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好!瓦窑人

十月的瓦窑,秋天不用预约就悄然而至。几乎是一夜骤寒,槐树的叶子全部蜷缩,发白,干枯。让我特别惊讶岁月之分明。其…

十月的瓦窑,秋天不用预约就悄然而至。几乎是一夜骤寒,槐树的叶子全部蜷缩,发白,干枯。让我特别惊讶岁月之分明。其实瓦窑的秋天不用装扮,自有其独特的韵味。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开得那是一个绚丽,随处可见,开得蓬勃且艳丽,散发出来的香味能香到方圆十里。这个时候这里蜜蜂采的蜜那可是上好的菊花蜜,能将瓦窑的香传播到四方。在秋天,瓦窑会以自己独有的静默姿态吟唱瓦窑的故事。

随便聊聊的图片

关于瓦窑的记忆有很多。瓦窑其实有很多花,几乎山野上一直都有花开放,也许是瓦窑的绿太深重,以至很多人只记住了瓦窑多林苗,因为熟视无睹的缘故忘记了关注很多花。其实那些花和瓦窑人一样低调且有骨气。能经历炎热的夏天,也能经受彻骨的冬季。开得艳丽,但不事张扬。静静的开,静静的落。十月的菊花在瓦窑能开到天际的那一端,山峦上,道路边几乎随处可见,一簇簇,一簇簇争相斗艳。也许这里可以考虑发展野菊花茶产业,远离工业区,没有都市的尘烟,没有农药残留,很纯粹的开,很纯粹的长,叶片上也都是纯纯的自然韵味。大地在这里涂写自然,自然衍生万物,互相依附共荣共生,这让瓦窑人性格里注定带有故乡的印记。

 

瓦窑村很多时候如同候鸟迁徙一般存在。整个村子日常清冷。上学的孩子们周末回来瓦窑才能有更多的生气。在春节,才能见到很多久违的脸庞。瓦窑人外出的脚步几乎能丈量大半个中国,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外面世界的精彩怎么也抵不过回家的呼唤,瓦窑人在春节纷纷就回到了瓦窑。瓦窑才是他们的魂魄所在,血脉所在,根之所在,卸下所有妆容,在瓦窑肆意的享受回家的感觉。这个时候瓦窑人是很豪迈的。大碗吃肉,大块喝酒,很阔绰的购置物品,让家有一个全新的变化。瓦窑的节日饭局多,很多亲戚朋友聚餐那是很有仪式感的,感觉能把一年的节俭一次发泄出来。瓦窑人好客,工作的关系经常需要入户,碰见他们吃饭,如果你满满吃一大碗,再来那么一碗,会让主人很开心的。

 

我其实一直都很关注瓦窑的。可能由于交谈比较少的缘故,村民大多和我不是很熟稔。几个同事都比较和他们谈得来,天南海北能说很多。我大多时候站一侧静静的听,思绪能延伸到很远的地方。瓦窑的发展应该很有潜力,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十几天打那个酸枣就能买几千元,山里羊肚菌,黑木耳都是上好的。山里的槐米也很多,腾退的苗木,废弃的木材在南方人眼里那可都是好东西。受制于视野,受制于对市场的解读研判,这才是影响瓦窑发展的根本。所谓商道商脉那大概需要几代人的沉淀吧。要论吃苦,瓦窑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擅长挖树的村民一天能挖几百棵。而从事商务活动的瓦窑人却是很少的。这让我常常生出叹息,电子商务发展的今天,瓦窑还没有一家从事电商的经营者。想及此,我常常心情沉重。一直想带他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让市场启迪他们的思维。瓦窑人出去的很多,但都大多从事传统的流水线化的工作,单调且重复。思维很是难以拓展,这是制约瓦窑发展的硬壳,我常常为此而尴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让我和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常常自嘲自己是司机兼生活秘书。但愿以后疫情消散的日子,我能带他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瓦窑发展了,我可能会舒心很多。

 

 

我一直觉得瓦窑就是一部厚重的乡土书籍。要读懂瓦窑需要认真研究。瓦窑人今年的玉米大获丰收,几乎家家房前屋后都垒起了高高的玉米架子。这些可见的收益能温暖村民的心,种植的信心得到空前的提振。田间劳作的积极性得到了大的提升,不大喜欢田间劳动的青年人也能静心守着田地了。这是能赶上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的好机遇的。特色农业,特色食品加工应该能撬动瓦窑发展的瓶颈。瓦窑需要破题,需要聚拢更多的人关注,相信瓦窑人会雄起。

在这段防疫的日子里,我眼见了很多村民自发的行为,这是一个有潜力的村子,村民坦诚且认真。看他们严守防疫规定,解危济困,很多看似不经意的举动能温暖心情,秋高气爽,在瓦窑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因为有这样一群瓦窑人,我很看好瓦窑的发展。瓦窑的明天会像瓦窑的天气一样晴朗,在这个秋天我们一起加油,瓦窑人,一起来,加油!为安好瓦窑,为幸福瓦窑,加油!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