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百花山

2022年9月15日清晨,我们四个同学同乘一辆汽车,从京城出发沿108国道向门头沟与房山交界的百花山驰去。 &…

2022年9月15日清晨,我们四个同学同乘一辆汽车,从京城出发沿108国道向门头沟与房山交界的百花山驰去。

 

百花山是百花山脉的总称,主山脉长十公里左右,呈东北-西南走向,南端称百草畔,制高点五指峰,海拔2035米。北端则是百花山,主峰菩萨顶,海拔1991米。今天我们导航的终点是:菩萨顶。这里是唯一汽车能开到山顶的地方。

随便聊聊的图片

车行将近两个小时,我们到达景区大门。景区票价每人60元,60岁以上半价。自驾车,每辆收费20元。北京执行敬老政策不如外地,我们周游全国,所有景点对70岁以上的老人门票都是免费的。

由景区大门到山顶还有14公里,高程约有一千米,有水泥公路可直通山顶。听工作人员说,这条路是战备年代所修,山顶有一座军用雷达站。

 

山路蜿蜒曲折,盘旋而上,大盘十五,小盘难数。随山就势,每盘中都有弯,我们的车沿公路上行,每拐一道弯就像进入一重新境界,层层景不同,时时心惊胆颤。

 

盘山道快到山顶处有两个急转弯,车过此处,打一把轮根本拐过不去,要在前面稍宽处掉头才能继续上行。因此,这两个急转弯,上面的取名“龙回头”,下面的称作“凤摆尾”。颇有点儿诗意。

车到山顶停车场。这里有一处酒店,旁边有一个饭店,另一边有公共卫生间。

 

与停车场一路之隔就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寺庙-“显光寺”。寺庙有四大天王守护的山门,正中是富态嬉笑的弥勒佛,后面是三进佛院,供奉着药师佛、文殊菩萨和如来佛。

 

大殿两旁有配殿,现在是萧克将军作战指挥部旧址(展史)。这里曾经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萧克将军带领根据地干部群众同日寇顽强战斗和生活的地方。他曾多次登上百花山查勘地形,并将作战指挥部设在了山顶显光寺内,指挥了多次抗日战役,为平西抗战、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里留下了很多弥足珍贵的革命史料和红色印迹。展室内有几个八路军的蜡像,布置了一间抗日军民研究敌情的会议室,还有一间设有电台的机要室,重现了当年八路军指挥部的场景。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与萧克将军塑像合影留念。据史料介绍:显光寺战争中被日寇烧毁,现在的显光寺是按旧制在原址上复建的。

 

一阵洪亮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循声找去,寺院外有个不小的广场,广场的西南角有一个古色古香的亭子,亭子里挂着一口古钟,有人在摆动钟锤撞钟。我们也童心发现好奇地牵动了钟锤,钟声随之响起。想起一句老话: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由心里发笑:不当和尚也撞钟!

 

在寺庙的跨院遇到一位当值的和尚,我们向他打听去百草畔的路。他热情地告诉我们:山上气候与平原不一样,山上的花草现在己经枯黄了,要想看花须在每年的七、八月份上山,再说从这里去百草畔有六公里,且需要翻山,路并不好走,即使你们从山下直接开车去百草畔,也要步行几公里,依你们的年纪怕是去不成了。和尚的话让我们很失望,但我们十分感谢他的好意。

不能看花,就去观景吧!雷达站现在已经是民用了,那里是菩萨顶的最高处,建了一个大大的观景台。

 

走过一段木栈道,我们朝一处山石裸露,树木较少的地方走去。

蓦地眼前一亮,蓝天白云飘浮在千山万壑之间,高于云之上的大大小小的山峰如同大海里的岛屿。这就是云海。

云海仿佛仙境一般,有阳光的地方金灿灿的,仙气飘渺,佛光普照一般,真是太美了。从高处望去云雾缭绕,白玉生烟如梦如幻,万里云海,美不胜收。

 

百花山主峰的云海很“奇”,你站在峰顶望着它,仿佛随时和云朵融为一起,那是一种“飞仙升天”的感觉,好似在云雾中飞行一般。似乎伸手一摸,就可以摸到云,随手一捧就可以捧到满怀的云朵。

更奇特的是,如果山在云里被浓雾笼罩,在山路边林木的空隙里,分不清是云还是雾,成团地沿山坡向山上涌去。你站在峰顶望着流云,仿佛随时和云朵融为一起。

 

百花山被五彩的秋色浸染,站在主峰上,就如同在天宫里欣赏“王母的花圃”一般。白的像玉,一簇簇站在山峰上彰显着纯洁的气质;黄的像金,阳光里闪烁着豪华的光芒;红的像火,一团团在丛林里燃烧;绿的是勇敢的生命,在寒冷面前不服输的摇动着挺拔的风姿。

 

沿着主峰下边一条崎岖的小路,我们走到了山峰的边缘,峭壁上耸立着一块黑乎乎的巨石,上面刻着“镇山石”三个斗大的字。说它黑,是因为此山内有煤矿;说它是巨石,镇山石三个字刻在石头的中部,每个字都近一人高。

 

镇山石右边还有一块大石头,此石体的三分之二悬空在万丈悬崖边缘上,另三分之一处压在两块毫不相连的石头上,蹲下身子,可以看到巨石下两块石头间锯齿狼牙的缝隙,与上面的大石头并未连为一体,给人一阵大风就会撼动巨石堕落山下的感觉,为此,石上刻有“风动石”三个大字。我们为风动石拍照留念时,人都不敢靠在石头上,生怕惊动了这块神奇的石头。

 

风动石右后方稍远的地方有一方石头平台,平台上有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和巨石相比它块头不算大,但也有上百吨重,非人力能搬动,平台是山顶的组成部分,上面再没有更高的山体了,那么,这块石头又是从何处而来?因此,人称“飞来石”。

 

看完云海和奇石,我们顺原路折返,本想到雷达站改建的观景台再看看周边的景色。这里离观景台直线距离很近,但是,修好的路曲曲弯弯伸向较远的地方,远远看去路边修有扶栏,看来还有台阶,我们四位70多岁的老人走过去,并非易事。还是少玩一会儿,免得进城赶上晚高峰,于是,打道回府。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