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位田野考古女学者

在我国考古界有着“南曾北夏”的说法,“北夏”指的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而“南曾”说的就是曾昭燏(yù…

在我国考古界有着“南曾北夏”的说法,“北夏”指的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而“南曾”说的就是曾昭燏(yù)。

曾昭燏(1909年-1964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是我国田野考古的第一位女学者。

她的经历让人感慨,她的贡献让人钦佩,她的结局让人唏嘘。随便聊聊的图片

曾昭燏是曾国藩的大弟曾国潢的曾孙女。她的父亲是举人,母亲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曾昭燏的二哥曾昭抡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化学家,五弟曾昭杰是闻名当世的书法家,妹妹曾昭懿是闻名中外的妇科医师林巧稚的高足。

出生在这样的家族,曾昭燏自然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20岁时,她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先在国文系学习,后转外文系直到毕业,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获得国学大师胡小石教授的器重和培养。1933年,曾昭燏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大学学业。

曾昭燏青年时期所处的时代,正是妇女追求个性解放的时期。她意识到妇女要和男子一样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首先要在经济上独立,不能依附于男子。

当时,在部分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妇女中流传着这样一种看法:结婚就是女子坟墓,会葬送一生。曾昭燏的堂姐曾宝荪告诉她:“一个人如果结婚,只能教育服务一家几个人。如果不结婚,便可教育服务无数人。”

曾宝荪是我国早期的教育家,她的话对曾昭燏影响至深。曾昭燏也认为,不少女子结婚后整天忙于家务,埋没了她们的聪明才智。为了自己向往的事业,她决心不结婚。

曾昭燏果然终身未婚,与妹妹曾昭懿一起过着独身生活。

图片

曾昭燏26岁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此后又去柏林大学深造,接触到了考古挖掘。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做考古助教的曾昭燏,完成学业之后回到了满目疮痍的祖国。

抗战胜利后,她担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总干事。1948年,国民政府策划将中央博物院的珍贵文物转运到台湾。闻此消息后,曾昭燏当即和数位文化名人联名上书,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

在曾昭燏看来,这些珍贵的文物不能经历长途跋涉,一旦出现破损,就是任何人都无法弥补的损失。在众人的坚持下,原本要运到台湾的852箱文物留在了大陆。

曾昭燏也像大多数文化圈名人一样,受到了国民政府的邀请,希望她赴台发展,却遭到了她的拒绝。

新中国成立后,曾昭燏先后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院长。1954年8月,她还以华东文物工作队队长的身份,率领南博同人与山东文管会,共同发掘了著名的山东沂南汉代画像石墓。同年10月,她与南京博物院考古部主任尹焕章她与河南省文物工作者共同参加郑州二里岗遗址发掘。

这是一个杰出的考古学家。

1964年,她登上南京灵谷寺,纵身跃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55岁。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曾国藩被定性为汉奸刽子手,他的家族后代都处在危险的边缘。曾昭燏的家人相继遭到批判,包括时任高教部副部长的二哥曾昭抡,从事戏剧理论工作的侄子曾宪洛……

曾昭燏也一次次被揭发,一次次去检讨,心理上的忧惧和惶恐成了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她以纵身一跃,得到了永久的解脱。

让人唏嘘的是,临终前她衣兜里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八个字:我的死与司机无关。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