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一风俗 最亲家乡年

腊月初八总是不打招呼,悄悄地来临,而这一天一过就是“年”了。 远隔家乡两千公里,独在异乡30余载的我,也总是从…

腊月初八总是不打招呼,悄悄地来临,而这一天一过就是“年”了。

随便聊聊的图片

远隔家乡两千公里,独在异乡30余载的我,也总是从这一天起,愈加强烈地思念起家乡“年”的味道。

 

腊月是小孩子最盼望的时节,也是大人们最忙碌的时候。准备年货、清扫屋子、安排节前节后的礼数,还有来年的计划,等等,一一都需谋划筹略周全,忙碌里带着节奏。

 

二十三祭灶神。城里人看不到老式的灶台了,在乡下仍有不少家庭保留并使用着古旧的灶台。这灶台虽然古旧占地面积大,功能却极全。里外两口一大一小的铁锅,平时做一家人的饭菜,有添人进口、婚丧嫁娶之喜事时,十几二十桌的宴席,就从这里烹制加工出来。灶神通常是住在灶肩上,一盏铜制的小油灯常年供奉在灶神神位上,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母亲会恭恭敬敬地点燃并焚香。

 

二十四是小年,是扫尘的日子也是小孩受训的日子。有一句话叫做“秋后算账”指的大概就是这一天。那些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小孩这一天会挨一顿揍,规矩的孩子也要受一顿训导。他们都被告诫:今天往后不许捣蛋,尤其不许乱说话,要讲吉利的话!小孩子经过大人这一顿郑重其事严厉的训导,再调皮的家伙,在接下来的日子也不敢造次,统统夹起了尾巴,唯恐说了错话做了错事给家里招来不吉利。

 

临近春节的时候,每天都是黄道吉日,也是接亲嫁女的最佳时节。左邻家的女儿在这个季节里出嫁,她那5岁大的弟弟看到待动身的箱笼摆满堂屋,特兴奋,指着那只油漆得锃明瓦亮的红木箱大声说:“哎呀,这个木箱好大啊,可以装进一个死娃娃!”他实在是太兴奋了,实在是不晓得如何表达心里的高兴,觉得唯有这么说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情,这话被他母亲听到,急忙顺手操起桌边的抹布,在他的嘴上一边擦拭一边不停的说:“呸、呸、呸,童言无忌,童言无忌!”以此来破谶语,这要是在平时,小家伙肯定要被打成一地鸡毛。

 

舂糯米做糍粑、杀鱼打鱼面、煮芋头、剥芋头皮做芋头丸子、炒米做糖粑(米花糖)、杀鸡宰鸭、准备瓜子花生和洗洗涮涮都是妇女的活计,这些繁琐细碎劳累、费时费工的事情务必在腊月二十九完成,腊月三十是没有时间做这些杂事的。

图片

 

三十这天的中午一过,所有的行业都歇业了,人人都回到了家里。下午的祭祖是最郑重的仪式,每当这个时刻,父亲就带领着我们,提了鞭炮扛了铁锹前往杉木垄里,去爷爷和已经去世的亲人墓前辞岁。这是传统,家家如此年年如此。

 

待到贴好春联和门神,要把晾在屋外的衣服和物品都收回屋里,关好所有门窗,母亲的年夜饭也会摆上了桌。这时还不能动筷,这一年最后的一顿饭前有个最隆重的仪式:放鞭炮。家家户户都为这个时刻准备了长长的一挂鞭炮,这挂鞭炮的意义非凡,它的响亮跟热烈程度,预示着一个家庭来年的兴旺跟顺利与否。于是鞭炮自买回来就会一直放在灶肩,一是供奉,二是保持干燥。年夜饭在响亮热闹的爆竹声中开始。

 

年夜饭不仅在食材上有讲究,在数量上也有讲究。通常是双数,没有十个也要是八个。鸡和鱼必备,丸子也必不可少,这些菜都象征着大吉大利,连年有余和团团圆圆。

 

年夜饭吃过就等着午夜12点一过,就过年了。这天晚上不能扫地,那样会败财,灯要亮通宵,预示来年红红火火。初二大早扫地时,要从门口开始往里扫,这个叫把财从外面往屋里扫。

 

