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断桥无形 情感链接有痕

西湖断桥,因《白蛇传》而闻名,更因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而流传千古。 远远从侧面望去,大大的单孔桥洞穿桥而过,…

西湖断桥,因《白蛇传》而闻名,更因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而流传千古。

随便聊聊的图片

远远从侧面望去,大大的单孔桥洞穿桥而过,向上凸起的曲面似乎要把整座桥切断。但 “断桥”之名不是侧面观望的意境,而是从高处俯瞰的 “错觉”: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这就是断桥名称的由来,有桥畔亭里断桥残雪碑文为证。

断桥残雪作为西湖十景之一,推崇的是一种残缺美。把残缺当做美,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就像欣赏断臂维纳斯一样。人生,何尝不是一座“断桥”:生活中有阳有阴,似断非断,红尘百态,五味杂陈;生命里有因有果,明断实连,悲欢离合,造化弄人。

伫立西湖断桥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回味这篇断桥故事,掩卷沉思,苦辣酸甜,尽在心中。

 

一张笑脸 开启开挂的一生

 

美国密歇根州哈德维尔市伯勒夫妇,已经生育了两个儿子,想要领养一个女儿。他们通过国际领养机构,在1996年夏天来到苏州孤儿院。
孤儿,没有父母温暖的怀抱,独自躺在冰凉的襁褓里。没人为他们落泪,只有他们自己为自己的命运哭泣。满脸的泪痕没人为他们擦拭,只有听天由命,自然风干。所以,当伯勒夫妇走进育婴室,看到的是一张张哭褶的小脸,心情格外沉重。正当他们有些不知所措时,一个一岁的婴孩,竟然主动靠近他们,用她柔软的小手握住了伯勒的手指,露出了甜甜的笑容。伯勒夫妇的心立刻被暖化,当即决定不再挑选:“就是她了!”
一岁孩子的行为,不是刻意表演。她的笑脸是一种纯真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其性格使然。
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小孩抓住的不是一根手指,而是命运转折的契机;她的笑脸朝向的不是金发碧眼的伯勒,而是一面浓缩人生的镜子——以笑脸相对,她的人生将充满欢乐!
从孤儿院的散养,到美国家庭的专宠,从生存生态相对贫瘠的中国孤儿,到“资源”极大丰富的美国 公主,一张笑脸开启了她开挂的人生。

 

到美国后,伯勒夫妇给她取了个英文名字,叫“卡蒂·伯勒”。在美国的家里,小卡蒂被全家人捧在手心,不同时期的全家福,卡蒂永远都是居于C位。她被爱拥抱着慢慢长大。

 

二零一五年,卡蒂已经20岁。这年暑期一天,卡蒂正在收拾去西班牙的行李,做为交换生她即将前往异国。孩子即将远行,也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伯勒夫妇决定将她的身世告诉卡蒂:她的亲生父母还在中国西湖的断桥上等她。
其实,在卡蒂5岁那年,她渐渐懂事,发觉自己和别的白人小孩不一样,曾问过伯勒夫人:“我是从你肚子里出来的吗?”
伯勒夫人心痛地看着小卡蒂委婉说道:“你来自一个中国女人的肚子,但你来自我的内心,你出生在我的心里。”
这个充满爱意的答案,满足了小卡蒂的好奇心。从此她不再追根问底。
现在她已成年,远赴异国前夕,为了避免同学问起自己的身世自己不知如何解释,她再次向养父母询问了有关自己身世的问题。

 

虽然有失去女儿的担心,但伯勒夫妇还是把真相合盘托出。
伯勒夫妇拿出一张纸条,那是小卡蒂亲生父母所写,由孤儿院转交,并由他们小心翼翼地保存了19年的关于小卡蒂的秘密。

 

纸条上写道:“小女静芝于公元一九九五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上午十时出生于苏州。因家境贫寒和世事所迫,万般无奈弃小女于街头。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不胜感谢小女再生父母救命之恩。天若有情,人若有缘,于十年、二十年后七月初七上午相逢于杭州西湖断桥之上。
狠心父母跪拜,农历七月二十九日晨。”
小卡蒂看完翻译成英文的纸条,知道了自己原来是个中国弃儿,但她并不怨恨亲生父母。善良的她知道,亲生父母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二十年过去了,断桥之约还有效吗?
在美国长大的“静芝”,并不知道中国的“情人节”七七鹊桥会年年如期进行,她更不知道属于自己的断桥会,陌生的中国父母还是否会履约。
在七七前夕,她踏上了美国飞往中国的飞机。不管结果如何,她将如期赴约。

