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情(一)

二零一七年七月二十九日,我与溆浦志愿者协会一行人,带着九牧洁具企业资助的油、米,有幸走访、探望了县城周边深山里…

二零一七年七月二十九日,我与溆浦志愿者协会一行人,带着九牧洁具企业资助的油、米,有幸走访、探望了县城周边深山里的国民党抗战老兵,送去社会的关爱。

夫子有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说年轻人尚且熙熙攘攘,为着利往利来,那么这些如今已至耄耋之岁的老兵,他们遥想当年之际,还能有何欲求呢?无非是一种怀念,一种情怀,一种精神

 

1

坐在车上,我望着车窗外迅速闪过的所有事物,速度模糊了它们的模样,却遮不了稻田和群山的青翠,地里的玉米叶因成熟而显得格外黄灿灿。山路曲折,绵延不断,似乎正映照了那些老兵曲折的一生。几十年前,他们是用怎样一双脚,走了多远的路,离开家乡,来到了战场?而后,又是怎样回到了这故里?过着怎样一种生活?

随便聊聊的图片

听条子大哥说,我们将要走访的第一位老兵叫黄望生,今年96岁,患有老年痴呆,四肢萎缩。这次我们来,除了要送米送油,还要给老爷爷补一个生日蛋糕。当我怀着期望的心情,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不知道这位曾经奋血抗战,而今躺在床上的老爷爷会是怎样的状况?我们的到来,会不会给他带来一丝喜悦与欣慰呢?

然而,世事难免有意外。烈日下,我们提着油、米和生日蛋糕,走在观音阁的一条小路上,隐隐听到了不远处在高唱着丧葬曲。这样的音乐,远远地飘来,像一曲山歌,唱着我们听不懂的词,悲切又悲壮。我们各自望了望,不说什么,但大家心里似乎都有一片阴云。条子大哥让我们先在这里等一等,他前去问一问情况。

我们往回走了几步,找了一个阴凉处站着。不一会儿,一位大姐经过。同行的一个志愿者便问这位大姐,“请问,前面有人‘走了’的那家是不是那位抗战老兵?”

“老兵?”大姐略微想了几秒,“对的,就是他。”

“老人‘走了’多久了?”

“三四天了吧。”

十分钟后,条子大哥回来了。我们既然已经知晓实情,便没有再多过问。条子大哥告诉我们,老人的子女说他们并没有条子大哥的电话,也不知我们今天会来走访。条子大哥依然面色沉静,提起地上的一袋米,让我们往回走。

他们说,这样不凑巧的事,之前的走访中也发生过。这些老人确实高龄了,不管出于对抗战老兵的敬重,还是出于善心或爱心,我们能来看他们的次数会越来越少。做这类公益,也无非就这几年了。

我与黄望生爷爷本陌不相识,但本有机会能够见上一面,最终未能见上这一面。有时候想想,人生到底是无常。许多人见过一面,便是终生这一面。与许多人相遇,又与许多人分离,到底谁能够记住我们呢?一个人能够被多少人铭记,又需要被多少人铭记,才算在这世上活过一遭?我们能记住多少历史人物,他们与我们又有何关系呢?如果你记忆力好,只望你能多记住些事,多记住那些光荣与奋斗,多记住那些过往的人,多记住那些深情。而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平如美棠》中有一句话,“我抬头望天,见天空晴朗,云影徘徊,又驰目四面,四面全是青山。忽然,就在炮火声里我开始静静地想:这里也许就是我的葬生之地吧?有蓝天,有白云,有莽莽青山,死得其所啊。”

山路上,我们继续颠簸前进。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