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成长

我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回忆人生的道路谈不上坎坷但却丰富。 人们常说观念改变命运、环境改变一切。我经历了文化…

我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回忆人生的道路谈不上坎坷但却丰富。

人们常说观念改变命运、环境改变一切。我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全过程,也沐浴了四十年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滋润了我的大半生,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

文化大革命全过程,我由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有知识的中学生。此时的政治气氛十分浓厚,学生尤其听毛主席的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和全国青年学生一样成为农民,那时的居民户口学生叫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农村户口的学生叫回乡知识青年,我属后者。我本是六七年毕业,由于文化大革命一直到六九年才离开母校洋县中学,后来社会上统称老三届。

说实话我即将进入古稀之年。有人说,回忆人生本质上来说是加工过的人生。现在回想我受到最好的教育不是来自于学校而是家庭;我遇到最好的老师是自己的父母;读的最扎实的功课来自当农民的勤劳和作手艺养成的俭朴。

随便聊聊的图片

(一)

我家那时离古城墙就一百米左右,大集体时叫城关人民公社。

十年文化大革命,全国一切社会体制、政府机关基本未能发展,农村反到较平静,农民一心一意种庄稼,盼望能有一个好收程即心满意足。我就是这样在农村度过了十年,农忙时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农闲时和父辈作一些泥瓦工手艺活,给生产队交钱记工分亦工亦农倒也吃喝不愁。当时农村流行一句话“穷手艺赛富汉”。我家已三辈泥瓦匠,我称门内师,吃香的喝辣的当时的农村青年很是羡慕。

七六年全国上下百业待兴,建筑业首当其冲,我们这些手艺人排上了用场,农村各大队、各人民公社相继成立了建筑队,我作为一名有技术的人员柀抽调到公社的建筑队,成为一名技术员,专门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因为自己有点文化,当时的企业提供了不少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加之自己好学很快成为企业的佼佼者,一位名符其实的施工技术员,改革开放后又搭上了乡镇企业大发展的快车。那时企业有技术的工人多半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没文化,有些较年青的人有文化但没有实际经验,所以我就有了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参加了不少省地县的专业技术培训班。那时我就像父辈说的干一行爱一行,集体出钱自己学知识那真是天大的好事,文化革命虽说未能继续读书,但却有了专业学习的机会。现在回想还多亏了那时的机遇给后来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多次的培训学习考核,被评定为一名工民建专业工程师职称。十五年的建筑公司经理、十年的开发公司总工程师,全得益于那些年的学习和成长。

(二)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虽然达不到道德层面也上升不到三观的层次,实际很多有悖于社会的生活习惯却成了人生道德的毒瘤。但一些好的交口相传的口头语、细微的生活习惯,却指导了我人生大半辈的思想理念。

一个家庭的传统、口口声声相传的语言,实质上就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动力,更是生长在其中的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

作为平民百姓家也没有什么传统的家风,我觉的就像日常生活当中的待人接物、生活习惯一样。祖父叫爷、父亲叫大、奶奶叫婆、母亲叫妈,我的这些亲人早已过世,婆、妈的娘家人都是地道的庄户人家,所谓的门当户对我家也是。虽说他(她)们都不识字但活着时日常生活中的教诲和行为却历历在目。上小学时婆常说勤有功戏无益,母亲在我上中学时不住地告诫,平时和同学说话不要出口伤人等等,这些话影响了我大半生,现在回想的确受益匪浅。

我爷、我大上世纪五十年代均在洋县建筑业生产合作社,即后来的洋县建筑公司当工人,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基本无建筑工程可干,都回到了农村当农民。我回乡后除了农忙种庄稼外也干上了泥水匠手艺活。干公家活在家吃饭,干私家活在户主家吃饭,这些修房造屋的户主家很尊重手艺人,天天有肉吃、高桌低板凳,就是那些年我爷我大常说,私人修房不容易,他们不但作好手艺活还操心提醒什么时间买什么、准备啥东西,告诫我们一定要节约材料,不让主家多化钱、走冤枉路。因此那时我家的门户(即信誉度)很好,特别是冬天农闲修房人多,交上腊月盘锅打灶人找上门由我们给他们排队按排时间,到时两不误。记的有一次培训结束考试,有一道关于节约成本的论文,我以节约为主线写了一篇叫落地灰的启示小论文,柀当时培训的老师夸奖说还能成为小报的稿件。说实话这些素材得益于平时父辈的所作所为学来的。

后来我想,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泥瓦匠能成为一名建筑工程师,就是对我学习和实践的认可;作为一个农民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得益于组织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和同村的那些同龄人相比我感到很自豪。

(三)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自小就受毛泽东思想的教导,上小学记的最清的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老人家只用了八个字通俗易懂、言简意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学生。

