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时代和人生启蒙老师

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碰到良师益友,有些老师会影响人的一生。世上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是能启迪人生的好老师,但是每…

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碰到良师益友,有些老师会影响人的一生。世上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是能启迪人生的好老师,但是每个孩子的启蒙老师却不尽相同。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一定是在对的时候遇到了对的老师。

所谓对的时候,是孩子在这个时间段自己也会有所感悟,相对容易被启迪的时期,能听得进去老师的话,否则,老师纵然有万般能耐,也终归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无济于事。

我的这个对的阶段是在11岁那年,刚好又碰到一位好老师。

我六周岁开始读小学,在当时农村,算是早的,大部分孩子都要七八岁才开始读小学。那时老家农村没有幼儿园,小学之前的我,除了玩就是玩,或者帮父母干点小活。懵懵懂懂上了小学之后,自然还是一门心思专心致志地玩,学习自然也是懵懵懂懂,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来不做,要做也是拿学习好的同学的作业本来抄。所以很多像我这样的差生都喜欢和学习好的同学坐在一起,无他,只为方便抄作业而已。

有人会问,家长不管吗?这个问题太好了,答案是真的不管。作业完不成,老师顶多会象征性地惩罚一下,也不会和家长说。一是因为老师太忙,除了上课,还要下地干活,学生要是有时间能帮老师割割麦子,翻翻地瓜秧,在老师看来比都比好好学习更实惠,二是交流成本太高,既没有电话也没有微信群,三是即使说了,家长也不会像我们现在当家长的这样鸡血,顶多会说“不好好学就回家干活吧”。毫不夸张地说,父母对我们的学习基本上就是一个不闻不问的状态,放了学不是先写作业,而是先趁天还没黑,去挖一筐草喂兔子。

就这样,小学一到三年级在本村混,四五年级在离村一里地的联小混,一混就混到了小升初。那时候还没有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我们张庄镇的中心中学,也很难考。记得我很有自知之明,直接罢考,因为知道即使去考也考不上,而我们班其他参加考试的同学,居然一个也没考上,我们班就这样打筒了。打筒,是我们老家话,就想放一个不响的烟花一样,出溜了。

由三个村子的孩子组成的一个五年级毕业班,居然一个也没考上,也算创造了当年小升初的一个奇迹。从那之后,相关领导就取缔了这个联小的五年级,只保留四年级,五年级要到离村五里之遥的和庄村上。

说了半天,小学都上完了,我的启蒙老师居然还没出场,是够急人的,快了。

那个时代,很多农村的孩子上完五年级,考不上初中,就直接回家帮父母干农活,男生长大外出打工赚钱,盖房子娶媳妇,女生就是被娶的对象,“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说起来诗意,做起来可不是那诗意的感觉,要带着孩子围着锅台做一辈子,一眼望不到头,让人心生绝望。我的命运也差点如此,但居然神奇地发生了转折,突然开始悔悟,比较下上学和干活,当然还是上学更舒服些。这个没有在农村体验过的孩子是体会不到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烈日当空,在地里薅草、翻地瓜秧,一点都没有诗意。

我父亲曾对我们姊妹几个说过,上学他可以供,但不能留级,留级他可没钱给交学费。那时候留级是家常便饭,小学没有学籍一说,不像现在很难留级。我要留级,又担心没有学费,自己也感觉没脸再跟父母要学费。后来就想办法自己赚学费,先交上学费,先斩后奏。接下来的留级,父母都没过问,都是自己张罗的,有几个小伙伴决定一起留级。暑假里正好可以去东岭收集狗皮草种子,或者扒拉石头堆,找蝎子,狗皮草种子和蝎子都可以卖了换钱。蝎子大的5毛,小的2毛,草种子忘了多少钱一斤。就这样,暑假结束前,我一共卖了十几块钱。

钱有了,可是学校没有了。后来,得到消息说,我们村要自己办开办四年级,那就是直接降到四年级吧。可是临到开学了,教室还没建成,老师也不知道是谁。直到人家都开学好几天了,我们才被通知,可以上学了,这时教室依然没有建起来。

我们去了一个临时上学点,是村里一个同学哥哥的一口刚建好的石头瓦房,准备给用来娶媳妇的,墙壁还没有粉刷,地面也是坑坑洼洼的土地,桌椅自然也不会有,要孩子们自带,于是每天我们都搬个小兀子外加一个小方凳子去“学堂”。老师也是现找的,正式的老师没有,就找了一位我们本村初中毕业后外出大连打工的小伙子,个子不高,但很帅气,自带一种文艺气质和威严。记得很清楚,那天老师上身白衬衣,下身一条背带裤,在当时看来,除了洋气还是洋气,有邻家大哥哥风范。

随便聊聊的图片 第1张

杌子和小板凳的样子,现在很多农村岁数大点的人家还有

邻家大哥哥的出场和孩子们稚气的喧闹,让我们那个简陋的借来的教室顿时朝气蓬勃。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包括现在,那个画面依然清晰,洋气的邻家大哥哥坐在中间,一帮学生围着他叽叽喳喳,有点现在邻家诗话的感觉。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从来没有如此贴近和畅通。或许,就因为他以前没有当过老师,没有学究气,没有隔阂,另外学堂也不像学堂,有种小朋友过家家玩游戏的感觉,同学们才会肆无忌惮地释放自己的天性。

