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游之3 淮安周恩来童年时期的故居

在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处,有一座美丽的城市一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市是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是苏北…

在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处,有一座美丽的城市一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市是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

一直以为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故居在浙江省绍兴市,来到淮安才知道: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周恩来12岁以前在这里度过童年岁月,1910年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随便聊聊的图片

周恩来故居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由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周恩来同志故居”红底金字匾额,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

周恩来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共有大小房屋32间,为青砖、灰瓦、木结构的平房,具有明清时期典型的苏北城镇民居建筑风格。

 

走進故居正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恩來童年读书的地方。从读书房向西跨過一個腰門,便是周恩來父母住的面南三間房屋,这是故居的正屋,周恩來就出生在东边的一间房屋里。父母为其取乳名“大鸾”,鸾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山海经》中描述此鸟“见则天下安宁”,寄托了父母对他日后“翱翔蓝天,成就大事”的美好心愿。房内陈设简朴,床上打着补丁的旧被褥。堂间内置周恩来青年时代铜像一尊。故居院內有兩株20米高的百年老榆樹,据传是周恩来童年时亲手所植。

 

周恩来的小叔父周贻淦结婚不到一年便得了重病。不满周岁的周恩来被过继给周贻淦作为嗣子。两个月后他还是去世了,幼年的周恩来就由守寡的陈氏婶母养育。嗣母陈氏出身书香门第,性格温和、待人诚挚。她善诗文书画,有着广博的学识和较深的文化修养。丈夫去世以后,她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幼小的周恩来身上。在周恩来三四岁的时候,教他认字、练书法;五岁时,教他吟诵唐诗宋词,还给他讲述历史和神话故事。嗣母的教育,对幼年周恩来的性格和文化修养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1903年,刚满5岁的周恩来便入家塾读书房学习,取学名恩来,字翔宇。他聪明好学,记忆力过人,平时还特别喜欢书法,临摹颜体,练字十分认真。他从八岁到十岁开始读小说,读过的第一本小说就是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后来陆续读过《水浒传》《红楼梦》《镜花缘》等演义小说。通过经典名著的潜心阅读和塾师的启蒙教育,年少的周恩来拓宽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在幼小的心灵播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种子。

正屋天井向西,便进入一道南北走向的狭长的走廊,走廊南端西侧,是两间别具一格的亭子间,是童年周恩来和他的嗣母以及乳母的住所。

 

在亭子间后边,有一眼古老的水井,石刻的井栏上,被绳索磨出了一道道深痕,井水清澈见底。井边摆放着汲水器具,两段剖开的竹子搭在一起,连接井口和菜园,打上来的水,倒在剖开的竹子上,就可直接流进菜园。

在井台东南角不远的厨房前,有一块不大的菜园,周恩来当年跟乳母蒋江氏在菜园里学会了种瓜、种菜、种向日葵等。

 

后院里有童年周恩来喜爱的腊梅两株,雪松一棵,翠竹一丛。后院内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予的樱花树,加上新栽的各种花木,四时葱绿。后院还有两棵古树,一棵是榆树,一棵是观音树,都已经100年有余。

 

童年的周恩来就在亲人的呵护下,在这个古色古香的院子里长大,在以后的岁月中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挚爱的祖国。

2002年在邓颖超逝世10周年之际,在故居本体北侧新建了“邓颖超纪念园”,现设有“春天的后面不是秋——邓颖超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图片展”“伉俪情深——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图片展”两个展览。

 

如今,这座阳光抚慰的小院,每天迎来四面八方、络绎不绝的人们,他们带着对周恩来无比敬仰之情走进小院,寻觅周恩来留下的第一声啼哭,寻觅他留下的童年欢笑声,寻觅他留下的琅琅读书声,寻觅他留下的那充满担当的身影。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