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队伍为什么性别严重失衡?

近日,一份“2022年厦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中小学职业学校教师公开招聘进入资格复审人员名单”在网上流传,不少人质…

近日,一份“2022年厦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中小学职业学校教师公开招聘进入资格复审人员名单”在网上流传,不少人质疑进入名单的男教师考分与女教师差距过大,有性别歧视之嫌。
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岗位,男教师的最低分只有20.13,而女教师最低为56分。
尽管有关方面很快澄清了招聘背景、规则,但依然无法平息质疑。
随便聊聊的图片
《光明日报》刊文指出,这其实折射了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问题。
根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报告中的数据,全国高中、初中、小学阶段的女性教师占比分别为54.37%、57.8%、70.02%,学前阶段女性教师更是接近98%。
对比20年前,各个阶段的男教师比例都减少了近20个百分点。
更进一步,上述数字还只是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地区和学校女教师的比例更高,有些小学甚至清一色都是女教师!
作为中学教师,对中学校园里女教师多男教师少的现象当然是有感觉的,还是比较强烈的,但看到上边的比例,还是不免大吃一惊。
工作原因,做过几次教资考试的评委。最近的一次就在四月份。
两天时间,我所在的组参加考试的学生有30人,结果没看到一个男性。隔壁组出现了一个男生,中午吃饭的时候还又惊讶又高兴地跟我们炫耀:我们组有一个男生哦。
在考试中,即使评委都是女性教师,对男生的标准在下意识中可能还是要比对女生低一点,我们也希望教师队伍的性别能平衡些。
也做过几次其他的评委。比如职称评委,教学能手评委,基本都是女教师的天下,男教师的数量真的太少了。也是,基数就少,人数又能高到哪里去呢?
那时候我还觉得,虽然性别比例悬殊,但语文学科嘛,可能女性就是要多些,若是其他学科,情况可能就没有这么夸张。
看到本文开头的比例,我才知道自己还是天真了。
这种情况当然不太正常,可是如何调整呢?难道就是牺牲女性的利益吗?参加同样的考试,男教师的最低分数还没有女教师最低分数的一半,这有何公平可言?

那该如何应对呢?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博士储朝晖指出,需要从源头上改进整体教育评价,激发男性优势潜能发挥,在师范院校招生环节应根据需要确定合理的男女招生比例,改进培养机制。
储朝晖认为,教师性别结构失衡是包括教育评价、社会观念、学校管理、经济社会发展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需要多措并举,从整个过程和系统上解决男性愿意当教师、能当好教师等一系列问题。尤其需要建立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教师管理与评价机制,让男女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所长,能够收获成就感与荣誉感,从而激励更多优秀男性当教师。
……
专家说的自然有道理,只是我不明白,从源头上解决不会还是降低男性的录取分数线吧,这和在招聘中降低男性的分数线有何不同呢?如果为了所谓的性别平衡,就要引入成绩、学识、素质更低的男性,那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的做法吗?
女性在就业市场本就处于劣势,如果再降低男性招聘分数,看起来是吸引了男性,那对女性呢?女性必须付出更多努力,达到更高水平,才能得到和比自己水准低很多的男性同等的就业机会。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性别歧视吗?
还有,为什么在现有的评价机制之下,男教师就不能像女教师那样收获成就感与荣誉感呢?这只是评价机制的问题吗?
另外,性别失衡不只是中小学教师,还有很多行业,比如各级官员性别好像也挺失衡的,是不是应该多提拔一些女领导来平衡一下?既然要平衡,索性各行各业都平衡一下。

疫情之下,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急剧增加,教师职业似乎也比以前的吸引力大了些,毕竟稳定,毕竟基本上算是旱涝保收。但是,你如果以为能吸引更多人,尤其是男性也参加教师招聘考试,那还是天真了。
专家们想过到底是为什么吗?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还是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的收入没有吸引力。有些人总是拿寒暑假说事,拿收入不低于公务员说事,不看或装作看不到远超过其他行业的工作时间,不看上下班没有界限的现实,还有工作的辛苦程度和心理压力之大……看看用脚投票的结果就知道了,没有人是傻子。
不知道这个性别失衡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只能拭目以待了。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