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头发

男孩女孩都一样。男孩子喜欢遮住眉毛甚至眼睛和耳朵的长头发,头顶上的要再竖起来,竖立不住的,就借助发胶、摩丝、啫…

男孩女孩都一样。男孩子喜欢遮住眉毛甚至眼睛和耳朵的长头发,头顶上的要再竖起来,竖立不住的,就借助发胶、摩丝、啫喱水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时髦东东,胡乱抹上去,那叫酷,结果是,整了一个“酷头”。女孩子们喜欢把满头的秀发弄得碎碎的,好好的头发,剪得前面后面都扎不住,四周散散乱乱。长一点的,扎住后面那一点点,前面的碎发却是占了整个脑袋的三分之二。扎头发之前,反反复复地拔拉那厚重的“门帘儿”,还成天弄个小镜子照呀照呀,弄个小梳子梳呀梳呀。如果你不管紧她,她就让一头的碎发四散开来,前面的比后面的多,整个一恐怖片中的女鬼形象,差不多,就是一个“鬼头”。

随便聊聊的图片

当男孩女孩的头发开始向“酷头”和“鬼头”发展的时候,他(她)的心思啊,不用说,就是在外表形象上倾斜了。大概就是从初中起,他们不再听命于父母带着去理发馆随便跟理发师说的那一句“理短一点”。他们是自己去发廊,要求理发师这样、那样。理发师手中时尚的发型多的是啦,要多酷有多酷,要多碎有多碎,要多个性有多个性。如果不是上中学,红黄蓝绿他都敢让人家往头上涂,小鸟他们都敢在头上养。你还不敢动他的头发一下,他打他都可能没事,但若是动他的头发?立马儿跟你翻脸,邪火上来得那叫一个快,脸红脖子粗的!

家长愁,老师急。得管啊!不能真让他的头上孵小鸟呀!因为这样的孩子接下来就是追求衣服、鞋子、包包等的所谓“个性”,有条件的直接就是名牌!电脑不算什么,手机必须有。这还考什么大学!

中学的纪律是很严格的,尽管走上社会的学生再回来看望老师的时候,也有的顶着五颜六色的脑袋(还好,没有看到小鸟飞),但在学校里的时候,那就是要整齐划一的——不染发、不留长发。男生前额发下压不超过眼眉毛;两侧头发不超过耳洞,后部头发不长过衣领,两边的头发不盖耳朵;不留中分发型,不用摩丝、发胶来定型头发,头发不过厚。女生不染发、不烫发、不散发,不束怪发。前额头发不遮眼,不留长刘海或斜剪式刘海,后部可梳成运动式短发或扎束式马尾。(《中学生守则》)

看上去就单纯、阳光且向上。

跟叛逆期的孩子过招儿,得有多强大的气势?本想着让家长配合一下,结果,他那头电话打过来:老师啊!帮我劝劝他去理个发吧,我说什么人家也不听,回来两天就跟我说了三句话——是,好,知道了。

青春期的孩子一拔又一拔,我们斗争了一年又一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想起做人家的母亲二十多年的时候,想起那时儿子的头发。

那小子头发多,黑且硬。拔开他的头发,你会发现,那每个毛囊里都有3――5根头发伸出来,如同小麦的根部分蘖,粗壮又结实。他小时候一直是在小街上的一个大妈开的理发馆给理头发,有时给两块钱,自己就跑去了,长的理短即可。男孩子火气壮,感冒发烧都是从火上引起的,当发现他喉咙发炎、咳嗽,吃药打针都不怎么见效时,就去把头发理短了,第二天就好。

可是 ,到了初中,小伙儿个子往上一窜,突然有一天,用他小姨的啫喱水,把头上喷了个油油光光,额前的头发也讲究起层次来,讲究起往哪边分流来!再逼着去理发,我们娘儿俩就开始较劲——再看不上那个大妈的理发店了!长了不去理短,还不让碰。但,儿大不由娘啊,这劲就叫了五六年。出国读大学之前,什么安排都算是顺顺利利的,唯独说起这头发,那必须是带什么牌子的啫喱水都得由他。

远离了国门,远离了与他老娘的较量,他就放任浓密的头发自由且疯狂,理由还挺充分——巴黎理发好贵呢!两年后,第一次回来时,脑后的小辫子油光水滑(真不知道谁定下的规矩,这学艺术的就都得要留一条小辫子??)。

他先是回姥姥那里等我放假,为这小辫子,姥爷一天唠叨他十八遍,无济于事。一周后,去了女朋友家,未来的丈母娘左看看右看看:小伙子一表人才,谦和懂礼,不错!就是……

“蓓蓓啊,带他去理个发吧,影(挡)得慌!”

得!这下管用,青春期可算过去了!

图片

图片

在乎头发,在乎衣着,在乎别人的评价,应该是年轻人共有的心理特点吧。其实,我们应该顺其自然,只要他不过分,管理也要在他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自然就会改变。如果你非要在这样的时候去动他最不愿意让你动的东西,那不是在制造矛盾吗?大家都不舒服不是?一切都需要有个度,合适就好。关键是,把握住孩子思想行为不要再往歪处去,我们就可以和睦共处了。

朱光潜说:“一切需要时间沉淀的美好,都值得我们耐着性子去等待。”

想起丁校说过的那句话:教育,是一场温暖的等待。

好吧,等他们长大,等他们把美好的东西呈现给我们。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