忘了过了多久,应该不超过两周,我们就从借读的“学堂”搬到新建的教室。教室是村里以前的老油坊,一间小点的作为老师的办公室,一间大点的作为我们的教室。邻家大哥哥担任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语文和地理,后来又请了一位数学老师,这位数学老师之前就是民办老师,原是也是我们村,嫁到到隔壁村,因为超生,被停职,现在机缘巧合,正好又可以教学了。数学老师除了教数学,还教我们自然。

很多村里人,包括邻村的同年级的老师们,都不看好我们。这样两个江湖老师带着一帮江湖学生(留级学生),会出什么成绩,他们大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看我们。

记得邻家大哥哥和我们说过,因为没有教案,他去跟别的学校借,人家都不愿意借。但是邻家大哥哥是位不服输的老师,他后来又是怎么弄到的教案,忘记了。总之,他以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老师来教我们,靠的不是老套的经验,而是他那颗炽热真诚的心。

到现在,具体的知识老师是怎么讲的,已经很模糊了,但是他讲的那些故事,学习方法,以及做人的道理,却时常在耳边回响。我们的班会课上,很多同学,当然也包括我,经常会被老师的话语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用他的切身体会,让我们知道学习的重要,体会到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不易。

老师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春节时村里很多人会请他写春联,会唱歌吹口琴,我们经常会让他吹奏一曲,还会打太极。老师也是喜欢古诗词的人,最早的一些励志的诗词,都是从他那里学到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志长”,还有“一字师”等等。他告诉我们是怎么背诗词的方法,他会用小本子,记录看到的好的诗词和对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会经常挂在嘴边。另外,他鼓励我们写日记。我写日记的习惯也是从那个时候形成的,一直从这个四年级持续到大学,再后来用网络写东西。

平常下课,老师还会和我们一起玩,踢毽子跳绳,这种没有老师架子的老师,能够让我们碰到,真是此生莫大的幸运。但同时,我们也会怕他,玩归玩,上课学习,还是要遵守纪律,该批评的还是会批评。我们会经常在晚上或者周末,结伴去他家玩,那时老师还没有结婚,他在老家吃饭之后,会自己一个人去他自己新屋备课、批改作业、读书学习。次年才结婚,结婚的当日,我们几个孩子还在他新房玩。

还记得,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爬我们村西北的大山,边爬边给我们讲关于大山的故事,第一次知道了我们这座大山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九顶莲花山。到现在还记得老师说山上有黄龙和青龙两条,后来被南蛮给破了,然后一直带我们爬到山顶,山顶上有很多残垣断壁的围墙,据说就是当时为了躲避南蛮子而建的,还让我们从山顶俯瞰山下的村落,并说说大家看到的像什么。我当时觉得几个村子从山上看下去,很像南北美洲的格局,原来从山顶往下看,这么神奇。游玩回来让我们写作文,题目就叫《春游九顶莲花山》,还鼓励我们写诗。这种教学方法,到现在都超有魅力,他那时候就这样教我们了。

随便聊聊的图片 第2张

当年老师带我们爬过的大山,虽然从小到大,不知道爬了多少次,但是老师带领爬山那次是最有意义的

一个好的老师,绝对不是光在课堂给你灌输死知识,他一定是个能启迪智慧的人,也是热爱生活的高手。他会影响你,让你不自觉的去效仿,去学习,去进步。我那颗懵懵懂懂的心,就是那时候被启迪了,一下子顿悟了。从那以后,上课基本不会开小差,感觉什么都一学就会,由学渣到学霸的感觉,是美妙的。从以前拍学习好的同学的马屁,到现在别的同学要来拍我的马屁,老师也喜欢你,那种优越的感觉,有过之后,再也不想失去。

所以,先感慨一下,所谓教育,一定有比逼迫孩子更好的方法,就如同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亚斯贝尔斯所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这位四年级的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灵魂。

接下来,父母也看到我的成绩了,后面的学费自然而然也不用我自己去赚了。另一方面,我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农人的命运,不管怎么样,我也不能重走父辈的这条路,慢慢就收了玩心,知道学习的重要。

一年的时间,转眼即逝,但现在想来那一年感觉一点都不短,应该是留下的记忆多的缘故吧。这一年我学到的东西和道理,超过前面的五年。本以为老师还会带我们到五年级,直接升初中,但是由于后面一届的四年级,没老师带,我们不得不再去五里之遥的和庄村上五年级。

老师不舍得我们,有一天早上,他双眼通红,看得出来,他哭过,那是得知他不能带我们上五年级之后,他其实是想带我们上完五年级的,也想证明一下他的实力以及我们的实力。这一年,他已倾尽全力,不仅把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把他的那种人生体悟,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当然还有那一颗文艺的心。现在稍稍感觉有点遗憾的是,我们毕业得太仓促,度过了那么美好的一年,却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但是转念一想,没有照片又何妨,最美好的东西会永远定格在记忆中,那是很多苍白的照片所无法取代的。

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老师并没有一直当老师,但是他却是一位具有真正师者品格的老师。

人生就是在懵懵懂懂中前行,中途会碰到很多良师益友,他们会给人一种像种子一样的力量,持续催人前行,感谢我人生中的每一位良师益友。最后,我要特别真诚地感谢我的这位启蒙老师——丁雪良老师。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