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看门猴”

端午是入夏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2008年开始,端午节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自端午始,阳气旺盛…

端午是入夏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2008年开始,端午节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自端午始,阳气旺盛,蚊虫增多,邪祟之气容易入侵身体,因而端午节许多民俗活动都与驱毒辟邪有关。

随便聊聊的图片

端午时节,作为乳山市花的月季花开得最盛。家乡人喜欢在端午节前一天傍晚,摘上一两朵月季花,与艾蒿、山椒等一起泡在脸盆里。第二天一早,全家人就用这浸泡了一夜花草、散发着香气的水洗脸,祈求健康平安,免遭蚊虫噬咬。

太阳升起之前,各家会在门楼一侧挂上一扎桃枝和艾蒿,在桃枝上挂一只彩色的布猴。布猴的造型迥异,但大都以齐天大圣孙悟空为原型,有的手擎金箍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有的手拿扫把,寓意将一切瘟神、妖魔和不祥之物全部扫地出门。挂看门猴的习俗由来已久,以胶东烟威地区居多,在《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一书中,就记录了1935年农村端午节挂“看门猴”的习俗。

每年端午节前,民间巧手的大闺女小媳妇,喜欢凑在一起缝布猴,比赛针线手艺。缝出的布猴或单体、或大猴背小猴,惟妙惟肖,令人喜爱。儿时我曾目睹过母亲缝布猴的过程,她拿来剪刀、针和五彩丝线,准备好各种颜色的布片,然后一手拿着剪刀,一只拿起布片,裁剪出大小和长度不一的布料。随后穿针走线,先缝出猴子的脑袋和帽子,然后用一块稍大的布缝出猴的躯干和四肢,即将缝合的时候,在猴子的脑袋里、身体里塞入棉花或碎布,使其饱满而匀称。最后缝出猴子的尾巴,图省事的可直接用几根彩色布条充当尾巴,母亲别出心裁,缝制出一个尾巴之后,在里面插入一根铝线,猴的尾巴可以上翘到各种角度且不变形,非常威风。最后,再把各个部位缝接成一个整体,用布条将猴子的腰部束紧缝合起来,猴子的大体轮廓就呈现出来。接着进行精加工,用黑纽扣充当猴子的眼睛,再用珠子和彩线巧妙点缀,再用彩纸卷一根金箍棒,让猴子握在手中,一只栩栩如生的“看门猴”就缝制完成。

布猴虽小,但是式样、大小、色彩和缀带的搭配都能显示出制作者的女工手艺。谁家布猴造型新颖、别具一格,谁的技巧就被人称道。如今在老家乳山,听说布猴缝制手艺最好的是乳山寨镇沙沟村的臧德凤老人。老太太已经103岁了,现在依然天天做手工,主要是做布猴和香囊。到了端午节前,慕名而来求取布猴的人络绎不绝,老人淡泊名利,从不收取分文。去年端午节前,在朋友的引荐下,我来到老人家中,老人脸色红润、谈笑风生。虽然背有些驼了,但是飞针走线,麻利得很。临走前,老人赠予布猴一个,香囊两个,布猴手握金箍棒,身披铠甲,真可谓威风八面,是难得的手工艺精品。临走前,握着我的手说,“嫚,你再来哈。”在老家乳山,“嫚”是指老人对未婚女孩的昵称,在这个百岁老人眼中,我们这帮中年男女都成了“嫚”。

如今的端午节,只有农村少数老人依然坚守着“缝布猴”的风俗,生活条件好了,穿针引线缝补衣物的人也少了,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布猴为何物,更谈不上动手制作了。现在不少学校开设了劳动实践课,真心希望把缝“看门猴”的手艺带到课堂上去,让孩子们在动手中传承和体味乳山本地传统文化。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