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男孩”所到之处

从土根的角度仰望,他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从粉头的角度崇拜,他是至高无上的泰斗;从今人的角度发现,他是闪闪发光的宝…

从土根的角度仰望,他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从粉头的角度崇拜,他是至高无上的泰斗;从今人的角度发现,他是闪闪发光的宝藏“男孩”。

 

随便聊聊的图片

 

这一枚“老男孩”所到之处,虽未有超高的颜值,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令人好生艳羡,难怪后来惹得嫉妒,忌惮,而被陷害。那些人就是不想自己发光,还想灭掉别人的灯,甚恶哉!

初到凤翔,修改衙规,收效显著;几度遭到严重干旱,老男孩履行祈求神明降雨的职责,还真情撰写《祈雨文》,亦在诗中唱吟“安得梦随霹雳驾,马上倾倒天瓢翻”。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干旱也好,大雨也罢,多变的天气,不变的情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

二站杭州,老男孩如鱼得水,情不自禁已沉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慕名而来之人越来越多。苏轼广交善缘,真诚直率,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在入狱以及后半生几乎都是友情供养,得以慰藉。

苏轼在杭州留下了诸多诗作和无数浪漫的故事,其中结交僧侣,心向禅意使不顺心之事变得明朗开阔。在他深爱的这片土地,尽心尽力,为民造福。治“六井”保障百姓干旱时依旧不愁,在《钱塘六井记》中记叙了全过程。灾害面前,亲自奔走,知百姓疾苦,而很多时候,他无法履行通判职责,面对新法,他是悲痛的纠结的……文同告诫他“休问事,莫吟诗,学会沉默,将所有的不满都藏在心里”,他又怎能做到,终是“如蝇在食,不吐不快”的苏轼啊!

盐河之役结束,又投入堤堰工程,处理赈灾,除夕夜都不回家。宝藏“男孩”放在哪里都可以发光发热,照亮前方。而此时,苏轼开始填词了。

三站密州,苦中作乐,为民请命。“上翳日月,下掩草本,遇其所落,弥望萧然。”蝗灾横行,苏轼一面亲自组织捕蝗,一面生产自救,身先士卒。面对眼前百姓苦难,尽管好几年不再上书,却不忍。这时的他,不禁怀念起杭州,于是重读《庄子》,豁然开朗,开始以全新的心态重新面对密州生活。

重修常山庙落成后的那一次会猎,使苏轼独开豪放一派,《江城子 密州出猎》诞生了。密州也成为了他的遗憾与依恋。

四站徐州,抗洪抢险第一人,“只要我在,水决不能败城”。说服逃城人,劝下禁军,筑起一道长九百八十四丈,高一丈,宽两丈的东南长堤。后上书请命拨付银钱,未雨绸缪,亦收到神宗皇帝表扬。

大坝竣工,楼台落成,苏轼取名“黄楼”。“我独不愿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苏轼的声望越来越大。离开徐州时,百姓夹道送别,痛哭流涕,轼亦感动不舍。“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

五站湖州,不明“罪恶”降临……

“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从饱读诗书到科举中第,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从人间烟火到湖光山色,一切都可以在积极中曲折,在曲折中自乐,皆不过云烟。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似真似幻,心向往之。他驻足的每一个点都是汪洋大海,每一步都是海阔天空。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