 

一次逃避 要用一生的煎熬来偿还

一九九五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上午十时,一个女婴出生在一条飘泊的渔船上。冥冥之中,预示着她将有一个漂泊的人生。

她的父母是苏州人,以捡废品为生。父亲叫徐礼达,母亲名钱粉香,已经育有一女,这个女婴是第二胎。当时计划生育政策非常严格,钱粉香是躲在姐姐的渔船上生下孩子的。他们知道,超生一旦暴露,必须支付巨额罚款。对于以废品为生的人来说,任何数额的罚款都是一笔天文数字。为了逃避惩罚,他们决定将二女儿遗弃。

我不知道,如果是个大胖小子,还会不会遭到遗弃?我只知道,责任可以逃避于一时,却逃避不了一世;弃养,可以逃避巨额罚款,却无法逃避良心的谴责;一时的逃避,必须用一生的煎熬来偿还;短暂的轻松,可能要背负十倍的沉重。

一九九五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清晨,徐礼达把出生仅几天的小静芝连同那张纸条,遗弃到一个菜市场门口。他想躲在远处看看有没有人捡拾孩子,但又怕心里不忍而变卦,所以狠心离开。转了一圈再回去查看时,发现孩子已经被人抱走了。因此,他并不知道孩子进了当地孤儿院,更不知道后来被美国夫妇领养。所以,他们的心一直悬着,牵挂着,煎熬着。

二零零五年到了十年之约,两口子早早来到断桥之上,举着写有“静芝”的牌子,苦苦等候。

早在去年七夕,徐礼达夫妇就在断桥上守候了一天,他们怕静芝的养父母以虚岁计算。

七月七日的断桥之上,游人如织,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但徐礼达夫妇却心事重重:孩子已经十岁,长成了什么模样?日子过得好吗?还认不认他们?他们打定主意,就算怨恨他们,他们也要找到孩子,给孩子一点爱的补偿,也给自己些许心理慰藉。从一大早等到上午十点,孩子没来,等到中午十二点,还是没来,一直到下午两点五十分,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

农历七七还未出伏,杭州的秋老虎,江南的桑拿天,加剧了煎熬的痛苦——悔恨之心随对方失约而更加沉重。

回到家的第二天,偶尔看到电视上正在播出的寻人节目,说,来自美国赴断桥十年之约的吴女士正在寻找他们。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来,十年之约临近,在为即将回国的旅美华人吴女士饯行的家宴上,伯勒夫妇把那张纸条的复印件交给她。他们两家是多年的朋友,委托吴女士回国顺便到断桥上探探虚实。

回国后吴女士紧赶慢赶还是晚了,到断桥时已经是下午三点,比约定的上午晚了好几个小时,而实际上只比徐礼达夫妇离开的时间差了十分钟。当时吴女士找不到人,就求助电视台正在拍摄七夕节的记者。记者敏锐地觉察到,这将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故事。于是,电视台工作人员花了好几个小时,从海量的视频资料的人潮中,找到了举着牌子席地而坐的徐礼达夫妇。

双方见面,徐礼达夫妇知道了小静芝被美国夫妇领养,生活得很好,真是喜出望外,激动不已。但这种喜悦戛然而止,还没要到美国的联系方式,吴女士莫名其妙地突然失踪了。

原来,断桥之约在中国、继而在美国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伯勒夫妇怕给年仅十岁的小卡蒂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中止了断桥之约活动。徐礼达夫妇又陷入了更深的焦虑之中,以至于等不及那个遥远的二十年之约,每年的七七,他俩都会去断桥之上苦苦守候,一直守到二十年之约,终于等到了长大成人如约归来的静芝。

 

 

 

断桥之约可谓圆满。问题是,形式上的断桥链接上了,感情上的断桥呢?见面之后,静芝都不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因为她叫卡蒂,已经有了感情深厚的父母,那就是她的养父母,在美国。而 “静芝”这个名字太陌生了, 有时她都不知道在叫谁。

二十年前的弃养才是真正的断桥,无论这样努力也不可能链接无痕。双方至今都不知道对方在自己的生活里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二十年的心理煎熬,使徐礼达夫妇犯罪感越来越强烈。这种负罪感不会因为静芝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宿而减轻,更不会因为一次断桥相会而降低。见面之后,他们想表达一点爱意,给静芝补过了一个生日。可是,迟到的爱还叫爱吗?不,那不叫爱。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那叫赎罪!而且这罪永远也赎不完!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