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村故事——求雨

西王村的求雨活动,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不晓得那是哪朝哪代。   这是留在一个七旬老人心中的一段…

西王村的求雨活动,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不晓得那是哪朝哪代。

 

这是留在一个七旬老人心中的一段美好的记忆,是从这带有泥土芳香的古堡中演绎过的一幕短剧,是池塘中泛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即将逝去,又是一根又细又小的香头,即将燃尽息灭。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已经遗忘了,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了,也就是过于渺小的原因吧,不值得一提。也许是鬼使神差,今日我不得不写出来,一吐为快。

随便聊聊的图片

从我记事那年,约四、五岁,或六、七岁,说不准了,但也没办法说准。每当村里三至四月间,麦苗返青,春种时节,天旱无雨,土地干涸之年,在我们秦村寺方圆数里,时不时就能看到人们自发的做起了向上天求雨这一活动。

 

通常走在队伍最前的是一对童男童女,胸前各挂一小鼓,边走边敲,跟在后面的是七位毛头女娃,接着是七位老寡妇,排成一条龍,要统一装扮:每人头顶戴一束柳条和自编花环帽,披散头发,腰系草绳,服装褴褛,人手提一口陶瓷小罐。求雨队伍领头必须是村中德高望重之人,左手提一灯笼,右手端一盘香裱。

 

图片

 

求雨队伍在头领的带领下出发,先是一对童男童女敲响小鼓,随即全体同声唱起了求雨歌谣:

 

叫叫——甘——霖,

白雨——三——场。

天干——火——着,

毛头女子没人养——活。

嫁给婆——家呀,

婆家——折磨。

留在——娘家,

没米——养活。

 

叫叫——甘——霖,

白雨——三——场。

天干——火——着,

祈求天——皇,

快差——龙王。

行云——布雨,

降洒——甘露。

滋润——田园,

救我——一方!

 

一路上小鼓咚咚作响,在歌谣声节拍的引导下,队伍来到了西王吃水沟泉眼处。头领对着泉眼膜拜三叩首、焚香、烧裱,这叫围坛,祈祷水神开放水源。待每人将小罐盛满水后,原路返回。返回时,求雨队伍继续唱起了求雨歌谣,但是每人只唱一句,从头往下传递,第一个人唱第一句,第二个人唱第二句,就这样往返循环,一直唱到村中公用石碾子台前。此时头领点燃香后,歌声立止,歌声落双数时,为求到雨了,非常灵验;若落单数时,雨就没有求到了,今年就要闹饥荒了。后来人们知道这利害关系,每当头领问落单,还是落双时,众人都齐喊:“落双了,落双了!”这就是人们的希望与祈盼。焚香烧裱膜拜后,众人将小罐子中的水全部洒在碾子上,这叫做洗碾子。洗完碾子,求雨活动也就结束了。

 

洗碾子这一用意,是为告诉布雨龙王,因为无雨,家中已到断米地步,半年多来已无米可碾,通过洗碾子,迎接甘露降临,等待新谷收回,再次动用碾子。也是人们对天庭神灵的一种不满,一种反抗。

 

作为天宫一把手玉皇大帝,掌管着人间生死大权,你为什么不叫下雨呢?你也养有七个女儿七仙女,你女儿吃的什么?穿的什么?再看我们,有比你女儿小的毛头幼女,有比你女儿大的七个寡妇。如比鲜明的对比,也就成了对天庭玉帝的一种羞辱和责问,这含意多着呢。至于雨求到了没有,我可没有任何佐证可写了。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