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学会生气

年度综合考评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校长演讲+答辩”。演讲规定了主题,且限定5分钟。这就要求认真解读题目,用精炼的语…

年度综合考评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校长演讲+答辩”。演讲规定了主题,且限定5分钟。这就要求认真解读题目,用精炼的语言涵括尽量多的内容,实在无法写到文字里的,就用ppt做补充。

随便聊聊的图片

演讲稿不可不谓字斟句酌,几次修改;ppt也是从排版设计到图片选择都得做到自己满意为止。投入中,两个晚上,数个小时不知不觉就哗啦啦地过去了。

 

此刻,坐在会场,稿件交上去,ppt拷上去,就会静下心去想:认真写稿备讲,是为了争取“优秀”的等级吗?一所新建校,被评为“优秀”的希望是渺茫的。只是习惯认真对待手中的每一件事,做到此时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这些年来,正是凭借这一点,获得了很多额外的奖赏。

 

认真是一种习惯,成功是它的副产品。

 

 

2

哲人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一个生命自觉的人,一生都在认识自己。只有越来越深入地了解自己,才能在世界上找到自己合宜的位置,让自己保持一种舒适的奋斗姿态,有质量的幸福也才成为可能。

 

认识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与同类作对比。带一间教室,看看其他同级的教室在做些什么,哪些值得我学习,我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教一门学科,看看同类学科都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意义在哪里。当然,我们的目光不应只在自己的学校这个小范围内,更应该放到全区、全市、全国甚至更大的范围,眼界越开阔,越容易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方向有了,事情才能做得更好。

 

 

3

教育必须树立“以终为始”的理念,一节课如此,一个课程如此,一个学段也是如此。因此,作为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我们,必须思考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小学学段,我们教授哪些知识和技能才能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满足一个人健康发展的需要?

 

布鲁纳说:“对于小学的任何一门学科,我们可能会问:这门学科是否值得成年人学习;以及当一个孩子学习了这门学科后,能否在成人后变得更优秀。否定的或不确定的答案都意味着这门课程的内容只是被各种材料填满而已。”

 

我们可以借这句话追问一下:我所教的这门学科能为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它属于“德智体美劳”的哪一部分?我该如何教授这门学科才能让孩子不因我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而产生此方面的虚弱或缺失?

 

 

4

每个人都期待自己的工作环境是润泽的、美好的,身为其中的一员,我们自身也需要去营造这样的氛围。而想要营造润泽的氛围,就需要处理各种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沟通。沟通,沟通,再沟通。有时自己以为的,未必是对方真正的意图,“我以为”常常是“我误解”。

 

看到孩子的一个不良行为,我们常常会怒火中烧,想当然地认为他违反了纪律破坏了规则,实则他可能出于好心;听到家长的某种反馈,我们可能立刻觉得委屈,实则中间可能因为缺乏沟通造成了一些理解障碍;同事做了某件事情,我们觉得他(她)肯定是针对自己,但有时同事只是站在另外一个立场……不理解时,有困惑时,及时与对方沟通,态度真诚,言辞尽量准确,通常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身处一个团队,埋头做事的同时,也要注重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这是使团队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共勉。

 

 

5

我们常说要“温和而坚定”,简单的五个字,想做到却特别不容易,总是一不小心就会向一边倾斜——要么因为爱太多不敢惩戒孩子,要么言行变成一把刀子伤害到孩子。

 

上周在课堂里听课时,我特别想写一篇《老师,请学会生气》,但因为事情多,没落笔。昨天读到一大段话,与这个主题完全吻合,分享给大家:

 

“在教学的实践中,面对拥挤的课堂,学生无休止的提问,还有突发的危机,老师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令人生气的情况,但老师也不必为此感到内疚。做一名好老师并不意味着就要当一个受虐狂或者殉教者。老师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天使。他应该清楚自己的情感并尊重它们。老师虽然不必时时刻刻保持耐心,但必须始终值得信赖。他对孩子的反应应该是真诚的,他的话语如实地表达了他的内心。他无需假装耐心,也不必在心生厌恶的时候还要装得伪善。

 

聪明的老师并不惧怕自己愤怒的情感,因为他懂得如何表达愤怒而不造成伤害。他知道生气的艺术不在于侮辱别人。即使在孩子的挑衅之下,他也不会冲动地对孩子破口大骂。他既不攻击孩子的品行,也不评价孩子的言行像谁而将来又会有怎样的下场。生气的时候,聪明的老师也会表现得真实。他描述他所看见的,他所感受的以及他所期望的。他只是就事论事,而不进行人身攻击。他懂得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容易失去控制。于是,他通过运用‘我’的语言来保护自己和学生。例如:‘我很生气’‘这太让我生气了’‘我对此非常愤怒’等等。这些言语要安全得多,远胜于说‘你简直是只害虫’‘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你真是愚蠢极了’‘你以为你是谁’。”

 

“生气”也是一门艺术啊。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