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饭

到了农历正月初七,喧嚣的忙年终于结束了。所谓忙年,主要是做饭吃饭,而最隆重的那顿,当然是除夕的这顿年夜饭。 年…

到了农历正月初七,喧嚣的忙年终于结束了。所谓忙年,主要是做饭吃饭,而最隆重的那顿,当然是除夕的这顿年夜饭。

随便聊聊的图片

年夜饭,丰盛又隆重,往往要提前很多天就开始准备,而且很多菜都被打上了文化符号,比如在我的家乡,每一年的年夜饭必定要有鱼,寓意“年年有余”;要有“豆腐”,寓意“都富”;要有一道甜品,寓意生活甜蜜。此外必然要有“肉圆”,寓意“圆满”。

 

吃什么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吃饭的人。年夜饭,又叫团圆饭。我小时候,我的奶奶、我的爸爸妈妈,都以“团圆饭”来称呼这顿饭。年夜饭说的是时间,而团圆饭,说的是情怀,是家庭里的每个人都在这一天按时出现在餐桌旁,团团围坐在一起,一个都不能少。

“圆”是一种状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圆”,因为圆形最为规整,它没有缺口,既没有不足的部分,也没有突出的部分,所以不会有遗憾,它是“圆满”,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

 

“圆”也是对一年的总结。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每一个家人,或在外打拚,或在家劳作,在吃团圆饭的时候,每位家人围坐在饭桌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年迈的父母身体依然康健,成年的子女们工作顺利,家庭和谐,幼小的孙子孙女,一个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你就知道这一年里,家庭里每个人的生活都很“圆满”。

 

“圆”还是一份祝愿,一份期许。这一刻,每个家庭成员围坐在一起,叙说着一年的不易,展示着一年的成绩,也表达着新年的愿望,相互安慰、相互问候、相互劝勉,共同期待着新的一年,工作继续顺利、事业有所进步,老人们身体依然健康,孩子们学业更上层楼,或者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新年发财”。

每到春节将至,中国的土地上必然出现返乡大潮。曾经有一段时间,各种媒体突出报道返乡的摩托车大军,在外打工的人们,丈夫驾车,妻子坐在后座,有时甚至带着孩子,甚至带着猫狗,车上满载着带给爸妈的新年礼物,集结成数十上百的团队,顶着寒风雨雪,浩浩荡荡向着家的方向前进。

 

今年春节,很多驾车返乡的人在路上遇到暴雪天气,几个小时的车程被拉长到了一两天,可谓苦不堪言。然而,没有哪一个人会后悔自己的决定,因为他们的前方,是家,是亲人期盼的目光和急切等待的心情。当他们最终头顶着寒霜风雪推开家门,看到年迈的父母那苍老而喜悦的面容的时候,当他们围坐在年夜饭的饭桌边,享受着父母慈祥的目光和孩子们的欢笑的时候,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团圆饭,只有“圆”还不够,还要有“团”。一盆面,要加水、搅拌、揉捏,再扯下一块,双手摩挲抟弄,让它形成圆形,这个过程叫做“团”。一家人,一个都不少地围坐一起,这是“团”。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要千里迢迢、风雨兼程地赶回家,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出现在饭桌前的原因,在过去一年的最后和新的一年最初的时光里,与家人团聚,是每一个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是不能更改的文化密码呀!

 

妹妹自从大学毕业以后就在苏州、上海工作,至今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来每一个春节她都要回到家里,先是一个人,后来两个人,再后来三个人,从无间断,她按时回家,是我们一家人能够团圆的关键,今年过年期间我突发奇想,问她:你为什么每到春节就回来呢?她说:过年了,当然要回来啦。妻子嗤笑我:你这问的不是废话么。

 

说真的,这在中国人的心中真的是一句废话,春节回家,这不是显而易见、不证自明的真理么?团圆,是我们的梦想和期待,而只有回家,才能实现一家人团圆呀。我们回家,不仅是为了吃团圆饭,更是来“做”这顿团圆饭。

 

我们一同坐在桌旁,就好像一道菜,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道菜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那一份食材,我们被生活的手删削、抟弄、揉捏,我们相互协调、补充、配合,成为一个“团”,聚成一个“圆”,然后共同组成一道最可口的美食,一道让父母满意、让兄妹称心、让子女幸福的美食。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