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渡痴翁的故事

4月,龙王渡头。细雨霏霏,远山近水,氤氲成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画中,柳条儿抽枝吐绿,燕子双双剪清波,一群雪白的鸭…

4月,龙王渡头。细雨霏霏,远山近水,氤氲成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画中,柳条儿抽枝吐绿,燕子双双剪清波,一群雪白的鸭子嬉戏而来……其中,最少不了的,是一位独钓暖春的蓑笠翁。这老翁是谁?退休老教师王世杰。

随便聊聊的图片

这个清晨,王世杰的心情格外舒畅,吃完饭刚沿村道转了一圈,天空就薄薄地下起雨来,他索性回家拿了鱼竿,戴了蓑笠一个人到河边钓鱼——心情好时他总这样,但谁曾见他拿什么回家呢?

 

这个老人在当地是个出了名的“痴翁”。退休多年,没见他到哪家玩牌消遣过,也少见他参加老年人蹦蹦跳跳的文体活动,倒见他常一个人躲在家里琢磨诗句,要不就是到河边对着老不上钩的鱼儿,喃喃自语。

 

今天王世杰念叨的,是他大半人生的经历。

 

 

“少年闰土”

 

“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一位少年手持钢叉……”

 

不知是否由于当了几十年中学语文教师的缘故,王世杰总爱把少年时代的自己比作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朴实、机灵;爱读金庸小说的他又自喻为郭靖,忠厚淳朴中又“憨”态可掬,他坦承这些性格源自父母的教诲。

 

王世杰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祖辈都是勤劳的庄稼人。父亲王朝义由于排行老三又叫三王义,特别仁义,曾利用从水中捞起的楠木板在黄石小河上搭起一座木板桥,方便了兴义到城关的往来行人,被人们称赞不已。他一生以养牛出名,曾在全县的养牛比赛中夺冠。这样一位老实人,在旧社会遇事只能绕道走,颇有点阿Q精神。但他眼中是非分明,常教育儿子做好人,走正道,把希望寄托在培养儿子念书上,“知书识理有黄金,天干饿不倒手艺人”。

 

母亲是个典型的旧式农村妇女,一生劳苦,小脚、文盲,喜欢吃斋念佛,在闹饥荒的年代,她想尽办法让儿子尽可能多吃,王世杰读的8年书学杂费全靠母亲纺线卖钱供给,少年时母亲每晚坐在枯黄的油灯下“吱吱呀呀”摇动纺车的情景,王世杰到老都还历历在目。

 

童年的生活是苦难的,却又是美好的。每到初夏,当枝头的蝉儿开始欢唱的时候,大人们便摇了蒲扇,聚在大林盘里,听人说书。王世杰的叔父及堂姐都是说书能手,说完《三国演义》又开讲《济公传》,听得王世杰耳朵竖起来,有一次他听书听到半夜,竟钻到大人们剥蚕豆的竹筛下睡熟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让他小小的心灵领略了人性中纯洁美好的部分。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