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其马和它的“近亲”芙蓉切

去超市,不管初衷是什么,临了总要在零食区转悠一圈,顺手买几样小食品,没事的时候消遣。 看到货架上的萨其马,才突…

去超市,不管初衷是什么,临了总要在零食区转悠一圈,顺手买几样小食品,没事的时候消遣。

看到货架上的萨其马,才突然意识到很久没有吃过它了。

随便聊聊的图片

取了一包放进推车里,嘴巴似乎已经品尝到萨其马酥松绵软、香甜可口、蛋香浓郁的滋味了。

我又在货架上上上下下找了个遍,怎么没有看到那种和萨其马长得很像的芙蓉切呢?

马上我就意识到找不到也正常。芙蓉切啥时候有过萨其马这样的待遇呢?也就是一块块先用透明塑料纸包起来,再装进为它们量身定做的漂亮的大塑料袋里或者更高级些的纸盒子里,一看就身价百倍的样子。

芙蓉切即使有幸出现在超市里,也只能在散装食品区露面。如果想买,那就自己用夹子一块块夹进超市提供的免费的塑料袋里,让营业员称重。

虽然如此,从前的我还是更喜欢吃芙蓉切,觉得有嚼头。那时我想当然地觉得没人会喜欢吃萨其马,那种没筋骨似的软绵绵的口感,除了老太婆,谁乐意吃?

在我的印象中,萨其马和芙蓉切制作方法应该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萨其马是松软的,芙蓉切却像石头一般硬;萨其马适合所有人,而芙蓉切只配牙口更好的年轻人享用。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散装的芙蓉切似乎慢慢退出了小食品的舞台,只剩萨其马站在高高的货架上独领风骚了。

我有点怅然若失,回头一想,如今也不敢用牙对付坚硬如铁的芙蓉切了,想过过嘴瘾也只能吃萨其马了,也就释然了。

回忆起来我好像一直挺喜欢吃这种食物的,那为什么很久没吃过了?

唉,还不是对这类食物产生了恐惧之心?

萨其马是怎么制成的?需要油炸,需要加入大量的白砂糖和麦芽糖,重油多糖,热量可想而知,让人望而生畏,也就只好敬而远之了。

但是,偶尔放纵一把,也是可以原谅的吧。

很多年了,我对萨其马这个名字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这种点心的名字很特别,不太像汉族给食物起的名。

上网一查,果然,这是满族的食物。

萨其马的别名很多,有沙琪玛、沙其马、沙其玛、萨齐马等,其实规律很好找,音同(近)字不同而已,说明这个名字是音译过来的。

它源自满语sacima,音译过来就是萨其马。乾隆间敕修了一部《御制增订清文鉴》,其中有sacima一词,汉语注音为萨利玛。释义是,白面用麻油炸后,拌上糖稀制成。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它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把大块切成小块。Saci之义为切,ma是满语名词词缀。

萨其马是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满族入关后,在北京开始流行,成为京式四季糕点之一,是当时重要的小吃。

《燕京岁时记》中写道:“萨其马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状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

萨其马因其松软香甜、入口即化的优点,赢得人们喜爱。1644年改元顺治,盛京迁都北京后,萨其马在北京开始流行。

萨其马热量高,脂肪含量高,卡路里含量高,吃了很耐饥,被常年行走在京西古道的马帮和驼队当作绝佳的行走美食,无意间让这道北京满族的美食点心沿着京西古道走向了全国。

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萨其马过去的优点反倒成了现在的缺点,现代人为了健康着想,当然要尽量少吃萨其马了。

关于萨其马,自然缺不了一个传说了。

当年努尔哈赤远征时,见到一名叫“萨其马”的将军带着妻子给他做的点心,那种点心味道好,而且能长时间不变质,适合带去行军打仗。努尔哈赤品尝后大加赞赏,就把这种食物命名为“萨其马”。

回家放纵地吃了两块萨其马,心里还是有点黯然,为不知所踪的芙蓉切。

图片

没想到从朋友那里吃到了久违的芙蓉切,是她专程从渭南石灰窑买回来的。石灰窑的芙蓉切大概是改良版吧,好像没有从前那般硬了。

石灰窑的芙蓉切依然是散装的,用麻纸包起来,再用麻绳绑起来,满满都是儿时的回忆。

我这才知道渭南石灰窑的点心品种多多,很多都大名鼎鼎。

芙蓉切据说是陕西特产。由此可见,芙蓉切和萨其马看起来极为相似,但二者应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可我总觉得它们应该是近亲。

关于作者: 加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