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AB面之A

“放学回来让他做作业,就是不肯做,非要拖到我们都回家了才开始, 结果弄到晚上10点才上床。” “今天早上叫他起…

“放学回来让他做作业,就是不肯做,非要拖到我们都回家了才开始,
结果弄到晚上10点才上床。”
“今天早上叫他起床,五分钟一次,穿衣服那个慢呀”
“周末的作业,从来没有一放假就做好的,寒暑假的就更不提了,
不是每天盯,他是不会自己去做的”
……

以上的对话是不是很熟悉,简直就是有娃的中年妇女日常。
随便聊聊的图片 第1张

反观我们自己,boss交待的报告有没有及时交?
明明要做个汇总表,总是被弹出的广告所吸引,然后正经事就被delay?

“还有一周就是测验,好像复习还没有开始,明天一定要抓紧”,结果次日又想“还有一周,先放放吧”
“下个月要参加闺蜜婚礼,明天要开始减肥了”,结果面对美食时,告诉自己“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
“我还没有准备好,这件事还是放一放,等我找到更完美的解决方案再开始吧”
……
这些画风是不是也似曾相识?如果各位有如上的经历,感谢我们一起得了现代“绝症”之一“拖延症”!

 

拖延症-A面

本周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深恶痛绝”却又“食髓知味,欲罢不能”的“人间绝症”。它不单单出现在孩子身上,成年人身上尤为明显,不分男女,无关角色。
随便聊聊的图片 第2张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拖延症”呢,小编特别查访各种精神疾病类网站发现,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算不上一种精神疾病,而是指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有害的自我调节失败的形式。这种行为常伴有自责情绪、负罪感、自我否定、贬低意识,失控的情况下会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图片
简而言之,这是一种行为模式,会根据程度的深浅不一反应出不同的精神状态。加拿大心理学家皮尔斯·斯蒂尔说,95%的人都承认自己会拖延。经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美国大学生有严重的拖延症。

 

有些经济学家专门做了一个调查,假如一个中型企业的每个员工每个工作日拖延掉100分钟,那么每人每年造成的损失达9000美元。

拖延症的坏处显而易见,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有过墙梯,我有张良计;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小技巧,与君共勉。

方法一
目标切割法。设立总目标时,同时拆解成数个可实现的小目标,并给每个小目标设定个具体时限,明确到具体日期,甚至精准到具体时间。

方法二
广而告之,监督法。把自己设定的目标“公之于众”,告诉给自己的朋友或者同事,设定一个或者数个监督者,创造一个相对有压力的环境,迫使自己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背水一战”。

方法三
蕃茄工作法。切割自己的工作时间,每工作二十五分钟,休息五分钟。这个方法特别适合需要全神贯注的工作,(同样适用于孩子的作业)。同时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提前设定好闹钟,关掉手机包括其它聊天工具,有条件的可以切断网络,避免一切干扰。小编在此方法中获益匪浅。

方法四
奖惩法。很多小伙伴有打游戏的经历,在升级打怪的过程中体验能瞬间即得的快乐,并且会沉迷于继续下一个任务。所以我们可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因不同的阶段而设定奖惩机制。比如完成阶段A,奖励自己一部看电影的休闲时间;如果未能按预期完成阶段目标,则惩罚自己下一次的奖励标准提高,或者请监督者吃饭,而自己只是旁观等等,因人而异。

而在孩子的奖惩设定需要更为慎重些,因任务和年龄段的不同而设定相应的标准。比如低学龄段的孩子可以用和孩子比赛来激起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重新认识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也可给与物质或外界的奖励,适当的加入一些精神奖励目标(如给一整天的放松项目,全家集体不插电出行即父母一天不准用手机的陪伴)。而当孩子出现磨蹭的行为,则需要及时的给与行为的惩罚,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事先和孩子沟通过并且得到同意的前提下,比如减少一次游戏时间等,高学龄段的孩子则不能简单的用物质奖励,需要更多的独立意识认同和精神鼓励。

方法五
追求完成再追求完美。很多时候的拖延是来自于对所需完成任务的过高要求,总认为没有找到最完美的解决方案,而迟迟不肯启动,跨不出第一步。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正是因为这种追求完美的过程,世界才会有不断进步的空间。所以当发现自己的停滞是因为没有完美方案时,那么就先让自己完成它,至少突破了零。

方法六
以牙还牙,以毒攻毒法。这是一个以拖延治拖延的方法。如果同时拖延的事情有5件,根据难易程度排序之后,把最不愿意做的事情暂时先放一放,而剩下容易完成却又被拖延的事情提上日程先完成,减少拖延的范围。

方法七
降低能量启动法。尽可能把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事项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 使需要启动和完成该任务的能量降到最低,不用太过费力就可以开始。比如养成阅读的习惯,在常坐的位置附近放一本书,随手可翻。

以上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出组合拳。希望能对部分拖延情况有所帮助。

然而拖延情况不单单是只有坏处,也有积极正向的好处。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在他的《懒惰颂》中批评对效率的崇拜,甚至赞颂拖延症患者,“他们反叛钟表的统治,是所有有条理的机器人中不墨守成规的人。”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