)、本地产业和消费,比如临澧新安区域围绕冀东、南方新材形成的建材产业,刻木山围绕本地农产品纽荷尔橙产业,以及在周边的澧县、石门县镇周边工作的,这部分能够吸纳的就业人群有限,但这部分人群越多,乡村衰落的步伐就越缓慢,乡村振兴的机会就越大,产业兴,乡村兴,产业衰,乡村衰。

农村的显著优势是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人口密度较低,熟人社会,能够给人更多的生活空间和安全感,适合养老和度假。在人口外流的过程中,老人跟着儿女去城市带孩子,多数情况往往无法适应高密度的空间和陌生人社会,总想着回到老家,老家宽松的生活环境、自由的空气和熟人社会带来的生活方式让人更加舒适,在可预见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随着部分外出务工和城市定居人口的年老回乡,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估计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要解决农村空心问题,农村医疗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得益于近十年来互联网和物流的发展,农村的信息渠道畅通,物流更加便捷和高效,适逢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窗口,愿家乡能够借助东风,结合自己的资源和特色,从资源产业、绿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产业,带动一部分人就业,让人愿意留下来,保留建设家乡的生力军。同时,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的生活、医疗和养老等服务,让农村更加宜居宜养,让更多的人愿意带着城市的社保、带着城市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回到农村来发挥余热,一代代来传承家乡,守护家乡,建设家乡,让家乡一直在……

吾心安处是吾乡,人无论走到哪里,心总是望着家乡的方向,家乡这片土地,是远走他乡游子们的生命底色,是一代代人心底的眷念,老家有很多的东西让我们缅怀,纪念和期盼,无论我们在哪里,祝愿家乡的未来越来越好!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