想想那时在生产队干活,记的最好的就是啥是集体的、什么是个人的,公私分明。记的上小学时侯秋收季节,生产队掰苞谷,放学后放下书包直奔苞谷地,主要是想寻找有些甜的苞谷杆当甘蔗吃。那时的小孩不像当下的小孩是小皇帝,小吃货应有尽有、想吃什么要什么,当时只有甘蔗可哄小孩。那时的玉米不是现时的杂交品种,杆细不高,如果传不上花粉此株就没有苞谷棒,苞谷杆就很甜,苞谷棒越大苞谷杆不甜。所以我们小孩净捡没苞谷棒的杆折断肯定甜。此时我愁见一苞谷棒嫩,就趁人不注意时藏在了腰间用上衣盖住,准备拿回家烧着吃。那时人们还在嘴上打交道,缺吃,苞谷也是秋粮作物熟的最早的粮食,烧苞谷就是把苞谷棒埋在烧火的灶里,当时农村都用庄稼秸杆烧火作饭,大概十多分钟就熟了,其实也就七八分熟,拿在手里边扣边吃,清香有嚼头。当时我拿回家母亲正好在厨房作饭,灶里有火正好烧苞谷。母亲就问苞谷那里来的,我如实说了,母亲就训斥我说,那是生产队的你一个学生娃怎能拿集体的东西,我就强辩说有几个小孩都拿的有,母亲说别人是别人咱不能拿,走,给生产队拿回去,说着拉着我边走边说,想吃在我们自留地里掰,记住了吗?我委屈地说记住了。后来上中学政治氛围很强,从此公私分明的烙印已刻在了心上。

后来成人后我就想,精神生活的培养取决于良好的习惯,习惯能否养成却需要父母的自律和规范。不知在那里有这样一句话,成长的关健内容之一是战胜这种逃辟本能、最后驯化辛苦与压力。

(四)

所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最终还要作到自己身上来。

就读书而言,很多经典名著也只有那些专家、学者才能读懂,像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像要弄明白谈何容易,只是知道了书里面所说的大概意思。近几年我看很多现代书里引用“菜根谭”里的名言警句,出于好奇我在外地购得一本,和其他经典名著一样,有白话译文和赏析,还有相关的经典案例和配图。该书的内容提介注明集儒、释、道三者于一体的经典名著,作者洪应明成书于明永乐年。他的独道之处在于把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理解,用他自己的语言表达,使这些名著的思想更贴近实际、更明了言简意骇,稍有文化的人一看就懂、一想就明。

我以前读的最多的书是建筑专业方面的,那真叫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经常是带着问题在书里找答案。后来读这些经典名著的过程中她没有明确的答案,像论语里面多是问答式文章,很多问答是答非所问或反问式,后代的学者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用现代的语言和方法划分了阶段,用现代的语言标明了该段的思想范筹。道家讲天人和一,用大自然的自然现象告诫人们行为作事,这么多的自然现象,那么高的思想境界让平民百姓如何领会;释家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这些已成为平民百姓的口头禅。古代那些禅师集一生的思想和智慧方才冰山一角,何况平民百姓该怎样理解、该怎样作谈何容易。说实话人老了记性大不如从前,这些名言警句我也记不到几句,但她里面的思想意识我却领会不少,我用她来指导我的人生后半辈,我用她来教导我的家人后代。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美国作家卡耐基的励志书“人性的弱点”,开始只是书名吸引了我,后来慢慢阅读才觉的很有味。人们常说任何事情要三分看七分悟,读书更如此。由此书我领悟到人性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既有必然性,我们有何必在乎自己的弱点;既然有必然性,我们有何必斤斤计较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同事、我们的朋友的弱点?

(五)

有人说,孩子是本书,家长是作者,老师是编辑,社会是读者。

一个童年和少年时期太过幸福的人,父母如果不能用实际行动作出奋发向上的榜样,就像没有人生的土壤里扎下自己的根。

社会上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原来一直不大认同,觉得是教育界在推卸责任,后来我才慢慢领会的确如此。就拿我家来说,农村五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群,大多说话代把子,也就是说话不文明粗糟,出口骂人脸都不红,PI、QU、RI这些词句句不离口。我家我爷、我大、我婆、我妈他(她)们说话打我从小时就很少代把子,骂人代粗话。说实话我连骂人都不会,我儿子、女儿亦是,我们全家几代人都是如此。这可能就是言传身教的习惯吧。

教育界认为,小学生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孩子的社会和生活习惯为宗旨。大家细想,孩子的一天只有五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大多数时间在家里。所以家庭和父母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每一句随便的话都是孩子们慕仿的榜样,因为在小孩的幼小心灵里面,只有家里和父母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保正。我们的一言一行就象封建社会帝王的圣旨一样不可抗拒。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能认同和理解,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知书达理人们都知道。不知那篇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道德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聪明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