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的开学攻略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大一开学,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点晚,白露已过,树叶渐黄,时光漫漶而岁至老态。记得开学后的第二天…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大一开学,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点晚,白露已过,树叶渐黄,时光漫漶而岁至老态。记得开学后的第二天便是中秋佳节,第三天秋分。

而且,我上大学报到算是同学中最晚的一个,为了解释这个晚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一系列不堪的理由:

随便聊聊的图片

因为按录取批次,收到入学通知书的时间晚。

为什么通知书收到晚了,因为首批志愿未被录取,调配院校的时间晚了。

调配院校的时间为什么也晚呢,因为只报了第一志愿……

 

这样逆推的结论,可能令人沮丧,反正就是晚了。

结果,一步晚,步步晚,最后几经辗转,反正也不着急了,一个人入学报到还不愠不火地踩在一个接近傍晚的时间。

看上去一所古老而又被迎新装扮得簇新的校园,掩映在一片暮色之中,迎接新生的学生会点位基本上已空无一人,我拎着印着“北京”字样的人造革旅行袋四顾茫然。那一刻,我并不知道多年以后,我会无比羡慕当年那个即将开始崭新生活的我。可能大多数人折腾一天都忙着撤摊吃晚饭去了,教学楼前的广场空地上,除了欢迎新同学的横幅标语之外,只有巨大的领袖雕像右臂前伸向我挥手致意,他的另一只手上在身后捏着一顶老式军帽,此后一个月内我们将戴着同样的帽子开始军训。

 

 

那天,到最后是本系一个高年级的女生接待了我,并热情地帮我带着行李来到即将厮守四年的宿舍——二楼一间毗邻楼梯的小房间。因为,宿管严守按时锁门的缘故,四年内我们曾有过几次不经楼梯越窗入室的经历,说明楼层不算高。后来,我知道那个高年级女生名叫刘晓哲。尽管已经多年不联系,仍然记得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她是我大学时代遇见的第一个人帮过我的人,也是帮我把行李送到宿舍的唯一一个人。

开学的行李其实并不多,一个人来报到,我算是轻车简从。九十年代初,家里能供我上学实属不易,除了准考证、通知书、组织关系、户籍证明、要看的书、几件换洗衣物,也没什么可带,那时流行的爱华三洋随身听等新潮装备与我无关,行李中最重要的东西除了钱就是一沓粮票。中学时,上学带的粮食靠拨粮单来流转,大学时,鸟枪换炮变成了粮票而且是全国粮票。那时,还不知道关乎我们一年粮秣的这些无比珍贵的有价票证,一年之后就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彼时,我作为团干组织全班为希望工程献爱心,记得曾经收到不少同学捐助的粮票,虽然都是自己的口粮,但已经不大使用,等到统一上交校团委时它们已一文不值。

六人宿舍,我大概也是进来最晚的。公寓管理的好处是大家都是无差别的统一被褥,统一编号,统一颜色,不分上下。上铺干净无扰私密性更好,已被早到的兄弟占领,留给我的只有临窗的下铺,正对着楼道,通风比较好。一个高年级毕业生正坐在上面,在住过的铺位吹嘘当年的“光辉岁月”:知道什么是我们五十七号宿舍的灵魂吗?这个字对应元素表57号的镧,发音一致,希腊文是“隐蔽”的意思。隔壁五十六号集体没文化,四年中有一哥们总是捧着三本书装孙子,号称“三本五十六”……可能被高年级那厮不幸言中,大学期间上铺的兄弟曾创下数天不下床的纪录。

 

男生天然心比天大,逃离高考后的大学校园第一晚,宿舍一片祥和,大家歌舞升平。送走高年级的大喷子,桌上的扑克牌已经摊开,六个陌生的男生已然熟络成一家人,说玩就玩。四人打牌两人观战,桌上没有扑克牌的地方堆满了各自带来的特产美食。那真是个丰衣足食的夜晚,打的什么完全忘了,只记得激战正酣,隔壁五十六号宿舍旁的水房下水管道堵塞,积水夜袭偷营似的摸黑漫进楼道,从宿舍的门缝空隙悄然淹了进来。一室人竟无人知晓,直到拖鞋、脸盆从床下悠悠地浮了出来才发现,但为时已晚,床下的行李进水,湿了不少。

一夜弓角连营,大水漫灌宿舍。痛定思痛,第二天,便纠合众兄弟从校园正在施工的工地借来水泥和砖,为五十七号宿舍砌了一道坚固如坝的水泥门槛,工艺粗糙,结实耐用,当年砌砖盖房的手艺在大学里完美绽放。从此,这个元素周期表上称作“镧”的序次的房间,四年期间无虞水患,成功挺一次又一次楼道发水事件。这也是我们为宿舍后来者留下的宝贵物质遗产,位列我们大学记忆名录。

巧合的是,四年之后,毕业离校那天,宿舍又双叒叕水漫金山,楼道一片泽国,前来考察我的单位人事干部提着裤腿踏浪进了宿舍。惊魂未定,大跌眼镜,幸好五十七号宿舍内还有一片净土可以驻足,那是我们四年前开学攻略打下的坚实物质基础,前人筑坝,后人避水,此一贡献建议写进校史补录。

四年之后,我们才渐渐领悟,世界上原本并没有门槛,需要抵挡和拦截的东西多了才有了这道人为的横阻。当我们迈出那道自制水泥门槛,还有一道道木制、金属、花岗岩的门槛横亘在那儿,门内门外,风景殊异,有时候需要坚定退回去,有时候必须狠命迈过去。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