新春大于年。一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通常在这个时候来临,人们同样用迎接年夜饭一样隆重的礼仪迎接这个节气。因为立春节气的来临,是真正意义上一年的开始,这个节气预示着开端和希望。所以说“新春大于年”。这一天小孩同样被告诫“不可乱说话!”家乡的人们用最虔诚的恭敬对待立春这一天。

 

初一,按年俗全家都要守在家里,不兴出门。辛劳了一年的大人在这一天里也放松了睡睡懒觉,尽情享受这一年难得的唯一的清闲日子。

 

跟大人这一天的慵懒相比,小孩子们可不那么清闲。三、五岁半大的小孩,很兴奋地盼望这一天,他们大早就起来穿了新衣出家门,就连平常最爱赖被窝的也在这一天躺不住,这些小家伙这么勤奋干嘛去?他们要走门串户讨吉利讨礼物!他们只要看到谁家开了门就蹿进去,不管认不认识,对着这户人家就捧了双手合十,一揖一言:恭喜发财!大吉大利!万事如意!的唱喏,南方人习惯一早就把大门敞开,母亲一开门就看到涌进一群小孩,总会开心的大笑着把瓜子、花生、糖果、水果等等往小孩子的衣兜里塞,一圈走下来,他们的衣兜荷包统统满满当当。

 

跟初一相比,更有十五的元宵节甚令小孩无比惦记盼望。

 

正月十五的晚上,小孩子们把吃完元宵的碗一放,就迫不及待地拿上葫芦瓢,这些都是家长们早早就预备好了的。那些实在没有葫芦瓢的家庭,就用搪瓷盆或搪瓷缸代替。原本应该是葫芦瓢,现在不那么讲究了,只要是能敲响的就行。

 

第一个孩子出门了,他一手拿着水瓢一手拿了筷子敲:“正月十五敲破瓢,老鼠下儿不成苗”。人们坚信,春天万物萌发,老鼠也要繁殖了,今晚的敲打声,可以使老鼠受到惊吓降低繁殖率,小老鼠也不能成活,就不能偷窃粮食跟人类抢口粮。沿途的小孩听到这歌谣,就都纷纷拿了家什出门加入其中,自觉的一个跟着一个,不一会就高的矮的形成一条长长的队伍,甚为壮观。正月十五的夜里,总是爱下雨,于是,每年的这一晚,这些小孩就提了自制的各式各样的灯笼,敲了不统一的音调八度,统一地唱着“正月十五敲破瓢,老鼠下儿不成苗”穿过镇子的每一条巷子,一条也不遗漏,那份虔诚,就像一个执着敬业的更夫执行公务,引得沿途的人家纷纷打开屋门,翘首观看。

 

右邻家的女儿嫁给了下湾的陈姓人家,这大哥手巧善编篾。他每年都会用竹篾编一条小龙,外面糊了红纸,再在龙肚子里点一支蜡烛,头和尾拴了线提在手上,随着晃动摇头摆尾,活灵活现如同真龙降世。他五岁的儿子,每年这一晚都会持了这小龙,边走边摇动加入队伍,成最美丽的风景。遗憾的是,几年后这大哥病故也把这手艺带走,人们在后来的正月十五晚上,再也没有见到那条神灵活现的小龙了。

 

这一晚,不仅是小孩有职责,大人也有职责,耍狮舞龙,敲锣打鼓热火朝天,人们在这一夜里,用各种热身活动敬天畏地,对天地表达敬意,祈祷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拜年拜到土地会。正月二十一是土地会,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是地方最大的神灵,这一天是属于他们的日子,这一天过了,“年”才算过了,这个时候,知时节的农人,已经有人卷起裤管扶了梨,赤足走在初春乍寒的稻田里耕作。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电子产品缩短了人们的距离,彼此之间哪怕远隔重洋,也没有了距离感,再加上已实行多年的烟花管控,使得年味越来越淡了,仅仅剩下了聚会和娱乐。

 

那个无论离家多远,都要在这一天翻越千山万水跟亲人相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就如同我离世的父亲那般离我远去了,而那没有父亲的年夜饭,也少了“年”的味道。在后来,年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我怀念亲人的日子。

 

“年”过去了,那是旧的一年;“年”没有过去,这是新的一年;“年”仍在继续,这就是“年”。

 

日子如是,生活如是,年亦如是。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