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喝过的水,以及那些盛水的器具

元旦在家,该干的事儿都干完了,就有心情稍稍认真一点泡杯茶喝了。 特意新开了一包比较贵的绿茶。冬天不是喝绿茶的最…

元旦在家,该干的事儿都干完了,就有心情稍稍认真一点泡杯茶喝了。

特意新开了一包比较贵的绿茶。冬天不是喝绿茶的最好季节,不过家里有暖气,完全可以当春秋季来过,那喝绿茶也挺合适。舍弃了最近泡茶用的保温杯,特意洗了一个玻璃杯来泡,方便观茶形看茶色。

烧水的时候,特意用了农夫山泉,担心自来水会影响茶的品质。随便聊聊的图片

水烧开后,当然不能立刻冲泡。绿茶很娇嫩,经不得被滚烫的开水粗暴对待,要先晾一会儿。等水温降到85度时,我才冲了一杯茶,细细品了起来。

泡茶要烧开水,家里就备了能保温的烧水壶。早就习惯了一年四季喝茶,这个烧水壶的使用频率还是很高的。

突然想起了一个久违的老物件——热水瓶。

曾经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热水瓶,好像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退出了。

热水瓶,有的地方叫保温瓶、暖水瓶,是英格兰的科学家詹姆斯·杜瓦发明的,能较长时间保持瓶内的温度。

在不远的过去,想随时喝到热水,靠的就是热水瓶。

图片

热水瓶的外壳用竹篾、铁皮或塑料等做成。印象中,竹篾外壳的热水瓶最朴素最便宜;铁片外壳的就高级些,但时间长了会生锈,不好看;后来出现了塑料外壳,有靓丽的颜色,有丰富的图案,看起来还很干净,最受欢迎。

小时候,村里吃的是井水。大人从井里一桶一桶打上水,再一担一担担回家,倒进水缸里。做饭时,用葫芦瓢从缸里把水舀进锅里,每次都要多舀几瓢,烧开后要给热水瓶灌满。

水开后,揭开锅盖,先把热水瓶里边的陈水倒进锅里(一般人家都不舍得把陈水倒掉),锅下还有火,倒进去的陈水随之就滚开了。左手扶着热水瓶在锅沿上站稳,右手用缸子从锅里舀开水灌进去。

每家至少有一个热水瓶,如果有爱喝茶的,那就得准备两三个热水瓶。灌满了盖上木头瓶塞,一般可以喝到下一顿做饭时。

图片

至于喝水的工具,也没啥讲究的,解渴就用吃饭的碗,口大,水凉得快。后来罐头风靡一时,吃完罐头后的罐头瓶子,就成了比较讲究的喝水杯子。

这种罐头瓶子好像不耐高温。冬天往里边倒开水的时候,稍不小心它就原地爆炸,让人提心吊胆的,搞不好手都会被割破的。

任何粗糙的生活中也都有讲究的人。比如有些老人,手里就常年举着一个小小的精致的紫砂茶壶,用来喝茶。

过去也没觉得有啥不方便,更不会弹嫌这样烧出来的开水味道不好。

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完全喝不下这种开水了,总觉得开水中有一股子油腥气,难以下咽,除非用茶的味道压这股子油腥气。

如今想来我也不算矫情。烧开水的大锅还要炒菜,做各种带调料的饭菜,怎么可能完全不窜味道呢?

后来就喝上自来水了,水管从一条街一个到接到各家各户的院子里,但喝的开水还是从大锅里灌进热水瓶的。

我们的嘴却越来越刁了,再也喝不下这种水了,连泡茶都不行了,还觉得影响了茶味。

于是,厨房外边的屋檐下,就生了一个烧煤球的炉子,上边坐一个铝壶,专门烧开水的。

从此,不管是喝白开水,还是泡茶,就再也没有那股子让人讨厌的油腥气了。

如今,自来水更是直接进了厨房和厕所,跟城里的单元房一模一样了,而蜂窝煤炉子,为了环保,也早就不能烧了。

喝水怎么办?也跟城里一样了,用能保温的热水壶直接烧。跟城里不一样的是,老家还留了一个热水瓶,虽然常常是空的,没人记得给里边灌水了。

日子一天天这么过着,不说一成不变吧,起码没感觉到有多大变化。但偶然回头一看,这么大的变化发生的时间其实并没有多久,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

这真是一件相当奇妙的事情。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