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浮石学校

浮石学校座落在小江坝半圆形的中心点上。解放前,这里叫浮石寺,是和尚诵经布道修行的寺院。 传说:某个朝代,小江坝…

浮石学校座落在小江坝半圆形的中心点上。解放前,这里叫浮石寺,是和尚诵经布道修行的寺院。

传说:某个朝代,小江坝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汉江河二岸到处都是汪洋大海。可是,该寺院的和尚发现,寺院上殿四周的石阶和整体建筑物,都会随着洪水波涛而水涨石涨,石头就像浮在洪水上面一样,故名浮石寺。

随便聊聊的图片

五六十年代,这里办过几年高中。八五年之前,这里一直是小江公社的重点初中。

我是七八年在这里开始读小学四年级的,一直读到初中毕业。

 

八五年之前,袁寨大队和小江大队的一至三年级,都是在各自的大队部小学上的。学生们上课时,要自带桌椅板凳。老师们没有办公桌、办公室、宿舍。三夏大忙的时候,碰到了阴雨天,土坯房教室里码满了小麦捆子,学生们坐在麦捆子上面上课,也屡见不鲜。

 

八十年代,我们读初中那阵,该校名叫小江学校。校长是刘法林,著名的老师有陈庆尧、韩秉号、张兆荣、张志哲、牟如盈等名人。后来,这些老师有的被评为特级教师,有的擢升为重点学校的校长,有的任汉江区教研室主任。张志哲老师能写会画,出口成章,被直接调进了洋一中,任高三重点班班主任、兼“青果”文学社编辑。看来小江学校曾经也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啊!

 

陈庆尧老师是城固人,有特级教师职称。他在我哥哥姐姐们上学的那个贫穷年代里,就经常深入农村访贫了。

 

一次,他到我家来家访,与父母大人亲切地交谈着哥哥姐姐们的学习情况。当时,家里穷的实在是揭不开锅。好客的母亲,泡了一把平常度饥荒的干浆水菜,到邻居家借了一颗鸡蛋,煮了一碗浆水菜蛋花汤,才算把陈老师“招待”了一番。

 

我在小江学校读书的那阵,条件就比较好了:学校正北面有个凉亭大门,周围有封闭的胡基院墙,大树上飘扬着悠扬的钟声,校园有宽畅的六间一幢的四排瓦房教室,有比较规律的没刷过油漆的半新课桌,有没安装过玻璃的新式窗户(冬天需自钉塑料纸),有照明的电灯或曰光灯,有一口压水井。大门外的操场上有篮球架、排球架、乒乓球案、沙坑、单杠、双杠,跑道上有用白火石铺就的就像秤星星一样的分界线……这些设施对我们这些农村娃来说,就够豪华的了。我就像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一样兴奋不已!

 

九五年,我被打工的浪潮冲击到浙江一带去淘金。昔日的母校也鸟枪换炮——盖了一座教学楼(一部分资金是小江坝人的集资办学,人均六十元整),新楼房还未峻工,我的宝贝儿子就迁到浙江那边读书去了。

 

不过,我每次回到老家,看到那座高大气魄的教学楼,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想起那琅琅震耳的读书声;想起那些亲爱的老师;想起可些可爱的同学和那些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